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计划得当,活出更美好的生活

 无聊读书会 2023-04-27 发布于河南




3653

大概大学那会儿读了一本关于计划的书,就开始习惯了每天列计划清单,无论前一天晚上还是第二天早上,都是要找个小本本或是直接在手机备忘录写一下的。读到池田千惠这本《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的时候,感觉这个多年的习惯同里边的观点有些不谋而合。

池田千惠已经坚持早起26年,是”早起计划“的发起人。《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作为一本时间管理的工具书,泛泛而读,大概了解基本内容即可。我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就看完了,里边的确有一些方面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2012年9月苏州虎丘

书中一开始讲了早起一小时内要做的事情:前30分钟用来做好一天的计划,后30分钟则关注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当然,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有了大方向,才能按照这个来制定一天的工作计划。

早起列计划的时候,一开始难免迷茫。书中给出的方法是:将脑子里浮现出的当天工作内容全部写出来,并进行细化,这样就可以立即实行了。如果不确定怎么写的话,其实书中提到的这个思路非常不错,一天的工作基本都是5个部分组成的:
1.需要联系的人。
2.今天要做的具体项目。
3.未来想做的事。
4.提出的课题。
5.想看的书和资料。
说实话,这个框架的确是挺不错的。比如我写计划的时候,一般是先把昨天未完成的工作写出来,然后按照工作的几大项内容,来分门别类记录。当然,工作内容的大类,我都会提前放在表格里,每天写计划就看一遍表格,看是否有需要加在计划里完成的。这样做的好处,大概就是不容易有遗漏。

关于早起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书中给出了这几种解决方案:确定工作优先级、利用分解术来切分工作内容、一事一纸让工作更清晰、细化工作、时常盘点、用思维导图等。这几种方案,确定优先级当时最重要的,就像上学那会老师经常说的,要分清楚主次。

起床后,做好了计划,确定了事件优先级之外,还可以做什么呢?
1.读书。
读书好处不必赘述,这里要讲的是早上适合读什么书:资格考试类、技术类杂志。这一点深有体会,当初考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的时候,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晚上11点钟准时睡觉,而早上则是6点起床。6点起来,复习前一天学习的内容,就有一种记忆犹新的感觉,也的确很容易记住,这就是早上思维敏锐的好处了。
而晚上呢,则比较适合读概念和思想类、传记和小说类的书籍,看着书中风云变幻,想象若是自己会怎么做,可以感受到自我对话的快乐。

2.培养兴趣
比如写作。如果不晓得自己擅长什么,那就可以思考自己的兴趣。作者提出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看了令人着急“和”是我的话就能做好“的事,一般就是自己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思路的确很奇特,细思还是蛮有道理的。

人生最大痛苦,就是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时间管理盛行的原因,大抵就在于此:人们想要提高对自己生活的把控感。早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为了梳理自己凌乱的内心,慢慢学会科学利用时间。

只要起床,就是一场胜利。
100
《杀死一只知更鸟》:坎坷之路,终抵星空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