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法释怀

 makeyoucool 2023-05-05 发布于河南

文:  男终身黑白    语音:女终身黑白
终身黑白第878篇原创文章

昨天有个读者朋友留言,白酒拿了两年多,业绩增长,股价下跌,无法释怀。

无法释怀是因为一些东西,认为本该是属于自己的,付出了,最终没得到。

但是过去的事情我们又无法改变,这是现实最终必须得接受,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未来尽量不再面对这类状况。

白酒这两年什么情况呢?

我们来看一组图

图(1)贵州茅台历史PE

图片

图(2)五粮液历史PE

图片

图(3)泸州老窖历史PE

图片

图(4)洋河股份历史PE

图片

看完这组图应该很清晰了,2021年初,茅台72PE,五粮液80PE,泸州老窖80PE,洋河64PE。

而当下洋河、五粮液20PE左右,茅台、泸州老窖30多PE。

这两年白酒企业的表现其实就是一个情绪回归合理的过程。

看最燃的电影,最好看的喜剧,也不会一直热血沸腾,一直开怀大笑,人总会回归平静。

而当下,虽然过去两年持有白酒体验不好,但对白酒不用太悲观了。

因为情绪这个变量再往下没太大空间了,当情绪不能带来负面影响的时候,至少未来我们能得到业绩增长的钱,还有一定的可能赚到情绪再次兴奋的钱。

再股市最先要明白的一个基础原则就是。

无论多么被追捧的企业,都会有情绪冷静的一天。

即使是你很看好的商业模式,不求低估买,至少要等到估值合理的区间去买。

企业经营决定了业绩,预期和情绪决定了PE, 两者相乘就是公司的市值。

曾经医药白酒永远的神,我的宁王无限猖狂,最终也都会经历一个情绪回归合理的阶段。

如果在市场对某类资产情绪过于亢奋的时候去买,未来经历的就是,哪怕业绩不断增长,股价也会不断下跌。

投资中大部分人的问题是,不涨的时候太悲观,涨了以后又太乐观。没涨之前20PE觉得高,涨了之后200PE觉得还能涨。

大部分人入市往往都是被高涨的情绪吸引的。在情绪最高涨的时候进入股市,然后电影散场,高燃的镜头逐渐被忘记,情绪慢慢回归理性,最后承受估值下降带来的损失。

按说这个道理并不难,为什么很多人都会犯这个错误呢?

我们来了解一个词“群体”。

什么是群体,今天街上人很多,大家都相互拥挤在一起,这是群体吗?

不是!

一群人,进入股市,希望通过投资提高自己的财务等级。同时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很容易了解别人的想法,也能通过股价上涨知道当下多数人的选择。

他们是群体吗?

是!

前者大街上的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目标,有人是去逛街,有人只是路过,有人要去工作。同时他们也很难知道别人的选择。他们只是暂时被迫在一起的个体

而股民首先他们的目标是要一致的,其次他们的选择是能够互相了解的,这是群体。

那群体有什么特征呢?

《乌合之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特定条件下,聚集成群的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大家的自觉人格消失了,情感和思想转向了同一个方向,集体心里得以形成。”

书中还有另一段话: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用简单的话说就是,人一旦进入群体就容易变的从众。

因此在平时冷静的时候,你很容易就能分辨出风险,到了群体之中就丧失了这种能力。

你觉得高估了,但是大家都在买,人人都说好。

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如果我不买,可能会错过一个机会,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买,万一身边的亲戚好友都赚钱了,会显得你不够睿智,因此为了得到那份群体中备感安全的归属感,于是我们也就跟随行动了。

这和现实中人们经常因为一条小道消息疯抢一件毫无意义的产品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市场就是这样,兴奋的时候会过度兴奋,恐慌的时候也会过度恐慌,至于原因《乌合之众》一书中也用一句话告诉我们了。

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乌合之众》,虽然是一本和投资不相关的书,但对做好投资却有着很大的帮助。

比如投资中我们为什么会难以认错,为什么会不假思索的反驳不同观点,甚至感到气愤。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多时候我们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我们会充耳不闻。

当人们有了一个目标,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让他们变的愤怒。”

这时候答案就很明显了。

我们持有了一家企业很长时间,选择认错,就意味着之前的时间白白付出了。

我们持有了一家企业很长时间,选择认错,就意味着否定了过去的自己

我们持有了一家企业很长时间,选择认错,就意味着要把浮亏变成真实损失。

我们持有了一家企业很长时间,选择认错,就意味着我们赚大钱的幻想破灭。

一旦有人要证明我们是错误的,我们就需要面对白白付出时间,承担一定的损失,否定过去的自己,戳破赚钱的幻想。

这个时候我们不会考虑什么是真正的正确,我们的潜意识就是反击。

相反为什么经常会有某某人把账户交给大V亏损惨重,那些吹嘘每天一个涨停板虽然不合常规,但总有人相信。

因为当人们有了一个目标,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是他们愿意接受的。

这其实是股市中保持理性最难的一点,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投资要基于现实而不是基于情感。

为什么建议大家都读读《乌合之众》,因为投资是一个群体特征特别明显的事情。

比如为什么我们会炒作题材。

书中有这样的几段话: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只要故事讲的好,没有题材炒不了。

最后往往就是别人提前埋伏,然后开始讲绘声绘色的故事,个人投资者被故事和上涨的股价吸引,高位冲进去接过筹码。

很多聪明的人进入股市也容易变的盲从,是因为到了股市就进入了群体之中。

而书中对群体还有另一个描述:

“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一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

在投资上损失肯定还是要承担的,但是心理压力要小很多,如果和很多人买了同一只股票,亏损后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心里负担,这样的心态下,也更容易让我们选择去人多的地方。

所以想要成为优秀的投资者,首先你要做自己

如书中所说:

“当一个人融入群体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

博学很重要,但比博学更重要的是你敢于做自己一个和无数人选择完全一样的人,不可能超过别人。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数量并不能增加质量。

书中原文:

“结群后,由于人多势众,人们会产生一种幻觉,感到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但实际的情况是

群体的夸张倾向只作用于情绪,对智力不起任何作用。 “

因为在群体中情绪极易被感染,又会互相影响,更多时候人们是基于情绪在做决策,因此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

所以在投资中,首先要学会不盲从群体,不被降低决策能力,你要知道并不是人数多就代表着认知高。

其次你要学会利用群体情绪大幅波动的特点。

巴老爷子用一句话总结了其中的精华“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而我们犯的大多数错误就是跟随别人的兴奋而兴奋,根据别人的恐惧而恐惧。

投资中,我们会犯很多错误,有很多的无法释怀,这都不要紧,因为投资中没人不会犯错。

只是在痛苦或者煎熬的那一刻,我们不能只是感受煎熬,也要总结经验。

比如在过去几年,白酒,医药,新能源这些企业上,业绩确实看到了,结果并不好。

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别人疯狂时,自己也疯狂了,盲目的从众了。

被大众的情绪感染了。

那么看到当下的热点,又想再次冲动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次和上次犯错的情况有什么不一样。

确定性,短期表现,在这个市场很难兼得。

一个人如果追求确定性,那么需要在估值较低的时候买,这个时候意味着大多数人是不看好这类企业的,虽然确定性足够,估值较低,风险较小,但短期很难有什么表现,必须得承受漫长的等待。

相反一个人追求短期表现,那么就得从当下大家都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这样具备短期表现好的基础,但同样也要承受更大风险,因为随时击鼓传花的游戏结束,自己可能就成为了站岗的那个人。能做这种投资风格的人,至少自己要有强大的内心。

人的选择其实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自己的性格。

1998年5月巴菲特在华盛顿大学演讲的时候说:投资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性格”合适,而不是“聪明”。

我是很认同这句话的。

比如做价值投资的人,大多都有类似的特点,情绪比较平稳,性格相对内向,不太喜欢社交。因此极具耐心,欲望较低,能够理解股市只是一种资产积累手段,而不是暴富的场所,因此选追求确定性的价值投资,就没什么难度。

但让他们去追涨杀跌,内心不相信这个逻辑,只是因为涨的好去买,是根本拿不住的,自然很难成功。

我们不预设价值投资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但至少要理解性格其实和人的很多天赋一样,是很难改变的,性格比较适合价值投资的人,一时被吸引去追热点,自己本身就不认可,稍微有点波动就吓的卖出,最后大概率是白白送钱。

投资这事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忘记自己擅长什么。

投资上最终还不错的人,也很简单,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并且学会了坚定做自己擅长的。

不要因为某一刻别人更好无法释怀,因为每个人的天赋不同。

不要因为某一刻的错误无法释怀,是它再帮你修补漏洞。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们下期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