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立夏节具体交节时间是在5月6号2点18分34秒!据天文科普专家表示,立夏一般都在5月5日,6日立夏比较少见,21世纪这100年里仅有9次。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也被称为“四月节”,作为夏季之首,是“四立八节”中最为重要的节气之一。《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我认为,今年立夏可不简单,因为带给人们感受和往年大不相同。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今年到目前为止,春季冷空气频繁来袭,现在很多中东部地区棉衣还没有脱下,或者说早晨穿棉衣,中午穿短袖的天气。可以说今春冷到怀疑暖春还没有到来。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可以从传统五运六气学说做解:癸卯年的大运为“火运不及”,而大运决定着一年的总的气候特征,同时也极大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状态。从气候和物候来看,《内经》告诉我们,癸年“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其意思是说,今年会偏冷,“寒乃大行”。正因为天气偏冷,会导致万物生长受到影响而不能欣欣向荣;因为火运不及,意味着今年天地之间的火气不足,气候将偏于寒凉,属于阳气不足之年,另心应于火,火运不及即火阳不足。由此说,立夏虽然进入夏天,但大概率天气会偏凉,大家注意增减衣物,饮食忌寒凉冷饮。而且今年大家一定要重视养护心阳!尤其对于那些素体心气虚弱的人,则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今年会不容易快乐起来,且更容易抑郁,工作时常会感觉力不从心。我的建议是,可从调心入手,又因夏季心火当令,所以立夏到立秋这段时间是养护心阳的最佳时节。我告诉大家几个简方:多晒太阳,少用空调,多亲近大自然,以借天阳来温补心阳之不足;适当服用温通心阳的药物,比如小剂量的四逆汤或附子理中丸,饮食切忌寒凉冷饮;努力调畅情绪,保持积极乐观,这非常重要。越是诸事牵引导致心情不好,越是要努力快乐起来,可以多唱红歌,多敲鼓;多利他,多付出,多看别人的好处,多做善事,“善能生阳”嘛,这样能让人心神和畅,也可以积聚阳气。 【二】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意味着春天结束了,夏天开始了;立夏,意味着阳气自生发走向旺盛;立夏,意味着万物由“生”转折进入“长”的阶段,万物因充足的阳光而茁壮成长,呈现积极的生长代谢状态。天地如此,人亦如此!立夏养生就要借天地的阳气以养人的阳气。夏季天气炎热,阳气外浮,人的阳气亦升浮于肌表。古人一直告诫我们,夏三月养生,要重视“使气得泄”,也就是说,要让气机流动,让六腑通畅,让汗液透出。另外,立夏后当不避热、不贪凉!不避热则能汗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能平衡阴阳;不贪凉则不受寒,夏天汗出时若盲目贪凉,风寒最容易顺着毛孔侵袭五脏,为患最大。我观察到,不少人夏天怕热,整天呆在空调屋子里,一点汗也不出,暂时固然是舒服了,但卫气紧闭,汗液不能外透,气就不得泄。卫强营弱,身体内外不能和谐,轻则感冒发烧,重则邪入三阴。立夏后,天气闷热干燥,“热可生火”, 容易导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从中医理论看,每天的11点~13点为心经活跃时段,建议上班族或老年人应在此时间注意养神,可通过午休为身体储备能量。午休时,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长期坚持午休可生发心气、温煦脏腑、养神护体。有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发生。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以内为宜,俗称为“小憩”。清代曹廷栋《老老恒言》说“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若实在不能午休或没条件午休,也建议以听舒缓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