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也好,政府也罢,都不如终身收入能用来养老

 加国第一生活 2023-04-30 发布于加拿大

1

你想过要在哪里度过晚年吗?在自己家里,在孩子家里还是在老人院里?

好多老人不愿意去住老人院,且不说那些设施不佳、人员不齐的陈旧老人院,疫情期间有多少老人病故在那里?大难临头各自飞,孩子都不管你了,你指望护士们去献身吗?

那些豪华的疗养院又如何呢?我身边就有一对老夫妻花几十万买了一个房间,住了5年就转让了。那里的设施其实非常好,楼下有餐厅,医疗室,游戏室,图书馆,影音室,非常方便。

可是老人就一句话,没有年轻的气息。

人究竟是凭着什么活下去?是钱吗?是食物吗?其实都不是,是对活着的渴望。是那种睁开眼睛以后的欣喜,是对世界的期待。

可是如果你周围的所有人都处在岌岌可危、奄奄一息的状态,你的内心世界要多么强大才能战胜那种被生活抛弃的挫败感?

所以,有人发明了让老人和小朋友们生活在一起是挺聪明的。小小孩儿和老小孩儿,都需要照顾,也能够照拂彼此的心灵。

住在自己家里当然舒服,只不过行动自由的时候还算容易,一旦无法照顾自己或者行动不便,单独生活就成了问题。

老人家就算健康,无法上下楼也是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好多人都需要在家里的一楼找一间房来居住,或者在自家安装电梯。所以政府才有老人家房屋装修的税务优惠政策,可见这样的需求非常普遍。

也许对于老人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可以跟儿女住在一起,由自己的孩子照顾起居。

所以好多人年轻的时候可以放孩子远飞,自己经济独立生活也独立。可是一旦上了年纪,就一定要跟孩子们生活在一起。

精神上和生活上,老人家都需要有所依赖。

中国人是讲究孝道的,然而有多少孩子愿意跟父母一起居住?又或者,有条件跟父母一起居住?

我倒是有很多加拿大本地人客户,他们的父母老了以后也是跟孩子一起住的。

不论愿意不愿意,不论哪个种族,照顾父母都是逃脱不开的责任。

2

你有父母需要照顾吗?或者你自己老了以后会需要孩子照顾吗?你准备好了吗?

不仅仅是心理上,还有实际的生活上。你的房子一楼有没有房间可以改成卧室?如果老人家需要看护,你有没有钱可以支付?

房屋装修改造需要多少钱?5万块差不多吧。你有没有这么多现金或者存款?

现在的小时工工资堪比大公司员工,一个小时35块起,还得补偿车马费。每天来帮你做饭、打扫卫生,帮老人洗澡之类,两个小时算少的吧,一个月3000块是必须的。

谁来出这笔费用?老人家还是孩子们?

我有很多加拿大本地人客户的退休收入都在5万以上,一个家庭的收入大概再5-7万左右。这些收入基本上是可以延续一辈子的。

因为他们从年轻就开始工作生活在这里,积累了丰厚的退休金、RRSPTFSA和其他投资,退休以后每个账户拿一点钱就超过了5万收入。

这样的收入要支付看护费甚至再贵一点的费用都是可能的,况且他们还有更多的资产作为后盾。他们基本上不需要用到孩子们的钱,而且还能每年从自己的资产里分给孩子们一些。

遇到第三代上大学、结婚之类的人生大事,他们也会跟中国人一样给年轻人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这样的老人,退休以后的生活是安稳而且富足的。

可是,很多中国人是不肯这样规划的。他们深信RRSP是政府骗人的鬼话,觉得自己如果在65岁以后拿不到低收入补助金那1000块这辈子就白混加拿大了。

有很多人所谓的财务规划就是年轻时候什么都不买。不买RRSP也不买保险。然后在自己60多岁的时候把仅有的一点点RRSP和其他积蓄都花完,然后坐等65岁的时候政府给自己发老人金和低收入补助。

如果你没有收入,真的是低收入也就罢了。如果你年纪轻轻就计划着在65岁过上月收入1500块的最低标准生活,你这一辈子还努力什么?

你的人生在你全力以赴冲刺低收入补助金的时候就已经转向了。那个以你为人生目标的孩子又会如何去规划他的人生?

3

只要你不是临近退休,你还有时间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如果你有父母跟你一起居住,靠你来养老,你也必须要规划你未来的现金流。

不仅仅孩子是吞金兽,老人家花钱也绝不含糊。

好多人一想到这一点就倍感压力,唉声叹气。你需要找到各种途径和产品来提供终身现金流收入。

如果每个月都有1万块现金自动打入你的银行账户,你的压力会不会小好多?

然而谈何容易?其实只要你开始的早,甚至只要你肯开始,都是有方法可以获得每个月固定的现金流的。

我们华人最喜欢的买房出租就是其中之一,只是我不不喜欢的是,年轻人应对房客赖账和维修房屋都并不轻松,更何况七老八十走不动的时候还要去应对房客吗?

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好的是钱每个月直接打入银行账户,别的废话都不需要。

我们看看有什么产品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

首先是年金。平时利息不高的时候可以用月供的方法攒钱,买共同基金也行,保底基金也行,或者干脆是存款。重点是每个月都要存上一点。一旦利率提高上来,比如说现在,就拿存款去购年金。并且设定从某一年开始每个月提取,保持终身。

一旦签订了这个合同,你就知道只要年龄到了,你的保证收入就来了,完全不需要工作,不需要打理,它就自动打入你的银行账户。这是你早期理财的结果,这是你应得的。

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够高,又或者你有一定的投资经验,用共同基金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在RRSP账户还是TFSA账户,只要在工作期间不间断地投资,利用复利的作用,长期下来可以积累相当丰厚的资本。

然后在退休的时候每个月提取,无论是提取分红收入还是直接提取本金,都可以做到一定数额的月收入。

这样做的好处是,只要你的提取比例不是特别高,比如6-8%一年,这笔本金完全可能不受任何损失,长期存在下去。不但够你使用,还可以在你去世以后留给受益人。

共同基金的缺点是有市场风险,大多数不懂得投资的人害怕承担过多的损失,让养老的钱消失殆尽。因此大家一定要选择低风险基金,或者干脆选择指数基金,这样长期收益率都不会太差。

也有人选择长期投资一只股票,这个的确需要眼光也需要坚持,但它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几十年如一日的投资下来,有可能可以积累相当丰厚的资本,养老不在话下。

人寿保险其实也可以提供保证的月收入。条件是你要购买分红保险,并且保额要稍微高一些。

好多人听说过用人寿保险的现金价值过退休生活的IRP计划,可是很多人购买的投资分红保险就只有10万或者20万,这是死亡赔偿额,并不是现金价值,这份保单里的钱拿来退休恐怕是不够的。

人寿保险用来支付退休生活的话,你需要把它当作一项投资来对待。每年2000块的投资额未来大概也只能拿出2000块一年来。

其实我上面所说的各种方法都需要一定数额的积累,你要么一次性有大笔的投资,要么细水长流靠时间来累积大笔的财富。

4

退休以后你可以提取的钱很多,RRSPTFSAGIC,公司的Pension,投资分红保险里的现金价值,股票或者基金账户里的投资,当然还有房地产租金,政府的老人金和补助金。

如果你根本没有这些账户,那么就要看你有没有一个好孩子可以支付你的全部生活费用和看护费用。

如果你没有孩子可以依赖,就只有一个政府的老人金和补助金来支撑,那么你就只能过上政府认定的最低生活标准。在那个标准里,活着就好,至于你活的好不好,没有人关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