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朝文物深度解析,周朝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物有哪些啊?

 明月耀清风 2023-05-03 发布于广东

一、周朝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物有哪些啊?

1、晋侯苏编钟

晋侯苏编钟,西周时期的青铜乐器,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晋侯的古墓中。

据记载,这套编钟共16件,因为墓地之前被盗,考古专家仅发掘出其中的2件,现藏山西博物院。

另外14件,则被盗墓者盗走后卖掉。

后来,上海博物馆将这14件从香港古玩市场买了回来,并将其收藏。

该编钟不仅是乐器,而且上面刻有355个字的铭文,上面所记录的是一场战争,这在古书上没有被记载,对于研究西周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西周时期的4件文物,都是无价之宝,最后一件被誉为“镇国之宝”

2、西周太保鼎

西周太保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清朝末年在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出土,现在收藏于天津博物馆。该鼎纹饰优美,造型独特,铸造工艺精湛,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青铜艺术珍品。民国时期,该鼎为徐世昌所收藏,并一直保存在家里。建国后,徐世昌的后人将他捐给了国家。

3、西周大克鼎

西周大克鼎,又被称为“膳夫克鼎”,为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通过对鼎内的铭文研究得知,当时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了祭祀他的祖父,就命人铸造了这件大鼎。西周大克鼎高93.1厘米,重量超过四百斤,造型宏伟古朴,线条雄浑流畅,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4、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在之前被称为“司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代表作。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该鼎出土于河南安阳,因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该文物垂涎三尺,曾多次想通过各种方法将它夺走。其发现者为了防止被日军抢走,将它重新掩埋在地下,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挖出。

建国以后,该鼎先是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就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国之宝”。起初,郭沫若通过对鼎上文字的解读,给它起名为“司母戊鼎”。后来,经过很多专家研究发现,该鼎为商王为祭祀其母亲“戊”而铸造,故应该把“司”改为“后”,这才有了“后母戊鼎”的名字。

二、西周文物详解?

湖北随州市出土的西周时候的编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出土大量还有其他文件也是举世无双的。

三、西周文物存世量?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发现与研究实证,西周已经距离现在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了,由于历史的久远和文明的发展程度,目前来说,西周文物的存世量还是非常之少的,所以今天能够看到的西周文物都非常珍贵,大部分都是高等级的文物,具有非常珍贵的考古研究和学术研究价值。

四、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有哪些?

西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在我国青铜器商代的基础上得到更大发展,花纹样式更多丰富。商代青铜器以酒器居多,西周吸取商代亡国教训,开始禁酒。这一时期青铜器以食器居多。下面介绍几个其他答案没有涉及但又十分著名的青铜器。

1、利簋(记载武王伐纣,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关键性文物)

利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身、方座上饰饕餮纹(饕餮纹在商代与西周早期非常流行)。

利簋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器内底铭文有4行33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大概意思就是:武王伐纣。

一夜之间就灭商,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商朝首都朝歌。

在八天后的辛未日。

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很多铜(吉金),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做了这个簋以纪念檀公。

因为铭文里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时间(甲子日清晨)和天文现象(岁鼎:木星出现)所以现代天文学推测出牧野之战武王灭商的发生时间是公园前1046年1月20日。也使利簋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文物。

2、何尊(最早的中国)

何尊是西周早期成王时期的青铜,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尊是酒(水)器,普遍出现于商周时期。

何尊内底铸有铭文 12行 122字:“唯王初壅,宅于成周。

复禀王礼福于天。

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大意就是周成王五年,在新建成的东都成周(今洛阳)对下属宗小子的训诰,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便决定迁都洛邑(今洛阳),中国代指洛阳地区,即“天下之中”。

何尊铭文与《尚书》中的《洛书》《召诰》等文献相互应证。

中国作为一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具有超凡意义。

(宅之中国)

(中国)

3、牛首夔龙纹鼎(西周早期最大圆鼎)

牛首夔龙纹鼎因为1979年出土于陕西淳化又称淳化大鼎,它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打破了之前大盂鼎、大克鼎的记录,是目前现世的西周早期最大最重最精美的圆鼎。

此鼎最特别之处在于腹壁上铸有三个半圆形大耳,这种形制目前发现的仅此一例。

4、折觥(最为精美的青铜器之一)

折觥(gong)1976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觥是酒器成语觥筹交错的觥就是此器形。觥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折觥盖的头端像一只山羊,从头顶处开始在盖脊中延伸出一条扉棱直到尾部。器身有饕餮纹、云雷纹、夔纹。此器使用了4种以上纹饰期间还有大象、蛇、鸮等动物,精美异常。

盖内、器身还有铭文四十字。大意是周昭王十九年五月戊子日,命令作册折为相侯代天子赠望土,同时赏赐给了折许多青铜和奴隶,为了宣扬王的美得纪念这件事折便为父亲乙铸造了这件觥。折觥也是西周早中期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5、日己方彝、日己方尊、日己觥(日己酒器三件套)

日己三件套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尊、觥前面都介绍过了,彝也是酒器。目前陕西出土觥非常少只有三件日己觥、折觥为西周。三件文物都有铭文意思同为: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佑子孙万代。(此类词句在西周青铜器上经常出现)

日己彝

日己尊

日己觥

讲完了这么几件国宝重器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他们全部出土于陕西,陕西省为周人发端之地,特别是岐山一代是周人故乡。西周大批王宫贵胄在宝鸡扶风、岐山一带定居所以该地又称周原。

大家还知道什么著名西周青铜器吗?可以留言告诉我。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我每日分享文物博物馆相关知识,让你上能逛博物馆给孩子女友讲故事,下能酒局上和朋友吹牛讲段子。

西周时期著名青铜器主要分类如下:

1、食器

鼎相当于如今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如今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簋(guǐ青铜器)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如今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簠(fu,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簠(fǔ) 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盖、器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的两器,在古器物学上又称为“却立”或“却置”。簠器在经籍中称为“胡”或“瑚”。

盨(xǔ)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敦(duì) 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也有球形的敦。豆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上有盘,下有长握,有圈足,多有盖。

2、酒器

爵,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青铜器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角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礼记·礼器》中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

《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依此说,角与爵之容量为四与一之比。角的造型与无柱的爵很像,只是流与尾同为尖状。自宋以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

斝(jiǎ)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ū)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青铜器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

觯(zhì)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sìgōng)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尊 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尊为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器。

尊与彝一样,是祭祀的礼器之共名,是指一组祭器,而不是指某种礼器的专名。

尊彝各有其用,但又相互连称,既表示它们是礼器中特别重要的盛酒器,也代表一套相应的礼制。

《周礼·寿宫》记载了裸礼(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用彝、朝践用尊的事宜。

尊流行于商周,因其特殊地位,不仅汉代沿用,甚至到宋代徽宗年间仍制作有“宣和三年尊”。

卣(yǒu) 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

盉(hé)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 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勺 取酒器。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3、水器

罍 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 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水器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盘 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匜(yí) 《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瓿(bù),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盂 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鉴 水器,形如现代的盆。有四种用途:(一)容水 ;(二)盛冰,《周礼》:“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三)沐浴;(四)鉴容照面,以后才为铜镜所替代。鉴的制作在春秋战国是最为盛行,当时种、鼎、壶、鉴四器并称。

4、乐器

编铙商朝时军队盛行乐器。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

编钟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

编镈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镈体趋向浑圆,形制与编钟相似,但口部平齐。

5、兵器

钺本是王者贵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是象征权力的刑器和礼器。

形状像板斧、斧头而较大。

铜车马(南京博物院)作为一种兵器,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发展而来。

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

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

钺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也是一种兵器。据考证,这种器物是由石斧等工具演变而来的,在青铜器中更强调华丽、美观的特质,成为象征权力、象征威严的礼仪用物,此处所选两件钺是商代后期作品,格外强调器物威严恐怖的特性,同商代艺术风格完全一致。

6、礼器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青铜礼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其存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显着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