分享

太常寺在古代是个什么机构,职能范围有多大?

 哈哈狮的信箱 2023-04-26 发布于广东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历来讲究礼仪。上古时代时,礼乐更是礼的一部分。舜帝时,有“秩宗”,专门掌典三礼,即天、地、人三礼,同时还掌管典乐。

到了秦时就此职位称为“奉常”,后又经过陆续的更名,为“太常”,之后在汉代时这三个名称时常更换。

最终在北齐时定名为“太常寺”,此名称一直延续到隋朝,直到唐朝依然沿用此称呼。无论他的名字如何变换,但是主要的掌管礼的职能是没有变化的。

“太常寺”可谓是九卿之首,作为礼乐之司,是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所以太常寺也是最重要的职能部门。

“太常”一词,以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解释是,想要国家强盛,社稷稳定,那么就要“太常”,所以这太常二字有太多皇权对社稷的希望所在。

唐朝著名的古文献家颜师古在《汉书注》中有记载说“太常,王者旌旗也,画日月焉”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今天就看一下王者重视的太常寺到底是什么样的。

图片

一、唐朝的太常寺到底是如何编制的

1、太常寺常设在“八署四院”

八署四院即是太常寺的常设机构,那么到底是哪八署,又是哪四院呢?八署分别为郊社、太庙、诸陵、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和廪犠署。

这其中太乐署和鼓吹署比较重要,是太常寺主掌音乐的两个常设机构。另外还有天府院、御衣院、乐悬院、神厨院四院。

除以上八署四院,还有专门负责讨论礼仪和仪室的礼院,礼院人员有博士、礼生和礼直等。礼院可以独断,不需要上报请示寺卿等上级。

图片

2、鼓吹署的重要职能是卤簿奉礼

前文说过太常寺主掌音乐的两个常设机构,其中一个就是鼓吹署。鼓吹署,主要负责宫延鼓吹乐,鼓吹历史悠久,以打击和吹管乐器为主。

唐朝的鼓吹署有两个主管之人称为署令,专门负责排练和演出。还有丞两个人,府三个人,乐正四人等等。

3、太乐署主管雅乐

雅乐是国家礼仪最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在接待外宾时进行演奏,所以十分重要。太乐署在西周是曾名为“大司乐”,主管太乐署的掌管人有两个。

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在祭祀、接待朝会上来演奏。还有一些课业的教育等其他职责。太乐署人员众多,除了与上述鼓吹署有相同的制式和编制人员之外,还有一百四十人的舞蹈人员。

二、唐朝太乐署具体的工作

1、招募乐工并培训

太乐署可以称得上是“国家音乐学院”,唐朝时,他负责在全国进行乐工的招募工作。招募之后,要负责培训还要定期考核。

考试时间一年一次,五年一次和十年一次。以上所说的频次,与每次考试的等级有关,等级会为分上中下三等,报给吏部记录。而这些考试结果会决定着乐工的工资待遇和他们是否能升官。

2、最重要的是在祭祀时和宴会中的表演

太乐署既是音乐学院,也是国家的御用演出团体。当遇到重要的祭祀场合之时,太乐署的雅乐一定要现身,配合礼制,进行表演。

同时还要代表国家形象,给那些前来朝拜唐朝皇帝的外藩客人进行国家级别的雅乐表演。

三、鼓吹署又做些什么

1、与太乐署不同,鼓吹署显得更热闹一些

太乐署以雅乐为主,代表国家。而鼓吹署要更亲和一些,主要负责一些盛典、礼仪等场合。一些郊庙、祭祀等场合也会用到鼓吹署。

还有一个重要的场合就是皇帝专用的卤薄表演,也就是殿庭和卤薄。主要形式就是巡狩等重大仪式之后,皇帝出行前,要以音乐县击鼓等来奏乐。

2、同样负责教学和考核

鼓吹署专职教鼓吹,根据不同的鼓曲会设定不同的教学时间,与太乐署一样的是,培训完成后同样需要考核。他的考核制度与考核的奖罚与太乐署是一样的。可见唐朝对于礼乐的重视。

图片

我国古代社会都重视礼制,礼制至今对我们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唐朝政府十分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

统治者希望这些雅乐能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同时感化人心。唐朝的礼乐制度在前朝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更注重在整个国家的制度中的应用。尤其是对教育的影响,同时还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