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气下陷、肾关不固为慢性肾炎蛋白尿发病的关键病机

 杜博士养生调理 2023-05-05 发布于湖南
中医认为此病的发病关键在于脾肾,脾主运化、升清,且有固摄之力,能把水谷精微之精气上输于肺并散布全身。

若外感风寒之邪、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或素体脾虚等影响机体,脾气下陷,运化及统摄能力不足,精微物质失于升散,不能上输而下行,与湿浊相杂从下而走,发为蛋白尿;肾主藏,肾精的封藏能力有赖于肾阳的温摄,肾阳不足,肾关不固,肾精外泄而发为蛋白尿。

根据五行生克理论,脾肾之间又可以相互传变,共同致病。如《难经·五十三难》曰:“假令心痛传肺……脾传于肾……七传者死也”。

李东垣云:“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普济本事方》中还把脾肾两者的关系比作“鼎”与“火”,如,“譬如鼎斧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其何能化”,指出若肾阳虚衰,真火不充,则脾胃不能正常腐熟运化水谷,精微无以升则下。而肾藏精功能又依赖于脾运化水谷的濡养,脾虚则肾精不藏、肾关不固,二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故脾气下陷、肾关不固为发病之关键病机。

慢性肾炎蛋白尿大多伴有水肿症状,此症与脾肾关系也十分密切。蛋白质类似精气,长期蛋白尿,精气丢失严重,不能充分濡养脏腑,损及脾肾;脾肾两虚,水液失运,气化失常,聚集而成湿,水湿不化可出现颜面部浮肿、下肢水肿之症。

水湿停聚反过来又会损伤脾肾。《伤寒杂病论》亦有提到水肿可从脾肾论治:“夫短气有微饮……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中药方剂用量需辨证处理,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