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之所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不仅仅因为它在技术上从模仿到跟进又到领先,而是因为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的背后则是任正非先生穿透企业纷繁复杂表象的深邃的思想力。从产品营销到技术营销再到文化营销,华为做得有条不紊。尽管在公司治理方面,华为尚存在诸多被质疑的地方,但是,在国内外企业界、研究机构以及我本人看来,华为的确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少在目前,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优秀如华为者尚寥寥无几。 华为的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理论指导的,任正非先生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精辟理论,是中国乃至世界企业界的宝贵财富,华为很多优秀的管理思想值得借鉴,下面我就重点谈谈华为的灰色管理的感受。 灰色是黑和白交叠的区域,它的存在表明事务不仅有白有黑,还有介入黑和白之间的不同状态,有着不同于黑和白的不同程度的灰色。对与错,是和非,这些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很难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判断和选择,有这样特性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是经常遇见的,所以灰色管理是日常管理中经常需要面对的课题,灰色管理即不要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灰色管理即不要走极端。 一是华为强调效益的管理,要求管理者学会管理方法,要有灰色管理的理念,不要走管理的极端,任何极端的管理都由对原有积累的破坏,结果是使得其反。二是华为强调使用灰色管理的方式和态度处理矛盾,相互协调,并获得最好的平衡点。三是华为强调内部的流程、制度、量化的指标等管理都比较完善的前提下,也需要有新的思维,不能固步自封。 如果把管理分为精确管理和灰色管理,精确管理是指管理中可以量化和固化的部分,比如工作计划、效率、KPI等,还包括流程、制度等,除此之外管理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块,那就是灰色地带,这个地带是不能量化、不能固化的部分,或者说完全是拍脑袋做决策的部分,这就是灰色管理。管理的艺术就是体现对灰色管理的运用上,一个企业不可能完全实现精确管理,否则员工和管理者都是机器人,将失去基本的人性化,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精确管理,那这个企业管理水平一定很低下。因此,精确管理很重要,但替代不了灰色管理,如果使用精确管理方式判断灰色管理的工作,很有可能出现决策上的失误和漏洞,比如,完全使用量化指标判断工作好坏和性质,在工作中太过依赖数据、流程和理性,把对与错绝对化,把公平也绝对化,这样会限制管理的空间,相反却产生了不精确管理的效果。 灰色管理是在是非分明之间寻找一种两全其美的平衡点,这种寻求平衡点的过程就是让“是”与“非”、“对”与“错”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取舍,相互融合,达到互相促进和作用的目的。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中庸之道”的说法,其实中庸之道是灰色管理的结果,中庸不是失去原则,而是在矛盾体中找到兼顾彼此的途径,这也是灰色管理的效果,再比如作为科学中最讲究精确的数学,也有一个分支是模糊数学,其中“模糊”两字有和灰色有一样的含义。 所以,灰色管理和精确管理并不矛盾,它们都是管理艺术中两个方面,很多情况下要使用精确管理,很多情况下又必须使用灰色管理。华为提倡的学习“灰色管理”也表明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有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方式,并把精确管理和灰色管理相互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平衡。 我想灰色管理的理念需要每一个管理者去感悟、去思考,并在实践中去权衡应用,灰色管理是一门管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