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证】噫气不除,心下痞硬,旋复代赭汤主之

 quzhangke 2023-05-04 发布于山东


【经方临证】噫气不除,心下痞硬,旋复代赭汤主之


2009年4月,70岁的张大爷在女儿、女婿陪同下来诊。还没有开始问,女婿低声对我说:“把病说的重一些,最好让老人把酒戒掉。”我没有答话,问老人:“老人家,哪儿不舒服?”我问的声音不大,诊室里人多音杂,加上老人的听力有所下降,老人没有听见,于是我加大嗓门又问:“您哪儿不舒服?”老人这才把病情一一述说。说自己嗳气已经近1个月了,看过西医,吃药(具体药物不详)不管事,症状丝毫没有改善,食欲也不好,每次只吃一点点,吃多了嗳气就频发,喝酒后也加重,同时伴有轻度腹胀,无酸水,无呕吐,二便正常。我给老人做腹诊:腹肌较硬,胃脘部有轻微的压痛。老人面黄稍暗,营养状况还可以,偏瘦,但看上去较结实,舌质红,质嫩,苔剥几无,裂纹纵横交错,脉弦而硬。翻看病历后面的检查,胃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处方:
旋覆花20g,代赭石10g,姜半夏10g,生姜20g,党参10g,大枣20g,生甘草5g,炒麦芽30g,沙参10g,麦冬10g。
煎服,6剂,日1剂,早晚分服。并嘱:吃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一定不能喝酒。老人答应暂时不喝,先治病。
一周后,其女代诊,首先表示感谢,说疗效非常好,食欲大开,嗳气不再发作,腹胀也不明显了,要求再用中药巩固疗效,遂改原方旋覆花为10g,代赭石为5g,余药同前。5剂,服法及禁忌同前。
过了一周,老人又来了,我挺纳闷,不是说疗效非常好么?疗效也巩固了,怎么又来了?老人坐下来说什么症状也没有了,不再嗳气,食欲很好。我问这次来诊的目的。老人说本不想来,他们(指女儿、女婿)坚持让我再来看看。女婿在一边说最好让他把烟戒了,老人马上反对,大声说最好把饭也戒了!嗬,老人的脾气还挺大!给老人做了一下检查:胃脘部压痛不显,舌象没有明显的变化,裂纹仍然较多,舌质红,脉弦。二诊处方5剂,并嘱没有什么不适就不要再来了,不要把药当饭吃,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尽量不要喝酒,要少抽烟。老人答应着,满意而归。
按:旋覆代赭汤来源于《伤寒论》,原为伤寒病在表,误用汗、吐、下法,而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而设,系中气受损,胃气上逆所致。笔者运用本方有如下的体会:
1.首先,本例胃炎患者主症明确。患者以嗳气来诊,同时伴有腹胀及轻度压痛,此即为“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其次,本病辨证准确。脾胃虚弱故纳呆;胃气壅滞故腹胀;气机上逆故嗳气;舌质红、少苔、有裂纹,系胃阴不足所致。综上所述,本病证属胃虚气逆,兼胃阴不足。故选方旋覆代赭汤沙参、麦冬以降胃气,养胃阴,另加炒麦芽消食和胃。
2.旋覆花与代赭石的用量比例:旋覆代赭汤原方中旋覆花三两,代赭石一两,二者比例为3∶1,这个比例似乎与现今临床应用二药的比例不符。一般认为,旋覆花的常用量为5~10g,而代赭石质重,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故其常用量为10~30g。本方所用3∶1的比例,实有深意。笔者认为,与本病的病机相关。胃气虚者,当禁用或少用质重碍胃之品,代赭石为矿石类药,质重碍胃,难以消化,故少用。而旋覆花质轻,无碍胃之弊,故用量可较大。现临床应用该方时,按常用量来应用,导致其用量比例为1∶3,实为不妥。
3.生姜的用量:原方用量为五两,结合仲景所用生姜诸方,如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生姜在该方中的用量较大,这与本方主治相关,因为生姜历来为呕家圣药,具有良好的降胃气作用;其次,生姜配伍大枣,亦是调胃气重要的药对;再次,方中人参、大枣、炙甘草能够补气健脾益胃,亦是仲景重视胃气的具体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