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末夏初,灸4穴养3脏,做好3防,安然入夏!

 英2s58kxnujckz 2023-04-29 发布于湖南

谷雨节气过半,春天已经进入尾声,再过一周便迎来初夏(5月6日,立夏)。

春夏交替之时,气温回升快,早晚温差大,同时降水量增加,人体易生湿热、肝脾不和,出现多种不适症状。

因此,在春末夏初,要注重养生,调和脏腑、平衡阴阳,打好健康基础,平稳过渡,才能迎来一个健康的夏季。

图片

一、艾灸4穴养3脏: 清肝,健脾祛湿,养心安神

春末夏初,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湿热之气加重。中医认为,湿为重浊黏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湿邪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人体易出现身重、神疲,皮肤油、体味大,舌苔黄腻、懒言,腹胀、便溏、小便黄等症状。

此外,春季人体容易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这就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胸胁苦满、腹脘胀痛、泛酸、泄泻等表现。根据中医“春养肝”的观点,春末要抓紧时机疏肝解郁。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从春末进入初夏,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

因此,春末夏初养生应以清肝,健脾祛湿,养心安神为重。

艾灸可通经活络、祛湿逐寒,能更好地使人体气血通畅,提升体内阳气,提高免疫力。

春末夏初·艾灸穴位:
1、期门穴:可疏肝健脾,宽胸理气,降逆止呕。

2、阴陵泉: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

图片

3、足三里可通经活络,健脾和胃,疏风化湿,祛邪扶正,补中益气。

图片

4、内关: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养心安神。

图片

二、“ 3防 ”

1、防湿气

春末夏初,气温慢慢升高,降水量增加,湿热之气不断增多。

因此,下雨时要关闭窗户,减少湿气流进室内;下雨过后可等湿气被阳光蒸发一些后再外出;雨天必须外出时,带好雨具,避免身体被雨水淋到,降低湿气侵体的可能性。

此外,晴天里要多清洗、晾晒床单、被罩。因为天气转热后很多人睡觉时容易出汗,细菌、螨虫易滋生;经常清洗、晾晒床单被罩,可以杀菌祛湿。

图片

2、防受凉

春末夏初时,不少怕热的人已经开起了空调或风扇,睡觉时记得在腹部、心口部位盖件衣服或毯子,避免腹部、心口受凉而引发腹痛腹泻、胸口痛等症状。

另外,天热时人们为了凉快会喝冷饮,吃凉的食物,寒凉之气入体,加之夏天食物容易变质,易导致腹泻、胃痛等不适之症。因此,脾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3、防皮肤病

春末夏初湿、热,各种真菌、细菌迅速繁殖,加之此时人体容易出汗,皮肤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爽,则易引起手癣、足癣、汗疱疹、皮炎、痱子、日晒伤等皮肤问题。

因此,这一时期应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外出前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穿防晒衣、涂抹防晒霜等;出汗后,及时擦拭汗液。

三、食疗,祛湿除烦

春末夏初,饮食以健脾祛湿、清淡平和为主。可多吃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如薏仁、芡实、山药、莲子、冬瓜等,少吃辛辣酸等刺激性食物。

对于春末夏初湿气较重、心烦气躁的灸友,建议多吃这一汤、一粥

1、芡实薏米排骨汤

食材:猪排骨500克,芡实50克,薏米50克,生姜3片,陈皮10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然后将全部材料放入炖汤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1个半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滋阴润燥。尤其适合脾虚湿重、泄泻水肿、身重困倦、口干食少者食用。

图片


2、莲子小米粥

食材:莲子100克,小米2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莲子和小米洗净,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软烂,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健脾益胃。适合脾胃虚弱、食少泄泻、心烦不寐、心神不宁之人食用。

春末夏初,小编建议大家灸4穴养3脏,做好3防,多食用一汤一粥分享给身边人,为自己和家人安度盛夏打好身体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