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数学那些事儿---连载系列(3)

 圣龙领主 2023-05-03 发布于重庆

初中数学那些事儿--连载系列(3)

计算篇-《整式的加减》

点击蓝字 关注我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正好上一周是北京的中考,在中考之前,有很多孩子问我:

老师,你觉的今年中考题难不难?

借着上面的这个问题,我们就先聊聊这次的中考试卷。

1

这次试卷的题型、分值分布?具体细节的我们就先不分析了。大家想看的话网上一搜就能找到了。

如果不是从事教育这一行的话,对于多大数朋友来讲,这个试卷分析对大家来讲,价值是不大的。因为基本上,绝大多数人看过之后就忘了。

进入正题,我们挑重要的说。由于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卷面总体难度确实比去年小很多,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带来的变化是;

(1)平时数学成绩中等偏上一点、并且答题细致的同学受益最多

(2)平时数学学习已经非常棒的同学可能会在分数上略微吃亏一点,因为整体上拉不开太多的差距,如果遇到比较“跳跃”(审题一目十行,经常看错条件的)的孩子,可能还会吃亏。

和去年相比,前面的基础题部分没有过多的计算量和坑。最后的三道题中,几何题的难度下降明显代数综合和新定义都有略微下调,但是代数综合和新定义问题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准的。

如果说其他的题是考的是“招式”的话,那代数综合和新定义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心法”的。答案和方法,我就先不展开讲了,没有什么会比自己先做一做切实感受一下来的更直接。

接着中考这件事,我特别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还是学生:

 “你觉得,你学习数学是为了啥,你想通过学习数学获得什么?”

如果你是家长:

 “你觉得你的孩子学数学是为了啥?,你想你的孩子通过学习数学获得些什么?”

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不着急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下一篇的时候,我来说说我的答案。

2

好的,回归我们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来说一说

计算篇---《整式加减》

图片

《有理数》模块之后就是《整式的加减》(大部分版本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部分版本例外,比如沪教版)

《整式的加减》这一块的内容是承上启下的。

从《整式加减》开始,有的版本开始讲了《一元一次方程》,有的版本讲了《整式乘除》,有的版本讲了《实数》,这个我们就先不展开了。初中数学版本太多,各版本的内容编排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整式的加减》整体定位就是基础和过渡,它和《有理数》的地位差不太多,都是初中阶段打基础的模块

通过这一个模块学习的,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

(1)与代数式有关的一系列的名词、概念

(2)整式加减的核心规则---合并同类项

(3)探究规律类专题与整体思想类专题

难点有:

(1)书写过程和格式是否规范

(2)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中的负号处理

(3)利用整体思想进行化简求值

3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图片

具体内容:

(1)代数式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

怎么样?是不是想起了童年?有没有不想停下来的感觉?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在通过口口相传传递知识的年代,人们会把一些重要的知识通过语言,歌谣等形式,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靠语言传递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于是人们才创造了符号。我们现在所学的内容也是符号的一种。

如果用数学语言来概括上面的内容,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

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扑通扑通……(x声)跳下水

这个字母x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

因此,字母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

像2x,4x这样,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特别的,单独的一个数字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了用字母表示数字,知道可以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因此,到了初中阶段,代数式的概念有的版本根本没有详细的讲,只是匆匆一笔带过,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再了解一下。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础,初等代数主要以引进符号和未知数为特征,“代数”一词,最初来源于公元9世纪阿拉伯数学家、天文学家阿尔·花拉子米的一本著作的名称。该数先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

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翻译了这本书。也就是这次的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代数”的这个名词。

后来清华学者华蘅芳和英国人傅兰雅合译英国瓦里斯的《代数学》,卷首有:

“代数之法,无论何数,皆可以任何记号代之”

当我们引入代数式之后,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有一些默认的约定。

①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了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或省略不写。

例如:100×t可以写成100·t或100t

②带分数通常要转化假分数,这一点与小学时是矛盾的。在小学的时候,假分数都是要化成带分数的

③字母参与除法运算时,结果要写成类似分数的形式,比如

图片

为什么会有这些约定呢?

主要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

(2)列代数式

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代数式之后,我们要会用字母代替数字将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关系抽离出来,而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的积累是我们熟练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生活经验和生活尝试的积累不仅能帮我们熟练解决列代数式的问题,也能帮我们解决后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尤其是涉及到商品利润问题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分不清楚

 (3)代数式求值

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就可以计算出代数的值。

代数式求值是将抽象的代数式转化为具体的数字运算,这个部分总体难度不大。

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个位置都可以进行延申拓展,可拓展的内容有整体代入求值,也就是整体思想的应用。这个地方是可以展开讲的。

在后续学习中,整体思想的使用也非常频繁。

 (4)单项式

由数字和字母以乘积的形式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特别的,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这个地方需要注意:

①描述单项式的系数时,需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

②Π是数字,不是字母

③单独的一个非零数字的次数是0

单项式这个位置,大部分的题型都是比较直接的,意思就是考查单项式的概念,就看你是否理解的它的概念。

小部分的题型会结合一点方程的内容,但是本质上还是考查大家对单项式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5)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和单项式一样,大部分的题都是比较直接的,考查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的概念,绝大多同学在这两块都是没啥问题的,但凡出问题的都是基本概念没记住的。

除此之外,多项式这块还有一部分的内容--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虽然有的老师也会讲,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把这块给忽略了。

由此带来问题由哪些呢?

(1)计算过程中项数比较多时,容易出现丢项、漏项

(2)后续学习整式乘法时,不能快速和准确定位整式的乘积结果中的“三次项”“四次项”等

(6)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这个概念,了解即可,没有难点

(7)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同类项的概念应该说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对多项式概念的考查多以选择和填空的形式出现,稍微难一点就结合一点简单的方程思想。总体难度不大。

(8)合并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

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整式的加减的唯一的规则,只有同类项能够合并,非同类项不能合并。

从实际情况的反馈来看,有的孩子到了初二,初三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都是前面的这些内容出现了问题,很多的时候做题都是靠感觉做题,而不是靠规则。

(9)去括号与添括号

去括号: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添括号:

如果括号外的符号是正数,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符号是负数,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去括号和添扩号,绝对是整式加减计算中,孩子们出现错误最多的地方。虽然,我们会一再强调,去括号或添括号时,一定要注意括号前是负号时,一定要记得变号,但是为什么总有孩子错呢?

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思想观念上不够重视。

这种情况下,不光这一块会出问题,基本上各个模块容易出现的错误的地方,都会出错。

(2)没有理解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本质

没有理解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本质,为什么括号前是负号的时候就需要变号。

这个时候,需要孩子根据乘法分配律练一下拆解过程,强化对规则的理解。

(10)整式的加减

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加减的本质,就是合并同类项,非同类项不能合并

大部分孩子是没啥问题的,出现问题的孩子多在系数加减(有理数的加减),变号,漏项等位置出现问题。

(11)化简求值

化简求值问题是整式加减中最经典的一类问题,难度适中。

先化简,再求值的目的是为了让计算变的更简单

整式的化简求值是一类问题,可以围绕着整体思想和降次思想进行拓展和延申。

(12)探究规律

探究规律是整式加减的这个位置比较特殊的一类题型,它的难点在如何找到题目中的对应规律,不在计算。

4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整式的加减》的内容总体难度适中,知识点容量适中。它是我们后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乘除》的基础。

好了,今天的内容,我们介绍到这里,我们下一期再见

备注:

这样写是不是大家喜欢看的,对于大家来讲有没有什么帮助,大家可以踊跃留言哦。我写这块内容的初衷,就是方便各位家长和同学从整体上来了解一下整个初中所学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