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师观点|法律人要养成精读、细读案例的习惯

 昵称55323274 2023-04-30 发布于江西

作者:林律师

法律人要养成每日读案例、看案例的习惯,这句话也听很多前辈们对新手、实习律师说过。那么,案例要怎么看、怎么读呢?

文章图片1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个人读案例的一些习惯。

1. 首先,先从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出发。一个案件的启动人,其所提出的诉讼请求、以及表述的观点,往往也决定了后续案件审理的走向。从中学习如何提出一项或者多项诉讼请求、如何罗列请求事项、如何通过法律语言进行表达。

同时,了解原告方的诉讼请求背后的请求权基础、各项请求之间的关联等,是被告应诉的关键。

2. 其次,看被告的答辩意见、观点。看被告如何进行反驳、抗辩,其提出的观点、组织的理由是否成立,有无针对性;看别人如何答辩,也是反思自身在同类案件的处理中有无缺漏。

3. 再次,看双方举证、质证的内容。包括证据种类、份数、内容等。从原、被告或者第三人等的举证、质证中考量同类型案件的证据要求、证据能力;学习如何进行举证、质证和分析论证。

4. 从次,看法院的事实查明和认定部分。看通过证据举证、质证后,认定的事实是否有所变化。看事实认定中侧重于哪一部分的事实、如何判定无争议事实和关键事实。学习如何筛选、归纳重要事实。

5. 最后,看裁判说理和裁判结果。看法官如何运用法律、结合案件事实、证据方面等进行说理,看法官对法律规定的运用与理解;看案件的处理结果,裁判事项是否明确、具体以及可供执行,看如何协调双方利益等等。

6. 此外,看整个裁判文书的整体行文、布局和语言。一份裁判文书的诞生,有可能会经手二至三个承办人员,而如果是作为公报案例、指导案例、评选案例、经典案例等,会被赋予更高的要求。除了法院的裁判说理,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一份判决书,如果作为双方当事人一方的代理人,或许会更关注己方所代理的那一方的结果;但如果跳脱出特定的框架、从上帝或者法官视角来看,或许更能看到更多,也能更加理性、中立。

注:本文整理完毕于2023年4月26日。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律师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