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伤五行:水多土荡

 寻道布衣 2023-04-27 发布于内蒙古

    在中医五行中,水为阴,土为阳,水多土荡,肾精受损,所以五行之水的功能偏胜。我们可以通过“生克制化”的原则来指导人体的健康。

五行之“生”为阳生,是指肾精与水液的生化作用是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肾精不足,则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

我们知道,人体有“肾-膀胱-小肠”三个主要脏腑和“肾-脾-心”三个主要经络系统组成。而肾是人体之“本”,脾是人体之“标”。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水脏,其华在齿……足下热则肾伤。”

也就是说,肾脏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肾中精气充足,则能维持水液代谢的正常进行。如果肾精不足,则不能维持肾脏对水液的正常调节和控制,就会导致肾水不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主水”。《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灵枢·经脉》说:“肾者,其封藏之本……主蛰,封藏之本在肾”。可见,肾精是维持人体正常水液代谢的基础。肾精不足会导致肾水亏虚,从而影响到肾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和控制,也就会出现肾脏功能受损,出现“水多土荡”的病证。

这是因为肾精不足,不能益精补虚,致使肾水亏虚,肾阳不足,导致肾阳温运无权,不能温养先天之本的膀胱、肾府等脏腑,使之功能衰退,出现膀胱气化失司、肾脏封藏无力等病理变化。

《黄帝内经》认为:“肾者主水”。《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就是说肾主藏精,精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物质基础。而精又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血者皆属于肝”。肝藏血,以滋养全身之血;脾统血,以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

血液正常运行,依赖于肝肾之精气充足和脾的统摄作用。《素问·举痛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阳明脉衰,面皆焦,发始白……八七阳明气少,脉小而迟,八八方衰,发始白。”指出女子在发育过程中,肾精不足导致肾气衰弱而出现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症状;男子在发育过程中,肾精不足则出现头发稀疏、掉发等症状。所以说肾藏精与肝藏血、脾统血息息相关。

此外,肾精还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精可以使骨骼强健,牙齿坚固;肾精还能调节血液的运行、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

《伤寒论》谓:“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手足厥冷,脉沉微者,热已深矣,当用乌梅丸。”方中用乌梅化肝肾之阴为水,使其滋润土脉,土能生金,金生水。此方用治火盛土焦之证。“肾主骨”。《伤寒论》谓:“肾虚则腰痛”。故肾精不足则骨弱髓减,不能濡养筋骨,故腰痛;《灵枢》谓:“肾主骨”。故肾虚则骨枯髓减,不能濡养筋脉而为痿痹之疾;《伤寒论》谓:“肾者水脏也”。故肾虚则水不涵木而为风动;《灵枢》谓:“水病则寒热,寒热则骨痛”。故肾虚则髓海不充而为耳鸣;肾虚则髓海不充,不能濡养筋脉而为耳聋;肾虚则精无所附而为失眠。《医宗金鉴·卷四十七·诸病源候论》谓:“夫骨者血之府,肾者水之脏,主藏精。人之肾壮则骨充,肾衰则骨枯。”故肾精不足则髓海亏虚,不能荣养骨骼而为骨折;《难经·五十六难》谓:“肾者,主骨生髓”。故肾精不足,不能充养骨骼而为腰痛;《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谓:“肾气丸,主治小便不利”。故肾虚则小便不利,故见腰痛;《内经》谓:“肾主水”。

故肾精不足则不能生血而为贫血,不能养筋而为筋挛,不能荣养毛发而为毛发脱落,不能荣养肌肤而为皮肤枯槁;肾精不足则津液枯少,不能滋养筋骨筋脉,故见关节屈伸不利;《医方考》谓:“肾主水”。故肾虚则水不涵木,不能涵养肝木而为眩晕;《伤寒论》谓:“肾者水脏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