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小档案——《五牛图》卷(下)

 零壹贰012 2023-05-06 发布于湖北

命运多舛的国宝

诞生于由乱及治年代的《五牛图》卷,似乎注定了多舛的命运。1200余年的时间,《五牛图》卷数易其主,经历曲折。其中,最为惊险的当属清末时期的一段经历。

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积贫积弱的清王朝不堪一击,腐朽的统治者早已自顾不暇,怎么会有精力去保护《五牛图》卷这样的身外之物?《五牛图》卷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被掠走,从此销声匿迹半个多世纪。

图片

《五牛图》卷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后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倒手转卖,《五牛图》卷被香港汇丰银行的买办吴蘅孙购得。然而,由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吴蘅孙便打算卖掉这件珍宝,以期渡过危机。消息一出,各国文物商贩闻讯而动,刚回到中国人手里的《五牛图》卷再一次面临流失海外的风险。得知这个消息后,香港一位爱国人士立即写信给周恩来总理,信中说他有意购买《五牛图》卷,只是高达数十万港币的价格让他无能为力,恳请中央出资购买,让漂流在外的《五牛图》卷回家。周总理接到信后,思索良久,连夜向新华社香港分社发去了一封紧急电报,指示不惜代价,抢救国宝。

图片《五牛图》卷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此时的香港文物市场早已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搅浑,他们纷纷炒作,《五牛图》卷的价格一路飙升。这对于刚刚成立的中央政府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接到命令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积极运作,一边做吴蘅孙的工作,一边积极筹款。在黄作梅的感召下,吴蘅孙最后答应以6万港币出售。为避免夜长梦多,交易当晚,《五牛图》卷就悄悄地通过香港海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的怀抱。

半个多世纪的飘零,让本已脆弱的《五牛图》卷更加斑驳,伤痕累累,霉迹斑斑,限于当时的技术,《五牛图》卷一直未能得到修复,只能静静地躺在库房之中,期待重生之日。这一等就是20多年,直到197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修复大师们开始了《五牛图》卷的修复工作。经过8个月的时间,《五牛图》卷修复完毕,得以重放光彩。


为何是五头牛

《五牛图》卷中的五头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栩栩如生,动态十足。五头牛中的每一头牛既可独立成图,相互间又能首尾连贯,前呼后应,彼此顾盼,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尽管画中的五头牛造型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特征:五头牛颈下的皮肤非常松弛,一眼便能看出是同一个品种。经过动物专家的研究,这五头牛的品种是秦川牛,生活在渭河流域一带。这种牛不仅强壮有力,而且肉质鲜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根据文献记载,秦川牛早在先秦时期就有饲养,后来也被称为渭水牛或关中黄牛。韩滉是长安人,他生活的地方有很多秦川牛,经年累月的观察让他能够抓住它们的神韵,故而画作上的五头牛才会如此生动。

至于“五”的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书画专家余辉先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给出了精妙的解答。他认为出生于官宦之家、官拜宰相的韩滉肯定熟读经典,《易经·系词》云“天数五,地数五”,“五”在传统文化中经常出现。就方位而言,“五”是最完整的数。与“五”相关的事物大多与农业相关,如五谷(稻、黍、稷、麦、菽)、五菜(葵、韭、藿、薤、葱)、五畜(牛、犬、羊、猪、鸡)等,土地是其根本。《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从儒家思想来说,“五”指的是五德,即温、良、恭、俭、让。在余辉先生看来,《五牛图》卷的“五”是道德、土地和幸福的象征,画中的牛多一头或少一头都不行。

我们无法回到1200多年前向韩滉考证为什么要画五头牛,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想法;但就这样抽丝剥茧从画面本身去探究古人的想法,不也充满了乐趣吗?古人常说“诗言情、歌咏志”,他们作的画又何尝不是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