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词写给新时代​-

 杏坛归客 2023-04-28 发布于山东

--以杨伏虎新词为例浅说新词的写作

■ 汪 

      诗词的传承过程本质上是创新的过程。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最具中国特色、中国风貌、中国气度、中国智慧、中国神韵的文学形式。作为瑰宝的诗词在传承过程中需不需要创新?如何创新?马凯先生在《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一文中强调:“没有创新,中华诗词就会丧失活力。如果内容和形式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脱离大众,也会被'边缘化’,走向没落。”王国维《人间词话·难以出新意》说“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近年来,诗词界出现了如自由曲、新曲子词、度词、新宋词、俳句、巷中体、新古体诗、六行诗等名目繁多的诗体创新形式。在格律诗的创新方面,当代诗词界呼声较高并实践较多的是“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声韵改革”,基本符合周谷城先生提出的“坚持平仄,放宽韵脚,革新内容”的理念。古平仄格律通过韵变实现与现代汉语的契合,适应了现实的需求,拓宽了创作空间,有利于格律诗创作的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诗词创作的繁荣。也就是说,格律诗的创新更多的是用韵及内容上的创新,在形式上很难突破。但在词的创作探索和实践方面,就相对大胆,出现了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境安排自度曲牌,用韵或抑或扬由自己决定,字数或多或少也有自己决定的完全的突破。这样的词作大多被归为“新词”或 “新体词”。

      新词的出现算不算创新?众说纷纭,各执一是。反对者态度鲜明,认为是俚俗的散曲,不能容忍,不屑一顾;赞成和实践者大有人在,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诗词的创新是必然的现象。事实上,这种新词的写作是一种事实存在,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这种新词的写作,至于效果如何就让时间去检验。


      新词为什么会流行?一是因为新体词完全 “解放”了的词。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学校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很少有专门的诗词课的教学,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要求是一道门槛。新体词虽然是沿袭宋词的平仄协调、有序句法、分阙分片的基本因素,但采用的新诗的语言,新韵的平仄。在文学样式上,自命词牌,即事命题,似词又不是词,形似而神也似,是在摆脱固有“倚声填词”、“先词后曲”的词谱限制,自行创制的另体新词,在形式上向词靠拢,本质上传承古代乐府的风格,既有词的风雅,又有曲的通俗。这种形式的新词,每一首作品都具有形式上的独创,为诗词创作自由运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社会生活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是新体词的节奏更符合新时代的生活律动和社会节奏。时代在极速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和语言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的诗词创作者为顺应这种变化,在诗词的内容、语言、形式和格律做出了各种尝试性的探索、突破和创新,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三是新词体的写作并不影响古典诗词的传承。新词相对于格律所限定的古典诗词的写作,这不失为是一种更加灵活与更加务实的写作实践,让更多的现代人进入到更为自由的诗词写作空间,也让诗词领域多出一种不一样的庄稼地。

       新词写给新时代。八朝古都开封作为宋词兴盛之都、现代诗词之城,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新词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也活跃着一群执着于诗词创新的践行者。杨伏虎就是其中一员。杨伏虎年届七旬,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近年来,在辛勤耕耘诗文的同时,创作了不少新词。他诗词在本色写作的基础上,运用个人多年来积淀的独有的丰富的技巧,抒写多彩的生命体验,描绘当下社会画卷,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如:

       西湖探春(新词):“大梁西湖画中图,十分神仙妒。洋洋洒洒万顷,瑶池绿波朝暮。洗千丈红尘,碧满天大海,映白云点点船家户。可知晓风如意,痴了翠紫鹅黄,新柳深深不知处。      问她烂漫几许,道是芳菲无数。忽而梨花雪、桃花云、梅花雾;或者连翘金、杏花银、海棠树。     小试嶙峋戏水,羊肠漫步,拍栏索句,长亭小驻。回首白虹若弓,长龙望断,海角天涯东西路。念念明珠翡翠,几番梦中回顾!”

       该词写开封风景,白虹般的东京大桥和长龙似的东京大道串挑起珍珠翡翠般的西湖,瑶池碧波,芳菲如云,景色如画,神仙嫉妒。整首词节奏忽快忽慢,诗情忽远忽近,视角忽高忽低,完全是一种旋转开阔的声色体验,新词体的更加灵活跃动、开放烂漫的优势体现无遗。如:

       六九抒怀(新词):“生在红旗下,弹指六九年。饶是雄心曾万里,落日近西山。回首风尘漫卷,浪来逆水行船。也悔琅琅逐乱世,懵懂兀自心安。      金丝舞,铁锤班,数年高校,长城一砖,镰斧动力不用鞭!赤心捧忠胆,何曾惧艰难!拒腐蚀,永不沾,享在后,苦在先。几度奋起,几多困惑,昔日主人痛云烟。      幸今日,柳暗山穷俱远矣,闲情日月论缺圆。再把清明,掺了琼浆雨露,揉进长短平仄间。”

       这首词以传统诗词的言说风格,把作者在工厂当拔丝工、锻工,在部队、大学的经历,几十年的风雨经历,轻松揉进了楼梯般错落,键盘般滚动的长短词句里,以明朗的声调,唱开清明盛世里的坦然和浩气。


     王国维先生在讲透词之美学核心时提出“境界说”, “造境”是作者极逞“创意之才”,“写境”则是作者极逞状物之才。元代文学家范德机主张“诗贵乎实,实则随事命意,遇景得情,如传神写真,各尽其态,自不至有重复蹈袭之患。”我们可以认为,“境界”,“写实”离不开“时代”这个主题,时代精神应该是所有文学创作中的最重要的境界。现代语词、全新的知识和视角,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给新词带来了全新诠释新时代体验的机遇,这也是新词“新”的一个体现。如:

     不信神州不腾龙(新词):“病魔一怒环球小,何处不灾情。我欲擎天平四海,边关鼓角又铮鸣,逆子偏逆行!擒莽象,缚苍鹰,搏山姆,斗顽凶。彼蛮万尺,此有长缨,尔掀巨浪,我纵东风,不信神州不腾龙。君不见,灿然一笑西阳去,昂首东方红!”

     该词写2020年新冠疫情横行,国际形势变幻莫测,黑云压城城欲摧,华夏神州傲然前行的时代风云画面跃然纸上。


     雾中游(新词):“好大雾!又落重纱挂天幕。杨府号角例点兵,金戈铁马演战术。鼓震茫茫处。       归来路,泳者无畏冬水渡。湖间小亭看隐约,僧尼平板临水顾。雀鸟鸣高树。” 

     作者听到的 “杨府”里的演艺活动,看到的湖间冬泳的人和雾中隐约的小亭,更有僧尼与时俱进,手举平板电脑,临湖拍照的风俗生活的画面,让当代词汇和时尚生活进入到优美的诗词中,成为新词在当代的真正价值。


2022年5月2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