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的基本逻辑

 六柱易学周老师 2023-05-05 发布于湖南

认识的基本逻辑

认识是认知知识,即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认识分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六柱风水重点要向大家介绍的“理性具体思维模式”等。其中感性认识也就是感性具体,属于认识逻辑中的肯定范畴;而理性认识其实就是抽象认识,属于对感性认识的否定;而理性具体思维模式即属于对理性认识的否定,也属于对感性认识的否定之否定。属于认识的最高层次。实践证明,人们的认识只有步入理性具体思维模式的层次,才有可能达到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这个认识的初衷。

下面依次进行探讨。

,1,感性认识,是“我感受到的现象,以及经由此而对现象做出的判断”

也就是人们在实践中直接获得的尚未经过理性加工的认识。也包括一些初步加工后形成的经验之谈。比如说伤官见官,为祸百端;门前不栽树,屋后不开窗,坐桌不坐南,看人要看眼等都属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一个是直接性与具体性,一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认识的基本逻辑中属于“肯定”的认识环节;比如“伤官见官,为祸百端”都是直接的开门见山,当然也很具体。但却都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感性认识由于只是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有的可能是对的,但多数是不正确的。比如“伤官见官、为祸百端”并非有官星在岁运中遇到了伤官都会怎么样,有的甚至会升官呢;再如“坐桌不坐南”也太绝对,对于适合坐南朝北的人,坐南方还是升官发财的标配呢。所以,只有把感性认识经过理性加工后形成的理论才是靠谱的。凡是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没有理论,都是干货的大师,虽然很吸眼球,但往往都会见光死,这些人由于没有起码的理论做后盾,也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2,理性认识:即把感性认识经过理性加工、筛选、验证过后的认识。也就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思维的特点,也属于对感性认识的否定。比如财怕劫,官怕伤,印怕财这些感性认识,在具体运用中多数是不准确的,因为其包括的范围太广。那么,怎么才能缩短其范围,使其更加精准呢?这就需要通过理性思维加实践的验证来实现。验证的结果就是无论是“财怕劫,或官怕伤,或印怕财,或枭夺食”只要不是“天克地冲”一类,就不可能出现问题。举例如下:

例1、乾造

     乙未
丙寅    丁卯    
辛卯    甲午    
戊午    戊辰    
癸亥    癸巳 

比如乾造日元为戊土,在乙未年虽然有辛金的伤官见乙木官星,但由于乙未与辛卯并非属于“天克地冲一类”,所以这样的伤官见官非但没有什么危害,而且当年因为亥卯未官局当政主事,还有提升晋级的可能;命主反馈,当年升为正科级。

例2、坤造

     甲申
甲子    癸亥    

甲戌    壬申    

丁丑    癸未    

庚子    辛酉 

这一坤造日元丁火,当年有正财庚金破正印甲木的,但是由于甲申与庚子不属于天克地冲一类,还因为当年申酉戌财局生亥子丑官局,所以当年应该是名利双收,情感方面也会有目标。该女生反馈,当年在大学的一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当年也有了自己比较满意的男朋友。

例3、乾造

辛卯
癸巳    辛卯 
甲子    已未   
丁巳    戊戌    
已酉    辛亥

这一乾造日元丁火,2011辛卯年岁运并临,辛亥与丁巳天克地冲时律及其日元不安静,于当年丑月【亥卯未与巳酉丑金木对峙的丑月】去世。这个人就是在易医学界赫赫有名的倪海厦大师。

把财怕劫,或官怕伤,或印怕财,或枭夺食这些感性认识的经验,通过抽象与归纳后形成的“天克地冲”概念,就属于理性认识。“天克地冲”理性认识的形成,不仅仅包含在财怕劫,官怕伤,印怕财,枭夺食之中【也就是从中抽象出来的】,而且还剔除了上述的不可能引发伤病灾的“官怕伤”“财怕劫,”“印怕财”“枭夺食”。这就是理性认识的高明之处。在六柱预测模式,只要流年与时律遇到了“天克地冲”一类,均属于当政主事的岁运不安静。于是就有了放之世界而皆准的理论“任何人要发生伤病灾,必将具备流年或时律不安静”。

六柱风水认为,抽象理性认识可以看成是把多维空间的不同侧面简化为二维空间或静止的三维空间的进行阐述与解读。比如说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虽然阐述的是多维空间,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时空相对应,无论用再精炼的语言来阐述,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依然是从不同侧面的二维空间,或静止的三维空间。比如五行的相生相克,本来属于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多维空间,但在抽象的理性思维范畴,再高明的哲学家也只能把其认定是机械循环。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如果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性思维,是难以形成与事物变化同步认识的,只有理性具体思维模式才会构成认识逻辑的一个否定回归。

3,理性具体思维模式:利用思维技巧把理性认识形成的概念、判断、推理通过多维空间具体展示出来的方式与方法。所谓技巧即凡涉及到被认知对象诸要素等具体问题,均通过物化符号化来替代,便于演绎认知对象动态整体变化的过程,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矛盾利害属性的与客观逻辑吻合的“是什么”与“怎么样”理论模式,便于在实践中通过“是什么”与“怎么样”的矛盾,在外在环境制约下能否达到动态统一的过程与环节的了解,为在不同时空点的调控,力求事物朝着预定的方面去发展最提供理论依据。这样的思维模式除了阴阳五行学世界上没有别的版本。符号化、模式化是理性具体思维模式的特点,既属于对理性认识的否定,也属于对感性认识的否定之否定,是认识的最高层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