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明朝也有“饭圈”,给魏忠贤写生祠的张瑞图就不用含冤350年了

 泊木沐 2023-05-04 发布于辽宁

张瑞图在古代书家中的名声与蔡京相仿佛,相传,身为探花郎却投靠权臣魏忠贤,事事与之保持一致,就连给魏忠贤立生祠这等闹剧也跟着作书起哄,致为世人所不齿。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张瑞图,晚明时期的官员、书画家,凭借其独具一格的书法作品,被公认为晚明时期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并称“南张北董”。换到现代,也是妥妥的院士级别了!

可是在书法史上,他却备受争议,很多人以讹传讹,说他圆滑投机,助纣为逆,和魏忠贤混迹一道,而致书品人品俱毁。

《真率斋铭》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

魏忠贤为责难东林党人而作《三朝要典》,任命张瑞图为编纂副总裁,实际底本上并没有张瑞图的名字,所以不是事实;

传说中上疏为魏忠贤歌功颂德的作品在张瑞图的文集中并没有出现,而且也没见于别的著录;

而最令他臭名昭著的魏忠贤生祠碑文也是他奉诏而写的,并非是阿谀奉承……

最重要的是,在张瑞图死后5年,唐王朱聿键为张瑞图被列入“阉党”一案平反,赐谥文隐。

时任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林欲楫为张瑞图撰写《明大学士张瑞图暨夫人王氏墓志铭》 ,铭文中列举了十数件张瑞图与魏忠贤曲折斗争的大事,并做感慨:

夫洁身以全名者,曲士之所易;濡迹以救世者,圣贤之所难也

只是不知为何,这些事情到如今依然鲜为人知,很多评论家依旧觉得张瑞图因人品毁书作……

《画马歌册》

天启帝只想做木匠,魏忠贤咸鱼翻身

忠臣遭殃,张瑞图含冤350年

张瑞图的一生,在两个领域均达到时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在仕途上,其最终进入了内阁,进入了偌大帝国的核心决策层;在书法造诣上,得到了诸多人的认可,包括被彼时巨儒董其昌称赞。

当年明朝开国,朱元璋为避免相权危及皇权,便废除了丞相制,大小事务亲力亲为。可他废寝忘食,不代表子孙也可以。

他的儿子朱棣就因工作太多,让大学士们帮自己处理文件,还好当年朱元璋为了皇权集中而杀了很多功臣,没有出什么大事。

明宣宗朱瞻基时,为了让自己再轻松点,就让太监们帮自己决定大臣的处理办法是否可行。

此后太监就开始牛掰了!可以和皇帝、大臣对着干了!

而这恰好被宦官魏忠贤所利用。他一边引诱天启帝玩乐,使天启帝整日沉浸在木工活之中,一边又与朝堂上那些被苛刻的东林党人打压的文臣相互勾结,渐渐成为大明王朝实际掌权人!

《長安古意》

权利大了就想名垂千古,于是魏忠贤就想让一流书法家给他写一方匾额。当时的一流书法家就是北董南张。想得他二人字画的人海了去了,可以说是粉丝众多。于是魏忠贤就准备让排在前面的董其昌来写。

董其昌比较聪明,他为了规避附党之嫌,骑马四处游逛,故意从马上跌落,以臂腕受伤为由,成功推脱了这件事。

魏忠贤这匾额不可能不写吧。于是这锅只能让张瑞图背了。匾写了,日后定要倒霉啊!

果不其然,崇祯继位后杀了魏忠贤,并开始清洗阉党。张瑞图这次倒是学聪明了,他心生一计——“装疯”。

此后,他长期躲避的乡间,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和诗文。但是自从他给魏忠贤写过匾额之后,他的书法不再受欢迎了。

即便死后5年被平反了,却没有在书写界引起反响。张瑞图依然默默忍受着他所蒙受的冤屈。想想现在脑残粉那么多,明星的黑料那么明显都有粉丝洗地。可明朝那会也不知是皇权重还是民众的三观太正。

反正直到三百五十年后,前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张光远教授发表了《明末书画奇才张瑞图生平与二度平反考》,张瑞图才终于等来了扬眉吐气的时候,他的书法终于大放光彩。

《韦元旦诗》

人生际遇致书风三变,学生时拘谨

入朝变凌厉,贬官后归于平淡

在晚明书风固化的时代背景下,张瑞图毅然扛起了自由主义的大旗,一改古典书法的程式化面目,大胆地挑战传统、抵制束缚。正如他的殿试论题“古之用人者,初不设君子小人之名,分别起于仲尼”般的那样“悖妄”。

可能三百年后的我们意识不到这是一种“悖妄”之言,但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孔孟之道、程硃理学可是国家的统治思想,孔子可是“圣人”。胆敢公然议论孔圣人,是极其大胆且危险的举动。

这恰恰足以表明张瑞图是一个颇有个性的人。正是在这种个性的驱使下,张瑞图力图在“二王”书法模式之外,寻求新的书法实践。用傅山的四宁论来表述张瑞图的目标最是恰当。

从此,张瑞图迈出了艰难却意义非凡的一步,他以一种纵横凌厉、酣畅淋漓的气势,一扫当时温文尔雅、规规矩矩、甜美柔媚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掀起了一股难得的革新浪潮。

从现存的张瑞图的书作来看,张瑞图的书风大致可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

拘谨圆润的早期书风,在入朝堂前张瑞图尚处于临摹学习、探索个人书风阶段。从作品中的用笔、结字到整体气息可以看出此时的张瑞图基本上仍属于传统的书学框架内,就运笔而言, 可以说继承了“二王”圆转一路的传统。

《杜甫渼陂行诗》

较多的取法孙过庭《书谱》中章草的古意,甚至可以看出小草《千字文》圆转的影子。

侧锋用笔而圆转流畅,直折尖锐的笔画较少,用点画作减省代替,字形开合有致,字距紧密,分行开朗,整体气势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可见张瑞图创作时才情的驰骋和意气的风发。

纵横凌厉的中期书风,即张瑞图入朝后到崇祯登基前。此时他的书法技巧逐渐成熟,他的行草书书法艺术达到了最辉煌时期,从而确立了“异美”的书风。

这个时期作最多,个性也最为强烈,对于传统变革的最为彻底,能够充分的表现出纵横凌厉、一意横撑、古丽劲峭的书风面貌。

《后赤壁赋》

结字以横取势,形成自身折带摇荡不断回环的节奏韵律,打破了以往帖学弧线外拓圆转顺势滚动直下的常规模式,反其道而行之。

线形横折扭错排列叠加。结体的横式走向、中心密集、峻峭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拓宽了草书的结字形态。行距则在一个字以外,这是张瑞图章法的特点,他的其它作品无论行草或楷书的章法也都是如此。

平淡自然的晚期书风,魏忠贤死后,张瑞图被定罪,花钱赎罪成为平民之后,历经官场荣辱浮沉的他心境淡然,书风也褪去锋芒归于率意萧散、平淡自然。

《米芾西园雅集图记》

此作在原来方折的用笔中加入了圆转的笔画,用笔简略,字形由方变长,字与字之所独立的居多,从横冷厉的中期风格被平和淡雅的氛围所取代,看其随心所欲,但充满了禅趣。纵观整幅作品的气势,有点北碑的质朴淳和感。

明代前期的书法延续了宋元两朝赵子昂妍美的书风,整体秀美而整齐;

明中期,以祝允明和徐渭为代表的书风开始向新、奇、异转变;

晚明时期一批力主革新、力求表现自我的书法家对二王传统的帖学进行了反叛性颠覆,在这书风转变之中,张瑞图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他的书法不仅外形奇特,还锐利方直,给人一种与前人迥然不同的审美感受。

都说书风是心境展现,能有这种锐利方直的书风,又怎会是趋炎附势,为奸臣宦官歌功颂德的乱臣贼子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