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李璧墓志》

 家有学子 2023-05-04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李璧墓志》刊刻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出土时间、地点有二说:一说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土于山东德州;一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墓志出土后不久归济南金石保存所收藏,20世纪50年代初移藏于山东省博物馆。《李璧墓志》青石质,高104cm,宽89cm,志文33行,每行31字。墓志以旧碑磨其碑阴作墓志阳面,故墓志阴面上截旧刻二螭仍在,另有罗正钧跋4行。志文字体雄强浑穆,用笔以方为主、又方圆兼施;因字赋形,因形就势,故大小、正斜、长短,欹侧等方面的变化非常明显;在行与列的关系处理上采用行距小于字距,呈现出一种庄严高古的气象。

 

释文:

君讳璧字元和,勃海条县广乐乡吉迁里人也。其先李耳,着玄经於衰灵,条神叶辉弓剑於盛汉。载籍既详,故余略焉。高祖 司空,道协当时,行和州国,登翼王庭,风华帝阁。曾祖 尚书,操履清白,鉴同水镜,铨品燕朝,声光龙部。祖 东莞,乘荣违世。考 齐郡,养性颐年,并连芳递映,继宝相辉。君 缔灵结彩,维山育性,韵宇端华,风量渊远。俶傥不羁,魁岸独绝,猛气烟张,雄心泉涌。艺因生机,学师心晓。少好春秋左氏传,而不存章句,尤爱马班两史,谈论事意,略无所违。性严毅简,得言工赏要。善尺牍,年十六,出膺州命,爲西曹从事。十八举秀才,对策高第。入除中书博士,誉溢一京,声辉二国。昔晋人失驭,群书南徙,魏因沙乡,文风北缺。高祖孝文皇帝追悦淹中,游心稷下,观书亡落,恨阅不周。与爲连和,规借完典。而齐主昏迷,孤违天意,爲中书郎王融,思狎渊云,韵乘琳瑀,气轹江南, 声兰岱北。耸调孤远,鉴赏绝伦,远服君风,遥深紵缟。启称在朝,宜借副书。转授尚书南主客郎,迁浮阳太守。分竹一邦,绩辉千里。以母忧去任,戚深孺慕,服阕中军。大将军彭城王翼陪鸾驾,振旆荆南。召君爲皇子掾参。算戎旅谋,协主襟府。□除司空掾,毗赞台阶,增徽鼎味。每辞父老,申求乡禄。高阳王亲同鲁卫,义齐分陕。出镇冀岳,作牧赵燕。除皇子别驾,兼护清河勃海长乐三郡。衣锦游乡,物情影附。既而谣落还秘,卧侍闲宇。京兆王作蕃海服,问鼎冀川。君逆鉴祸机,潜形河外。镇东李公出军北都督六州扫清叛命。复召君兼别驾督护乐陵郡。君心希禄养,复乞史任。州频表言,朝心未允。於时政出权门,事由外戚。君千里遥书,群公交辙,坐使诸王,情深面托,寻丁艰穷,沉哀乡地。栖游漳里廿余年。是故零员亡次,落绪失源,妖贼大乘,势连海右,州牧萧玉,心危悬旆,闻君在邦,人情敬忌。召兼抚军府长史加镇远将军东道别将。衆裁一旅,破贼千群,漳东妖丑,望旗鸟散。太傅清河王外膺上台,内荷遗辅,权宠攸归,势倾京野。妙简才贤,用华朝望。召君太尉府谘议参军事。献赞槐庭,风辉天阁。虽希逸之佐广陵,无以过也。天道芒昧,报善无闻。不幸遘疾,春秋六十,以魏神龟二年岁己亥春二月辛亥朔廿一日辛未卒於洛阳里之宅。正光元年冬十二月廿一日迁葬冀州勃海郡修县南古城之东堈。山垄之体,义兼迁缺。勒金石於泉阿,令声猷而不灭。其辞曰:

至人窅眇,理绝名况,伊君之先,江海匪量。

潜魂柱下,飞声泗上,训丘教僖,玄言以畅。

灵条神叶,传芳不已,漳海降祥,笃生夫子。

学贯丘传。艺洞迁史,观物昭心,闻风晓理。

宾王流誉,昇名鸾池,齐依江?,魏薄桑湄。

荣风未曙,云长已知,登员宪省,分竹海湄。

投影台庭,披绣还乡,物情耸附,宾友生光。

击大乘,猛气烟张,献轨宰门,槐风增芳。

呜呼天道,芒昧靡分,空传余庆,报善无闻。

遥途未亢,逸影已沦,骨落青松,魂追白云。

无常之理,义兼山塚,释之谏汉,文心动 。

汲茔纪襄,鲁坟旌孔,镌铭泉阴,永昭芳涌

曾祖佑燕吏部尚书,曾祖亲广平游氏,祖雄东莞太守,祖亲北平阳氏,父璆御史中丞,父景仲州主簿齐郡太守。母辽东公孙氏字佛。仁父楚秘书着作郎。妻荥阳郑氏字润,英父冀司州都州主簿。息男子贞年十五,息女孟猗年十八,适荥阳郑班豚,息女仲猗年十七。

北魏时期墓志铭作为碑学研究的关键部分,不仅极为丰富了中国书法的审美观念,还为清代至今的书法创作提供了无可估量的艺术灵感。在北魏这个阶段,书法艺术展现出了独特的古朴之韵,既有力度又充满趣味,与传统书法美学理念相互映衬。

《李璧墓志》是北魏正光元年创作的杰出碑刻,它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沧桑,幸运地躲过了自然灾害、战争和人为破坏的冲击,得以较为完整地流传至今。这主要归功于墓志铭的独特保管方式。《李璧墓志铭》被放置在墓穴内部,而非坟墓前方,这种独特的摆放手法有效地防止了墓志铭遭受外部破坏。同时,较晚的出土时间也有利于墓志铭的保存,让后人得以领略其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李壁墓志》的创作时间恰逢北魏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也是魏碑达到成熟的阶段。在这个辉煌时期,众多艺术价值高的碑刻纷纷问世,许多杰出的书家在石碑上留下了他们的书迹。这些珍贵的碑刻成为研究和传承中国书法艺术的关键资料,对后世的书法家和学者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总的来说,北魏墓志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李璧墓志铭》作为该时期的代表作品,不仅见证了北魏时期碑刻艺术的蓬勃发展,为后世的书法家和学者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源,弘扬了中国书法独特的传统美学。

 书法史自唐以后,逐渐确立了以唐楷为核心的笔法基础,从而重唐人而弱魏晋,此风在当代书坛逐渐有所改观,而《李璧墓志铭》正是当代书风回归魏晋的一个重要范例!

《李璧墓志铭》据考证乃是北魏正光元年所刻,也就是公元520年。此碑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均有争议,我们这里不做考证,如今《李璧墓志铭》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李璧墓志铭》节录

杨震方《碑帖叙录》评《李璧墓志铭》:书法峭劲,极似《张猛龙碑》,而兼有《司马景和》之纵逸,可为习北魏楷书者范本!

《李璧墓志铭》从影响力上来讲,远逊于魏碑名品《张猛龙碑》,但论艺术表达与内涵,比起《张猛龙碑》实在不遑多让!

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魏碑楷书《李璧墓志铭》的艺术风格。

疏密的巧妙安排

在一些高明的碑帖当中,我们几乎看不到点画对称排叠的字例,书法的艺术性就是利用矛盾冲突塑造个性,然后在这种冲突当中通过结体的变化来解决这个矛盾,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手法!

我们来看《李璧墓志铭》当中的疏密关系:

内紧外疏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李璧墓志铭》中的“春”与“养”字

这种内紧外疏的结体技巧,极具张力,将整个字的主要笔画往字的重心聚拢(如上图当中的红色圆圈所示),然后利用两个向外分散的主笔将字势张开,从而承上而启下,达到一种和谐之美。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颜体与柳体中的“春”字

反之我们看颜体跟柳体当中同样的字的写法,这种结构上的冲突就没有这么明显!颜柳当中是一种较为平稳的排叠,中宫并无收紧,四周也并无过分的延展,是一种相对“规整”的写法。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王羲之与欧阳询的“养”字

上图是王羲之与欧阳询的“养”字写法,王羲之的“养”字取胜之处在于其空间的和谐留白,笔画繁复却丝毫不杂乱,正合古人“疏可走马”的至高境界,右边欧阳询的“养”字取胜之处在于险绝的姿态处理,图中竖线为中线,整个字全靠一个捺笔来平衡矛盾,不愧是造险高手。

《李璧墓志铭》以疏密安排的巧思而取胜,其余诸家亦各有取胜之道,但个中意趣,却是大有不同。

外紧内疏

我们再来看外紧内疏的字: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李璧墓志铭》当中的“彩”与“清”字

外紧内疏的字与外疏内紧的在表达意趣上大差离格,一个是中宫收紧向外开张的延展之势,一个是从外到内放射的攒簇之态。

我们看这个“彩”与这个“清”字中间留白空间很大,左右两个部分有向内放射的势态,从而使整个字形成一种张力。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褚遂良与柳公权的“彩”字

再来看唐楷中的写法,呈现的也是一种近乎规整的表达,左右两个部分靠笔势上的搭接构成连接势态,左边部分多为回锋收势,而《李璧墓志铭》却是尖峰铺毫,由右侧构成相应成势的姿态,另外右边三个点的处理,《李璧墓志铭》在最后一笔上做了一种变化,其在意趣上显得更为灵巧和活泼。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欧体与柳体中的“清”字

先有魏碑而后有唐楷,唐楷一般取法于王羲之时代的南朝书风与北碑风格,所以在传承上唐楷亦多有魏碑的影子,欧楷中的“清”字以回环之势构成搭接,而柳体与《李璧墓志铭》的连接方式多有类似。

在《李璧墓志铭》当中像这种内紧外疏与内疏外紧的字太多太多了,这里只举两例,不再赘述。

大小参差

今人写书法必欲写的大小平直,状如算子而为好,然则古人却多有不同,每个字写的大小统一,其艺术性必定会大打折扣。大小参差,高低错落才能构成某种和谐的势态,在矛盾中寻求平衡,才能创造出高层次的美感。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李璧墓志铭》节选

我们看上图,几乎字字大小不同,虽然在界格中写就,但是其高低仍旧是有错落变化的,这种大小参差与错落的美感,正是此碑的一种风格体现。

与此相类似的我们看《曹全碑》当中的风格体现: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曹全碑》

在这种大小错落的关系当中,《李璧墓志铭》与《曹全碑》意趣相类。当然,这种大小的变化不是随意排布的,而是因势附形的。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九成宫》与《勤礼碑》

再来看唐楷中欧体跟颜体的章法关系,欧楷疏朗而清雅,颜楷宽厚而宏博,在章法表达上,各有意趣。

而《李璧墓志铭》既不过分紧密如《勤礼碑》,又不过分疏朗如《九成宫》,而是因势留白,随势附形,意趣又能自然而和谐,这就在章法处理上达到了一种很高明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此碑堪称魏碑名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欹正相生

很多人并不十分明白欹正相生的道理,其实就是一种在斜中取正的方法,这种技巧在《李璧墓志铭》当中十分常见。

著名的书法理论家袁昂在他的《古今书评》中说:

“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

魏晋时期,王谢家族写字都是不“端正”的,这种风气源自一种书写的快感,通过字的不同部分的摇摆组合,达到一种斜中取正的目的。这种魏晋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书法家!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李璧墓志铭》中的“操”与“腹”

我们看这个“操”与“腹”字,一眼看上去是歪的,如果没有右边的部分,这个偏旁一定会倒,作者没有写正便是以斜取正的处理,将此部分斜斜地靠在右边,形成一种类似“梯子”般的搭接,从而在整体上达到一种平稳。

魏碑名品《李璧墓志铭》,这么好的楷书,却不被世人熟知

《李璧墓志铭》中的“龙”与“东”

再来看这个“龙”与“东”字,“龙”字以斜取正的方法是左右向背关系,左边的部分往右倒,右边的部分往左倒,两部分靠字势搭接在一起。“东”字的主笔并不是垂直于下面的,书者故意制造出一个斜度,通过调整右边捺笔的笔势(长短与高度)使整个字在动态上达到一种平衡。

《李璧墓志铭》面世不过寥寥百年光阴,如今渐渐为世人所重,其艺术魅力足以穿越时空与其余诸碑一较长短,此碑更是可以作为碑学入门的开手之作,以此深入魏晋,方有登堂入室之机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