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数轴折叠与圆片滚动

 勤十二谈数学 2023-04-27 发布于江苏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主要考查有理数与代数式(整式加减法)两章,会稍带有一元一次方程题目,有理数中除了计算题外,比较重要的内容为数轴,数轴中可以考查的内容较多。本篇主要介绍数轴折叠类型问题和圆片滚动问题,掌握解题方法是关键。加入圈子的朋友记得给我发私信,获取专题、同步练习、数轴动点题、期中复习等相关资料。

  • 数轴折叠问题

数轴折叠问题比较常见,我们要理解“原点”的作用,以及“新原点”的求解方法。

例题1: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例如:若数轴上数2表示的点与数-2表示的点重合,则数轴上数-4表示的点与数4表示的点重合,根据你对例题的理解,解答下列问题

若数轴上数-7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根据此情境解决下列问题)

①则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②若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并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B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③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0,并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如果M点表示的数比N点表示的数大,则M点表示的数是______,则N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分析:①数轴上数-7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关于点-3对称,-3-3=-6,而-3-6=-9,可得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9表示的点重合;

②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的数为5或-5,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B点表示的数是-11或-1;

③依据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0,并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M点表示的数比N点表示的数大,即可得到M点表示的数是1007,N点表示的数是-1013.

若原点为0,那么2与-2重合,4与-4重合。若“原点”不为0,那么我们需要借助中点公式先求出“新原点”,然后根据两点到“新原点”的距离相等进行求解。

  • 圆片滚动

圆片滚动问题注意,滚动一周就是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用π表示,不要化成3.14进行计算,还要注意圆片滚动的起始位置是否为原点,以及注意滚动的方向,向左还是向右,没有说明具体方向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例题2:如图所示,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是圆片的直径.

(1)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滚动1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

(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______

(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

①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几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

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A点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

分析: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然后表示出其所在位置的数。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得出移动距离和A表示的数。

这两类题目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解题时一定要细心,学会解题方法是关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