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xpect the unexpected: 虚构文本与真实人生的具象共鸣

 木蘭猫不睡 2023-05-03 发布于北京

经常关注《纽约书评》及《纽约客》的读者,想必不会对Daniel Mendelsohn感到陌生。多年来笔耕不缀,他所撰写的书评、随笔常见于欧美各大文艺评论刊物;身为研究古希腊及古罗马文化的学者,Mendelsohn也曾在大学任教,同时,他还是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译者。

AN ODYSSEY: A Father, a Son, and an Epic 是Mendelsohn于2017年发表的新作。这个实在的书名已道尽本书的大致内容,加上梗概——八旬老父旁听教授儿子的《奥德赛》课堂,两人在其后一同前往希腊进行实地之旅——令读者在开卷前对此书便有了大致把握。确切来讲,本书作为半回忆录+半文学评论性质的非虚构作品,内容也并未超越标题或梗概所述。但Mendelsohn却通过精心编排的结构,使文本读来如小说般跌宕起伏,某些段落令人拍案叫绝;书中没有枉死的受害者、没有不翼而飞的稀世珍宝、也没有重重逆转的烧脑诡计,但不论是围绕《奥德赛》讨论所释出的疑问,或父子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与转变,都吸引着读者欲罢不能地读下去。在书中,那一阶段的《奥德赛》课堂与自己的生活均超出了Mendelsohn的预设。相信不少读者在阅毕释卷后,也会觉得这部作品超出了先前的预设。

当父亲提出要加入自己的《奥德赛》课堂时,Daniel Mendelsohn同意了,虽他的心情想来复杂。八十一岁的Jay Mendelsohn是书中形象最为鲜明、饱满的人物。若我们细看书名中出现的四个意象:首当其冲的“奥德赛”,史诗之外,在现代英语词典中它还有一层释义: “一段冗长的漫游或旅程,通常伴有多次运势起伏”(出自韦氏词典)。跟着便是“父亲”、“儿子”与“史诗”。事实上书名中包含了三种意象,每一种均有双重指代(“奥德赛”已被拆解为史诗名及现代定义,这两重均已在标题中体现,可视为一种),如果你记得《奥德赛》正是以奥德修斯之子特勒马科斯寻找父亲而开场——故“父亲”既是Jay又是奥德修斯,“儿子”既是Daniel又是特勒马科斯。《奥德赛》是英雄漂泊多年,历尽千辛万苦得以归乡的故事;也是稚子长大成人,在寻父过程中逐渐了解父亲的故事。理解了这一层,就不难明白为何Jay是全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毕竟AN ODYSSEY对作家来说最深沉的意义,应是在知天命之年,终于能够逐渐读懂父亲:这个强硬、诚实、正直、冷淡,追求难度与精度的男人。甫一登场,Jay加入课堂一事就叫人捏把汗。他恨不得同所有人嚷嚷:“奥德修斯算什么英雄好汉?他是个骗子!他对妻子不忠,行事也全靠诸神相助!”

及此,不少读者心中某个疑问或已如越滚越大的雪球:如果我没读过《奥德赛》怎么办?

Daniel Mendelsohn善解人意地给出了详尽的剧情介绍,即使没读过《奥德赛》的看客,也绝对能跟上每一段课堂讨论,不至一头雾水。但是——这可是荷马史诗,是《奥德赛》啊!如果能给书名再加一个主语,我绝对会填上'An Education'. 若您对此书有一丁点兴趣,没读过《奥德赛》绝对不耽误您翻开AN ODYSSEY. 但同样身为读者,我强烈推荐配合《奥德赛》一同食用本作。伟大的文学必定有丰富的层次,《奥德赛》磅礴的生命力或为本书最大外挂。荷马的文本在父子、爱情、婚姻、身份等主题上有巨大的讨论空间,此外,不仅Daniel Mendelsohn作为教师,在课堂中给出的学院派阐释足够精彩,学生们及Jay对史诗的质疑及交互讨论也同样可贵。同步阅读《奥德赛》,一起思考、提问,寻觅文本中丰富的细节,会加强身临其境感,史诗变得不再陌生,“远方照耀了近处,近处也能照亮远方”。这对你我来说不亚于一个极佳的教育机会,也定会是一段难忘而非凡的阅读体验。

作为学者,Daniel Mendelsohn在本书结构中融入了对典籍的效仿(说得简单粗暴一些,甚至可以理解为作家在用荷马史诗的方式撰写该回忆录)。比如他将第一部分命名为'Proem', 可理解为“序幕”,所有古典史诗都以之开场,向读者介绍情节、人物身份、主题内容等。书中对《奥德赛》结构亦有讨论,其中的一处是'ring composition', 不知中文里是否有对应的翻译?大概可理解为一种环状结构,Mendelsohn以史诗第十九卷为例解释了该结构:伪装成乞丐的奥德修斯被家中老仆所识破,因后者见到了他脚上的伤疤——奥德修斯在心中暗叫不妙,这是幼时经野猪咬噬后留下的伤疤,独一无二,某种意义上来说可揭示他的【身份】——叙事线在此时已来到过去,而荷马接下来将之又推远了一些,来到过去的过去,即奥德修斯遇到野猪的本末,是其前去探望祖父,并在此时由祖父【赐名】——至此回忆结束,来到奥德修斯被女仆认出的当下。这种精妙的结构在现在与过去中游走,为叙事【主题】提供背景,有时甚至能昭示未来。而本书亦非平铺直叙:我们晓得父子是在《奥德赛》课堂结束后才参加了“奥德赛”主题巡游,登上邮轮驶向希腊,前往史诗实地朝圣。但在书中,这两条线奇妙地并行着。所以我们并非在结束对《奥德赛》的讨论后再来到邮轮上,而是在这两者间不断穿梭。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精心编织的结构,为本作炮制了不断推动读者翻页的诸多悬念。例如,书中有极其动人的一幕:患有幽闭恐惧症的Daniel在游览时不愿进入女妖卡吕普索的洞穴,Jay不断安抚儿子,并坚持与他一道入洞,在其间充当了保护者的角色。甚至在回邮轮后还为免儿子尴尬,对不明真相的众人解释说是Daniel陪着自己进入山洞,在陡峭的台阶上搀扶自己。

要知道,以前文读者对Jay的了解,这是多么不可想象的事。Daniel在回忆中提及,父亲身为数学家,在儿子遇到数学难题时并未给予专业帮助;他对儿子竟无法答出数学题,所展现出的种种不解,直接造就了少年时代Daniel心中最深的恐惧及羞耻。作为对比,那约是七十年代,Daniel Mendelsohn是一名同志——在那个年代gay teenager所要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但Mendelsohn坦言这身份为他带来的恐惧,竟远远不及上述。

所以,是什么改变了Jay, 令他成为邮轮上和蔼亲切的老父?又或者,他向来有这样一面,只是Daniel并不了解?虽然我们尚未有答案,却模糊知晓,这答案必定隐藏在后文(从线性时间上看,其实是先前)的课堂部分。而在书中最后一部分,Jay挣扎于生死边缘,一路走来,读者已在情感上与其深深相系,人物命运叫人揪心。诸如此类,便是书中不断抛出的悬念。

这里又带出本书另一动人之处,也是'An Education'的点睛之处:教育是什么?每个人心中想必各有答案。在AN ODYSSEY中,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有关教育的高光时刻:八旬老人前来旁听,本是对心中未竟学业的弥补,这已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熟悉启示,而顽固的Jay一开始对史诗人物有诸多不满,却也在课程后半不吝流露出心悦诚服的一面;学生们在初期貌似漫不经心,但随讨论渐入佳境,竟提出许多角度新颖的见解;身为教师,Mendelsohn对《奥德赛》文本所作出的阐释是既定的,源自多年代代相承的学术训练,每一个问题都有预设答案,他要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将学生带入“正确”的轨道。但学生是否允许拥有自己的轨道?若讨论脱轨了又当如何?

最终我们恍然大悟。有时教育是要不断冲击一个人的常识,打破看待世界的框架,拓展身而为人的边界。Jay曾怒斥奥德修斯之子特勒马科斯,认定他在前几卷寻父中毫无作为,只是被雅典娜领着前去父亲旧友门下挨个做客。或许这也正是你我的看法:真实的人生里没有天神相助,不会如此容易。但在课堂讨论中,换一个角度看:我们已知特勒马科斯生长于诸多求婚者的恶意中。这些人分食他的家业,日日霸占厅堂宴饮,想要趁其父不在夺取家产、求娶他的母亲。但在父亲旧友门下,特勒马科斯体会到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善意,这对他来说无异于一种教育。他睁开眼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迈出了这一步。

此外,书中还给出一重启示。《奥德赛》课堂结束后,作家收到许多学生们的致谢邮件,出乎他意料,许多人提到了Jay, 一位女生动情地写下这番话:“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是每堂课上令人惊叹的存在。能与他一同讨论是我的荣幸。我读《奥德赛》时,心中永远会惦记着他。”连Mendelsohn也不禁感叹,这是每位教育者都希望从受众口中听到的话。我们永远不知道教育将我们引向何方,也不知道教育者与受教者的位置会如何转换。

在讨论《奥德赛》中父子重逢时,曾有学生指出,“对一个从没见过父亲的男孩来说,问题是,什么才是更大的危机: 在没有父亲的状态下度过一生,或是在二十年后才与他初次见面,开始认识他?”不知有多少读者在翻阅这部作品时,会联想到Hisham Matar在2016年出版的那部The Return. 这位利比亚作家的父亲遭政府绑架,音讯渐无,多年后作家成人,卡扎菲政府倒台,一家人又重燃寻找父亲的希望。但线索最终断在其父的监狱里……这也是一对“奥德修斯式父子”。当此书行至后半,读者切身感受到“父亲还活着”这一希望给作家带来的折磨时,你才能明白开始他写'I envy the finality of funerals'这句,究竟是何种心情。二十多年后希望甚至已经不成希望,是他人生中的黑洞……可人要怎么放弃自己的父亲?到底,Daniel Mendelsohn是幸运的。

回忆由小到大的阅读历程,推溯至初次被一本书打动、认定那是一部“好书”的经历时,每位读者必定有自己的故事要讲。或是被华丽的辞藻所吸引、或是为崭新的世界所震撼……又或是恰恰相反——面前的世界不是陌生的,反而是再熟悉不过的……“ta怎么会这样懂我?书里所写的,不就是我的故事吗?”在虚构的世界中抓住一缕线头,感觉自己同某事某物某人相系。AN ODYSSEY一书中,史诗文本与作家的人生间出现了精彩的共鸣,Jay于病床上那一句”A door”,是唯有父子知晓的秘密,是亲情的密码与注脚……这一切竟与《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夫妇阔别多年重逢的相认戏码形成对照,读者垂泪之余,在意识到这一层呼应时或许也会为Mendelsohn感到心潮澎湃——挚爱之书中竟暗藏了你真实的人生,不论身为读者还是研究学者,这难道不是一种馈赠吗?此外,读者与史诗、作家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均可形成共鸣。那便是一道无声又汹涌的交响了。

AN ODYSSEY的结尾与《奥德赛》相似,在一个莫名的时刻戛然而止,余韵绵长。不论是作为回忆录或文学评论,Mendelsohn都写下了值得喝彩的名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