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摆角单摆周期公式的验证期中考试,我们尝试编创了一个题,体现的东西,设计性试题,解决一件事而不是一个“小问”: 16.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2)、(3)略。 (4)上述(2)和(3)的操作中要求单摆做振幅很小的微振动。当摆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很大时,单摆的周期公式可近似写为,其中为单摆在微振动下的周期,为常数。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使用原来实验中的器材测定常数k。为准确测量,请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对应的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 给的参考答案: (4) ①保持摆长不变,例如,测量不同下的单摆周期,记录多组数据; ②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像,该图像为直线,记斜率的绝对值为,纵轴截距为。 ③在图像上得出和的值,则。 那么这个实验方案能否进行真正的操作呢?答案是:可以。只是对仪器的精度、操作的技巧、数据处理方法可能要有一些要求。 今天(5月5日)中午的时候,用手机磁力计计时(0.01秒)、捆绑丝带和摆球做成的单摆,在约15°小角范围内进行了极粗略的验证。事实上小角验证恰恰是最困难的,因为本来角度越小差别越小、越显得无修正的必要,测量值越会偏离大。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实验条件有限,第二就是想看看比较粗略的情况下将遇到什么挑战。实验装置搭建如下: 角度的记录,也没有使用量角器,而是代之以测量实验桌上面的悬点高度,然后确定竖直位置后,在实验桌边画记号的办法: 计算和测量的原理图。不少学生在答卷时,误以为摆长需要测量、单摆小角振动周期都需要测量。事实上是不必要的。 数据表及图像法处理过程。发现数据相关性比较不好,才0.38,但这么粗劣的测量条件,结果还是能忍受的。的理论值是0.064,这里测出了0.089,属于稍算准确但绝对不精确的情景。如果加入大角测量,估计会好得多,但是捆绑丝带是两三根短绳接在一起的,弹性太大,大角摆动时会使摆长变化太多。 寒假的时候,在家里用涤纶缝纫线和tracker视频分析测量过一次,结果异常完美,竟然测出来0.060,也可能是巧合。总之,细心一点儿,这个实验可操作,但是数据处理的时候,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做法,我认为不可取,毕竟值太小而使用的器材都是普普通通的常见器材。 |
|
来自: 新用户5228KeDY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