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

 洛河天宇 2023-04-28 发布于上海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个人释义

兵刃武器是不吉利的器物,人或环境都会憎恨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会用它处理问题。君子和平安居的时候就休养生息,用兵攻伐的时候就杀伐果断。兵器是不详和的器物,不是君子的用具,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器具,恬静淡泊的处理才是最好的。战争获得了胜利不会得意的夸耀,以战胜为得意的人,是喜好夺去他人生命。以夺取人性命为快乐的人,那么就不能在天下实现他的志愿。办理吉祥的事以左边为尊,办理不祥的事以右边为尊。偏将军位于左侧,上将军位于右侧,这就是说用丧事的礼仪来办理战争的事务。战争中夺去无数生命的人,要哀伤痛苦地哭泣,战争获得了胜利,也要用丧事的礼仪来办理。


个人理解

制造兵器的目的是快速夺去生命,兵器能够唤起人心中的杀气,也能唤起人的狂暴,亦能唤起人的在争夺中的求生欲,况且大多数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在兵器面前只能被屠戮,所以兵器是不详之器,人们会憎恨并厌恶它,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向往和平的安宁,因此有“道”的人不会用战争来解决问题。

兵器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也就是说,在他人首先动用兵器的情形下,我方为了保护自身而不得已与之抗争,换言之,能够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就不动用武力来解决,毕竟战争对民众的伤害和资源的需求还是不小的。在和谐安宁的时候,我们休养生息、发展自身、壮大实力,而在战争动乱的时候,我们杀伐果断、以战止战、速战速决。

当战争获得了胜利,不要四处得意的夸耀,因为杀戮之争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这种夸耀是存活者对丧生者的讥讽,也是杀戮者对嗜杀的疯狂,所以不要以杀人为值得夸耀的事情。喜好杀戮的人,人们会远离他,天下会唾弃他,于是他就无法实现自己的志愿。

办理喜事以左为尊,办理丧事以右为尊,而将军的辅佐在对阵时位于左边,主帅在对阵时位于右边,这样的尊位符合丧礼,因为战争杀戮无数,以至万物凋敝,这实在不是什么喜事,而是值得悲哀的事情,哪怕战争获得了胜利也不能举办庆功宴,而要举办丧事来悼念逝去的人。


现实联系

前一章说明军事战争会带来饥荒和报应,这一章从兵器来进一步论述危害,还用到礼仪之位来辅助说明,这表现出他的厌战思想和对和平安定的向往。

兵器从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这究竟是好还是坏?杀伤范围更广的兵器只能引起向往和平之人的厌恶,事实上,武器不仅对人造成杀伤,还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然而自然环境可以在一段时间过后自我修复,逝去的人是无法重活的,所以不用兵器对人的益处是极大的。穷兵黩武的朝代大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覆灭了,一方面是民怨沸腾,另一方面是他国的报复打击,所以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握手言和享太平。

强大的武力不能缺少,它能够保障自身完整,大多数情况能不用武力解决,就不用武力解决,当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动用武力也是可以的,这就好比正当防卫。


结语

兵器不详,有道不处。胜而恬淡,勿乐杀人。丧礼哀凶,天地同泣。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