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五月,迎来了五一放假的机会。儿子开车搭我们一家六口,回到东莞家,母亲给我们开门,母亲第一次看重孙很高兴,重孙也表现不错,和大家在一起,喜欢抱就由你抱,放他在床他也不哭。大弟媳做饭,中午我们在一起吃过午饭,小弟开车到了,侄孙肯给细叔公抱,并照了相。 接着我和大弟夫妻及小儿上了细弟的小车向梅州方向驶去,停了两个休息站,之后在五华水寨吃晚饭。 儿子在东莞家吃过晚饭,开车五位人回到了增城区中新镇家。 10:30我们到达春宇宾馆入住。 堂弟阿煌夫妇随其妻姐一早到了汕头玩,晚上回到了家,大弟联系了他和卖粉丸的堂侄光辉,说了购买肉丸、豆腐干等事情。我和广华哥联系了,邀请他明天中午在阿煌家吃饭。 五一节当天早上我们兄弟起床后,到酒店前台将房间退了,小弟开车搭我们到西阳镇白宫市场,大弟下车到市场买炮仗,我们其余人在车上坐着等候,看到旁边的水果店门庭若市,中年妇女前去挑选和购买榴梿,但见中等个头的榴梿成小山状堆放在哪里,难道是搞促销活动,还是这里的居民喜爱吃榴梿。不久大弟将炮仗买回来,回到停放车辆的地方,上了车。 小弟继续将车往前开,在一家早餐店,我们在吃腌粉和三及地汤,这是近几年梅州早餐的标配,大弟付了帐,我们继续下一段行程,回到了生我育我的家乡。 刚从自宫购物回来的堂弟夫妇招呼我们回他家的客厅,大家一起喝茶聊天。等到堂弟媳将物品整理好后,我们一起走到父亲的墓地,大家动手将墓碑的杂物扫走,将墓碑周围的杂草清理一番,留堂弟在父亲墓地,我们其余人到不远处的祖父母墓地,用传统的做法,“请”祖父母到父亲的墓地一起祭拜。 祭拜过父亲,我们三兄弟、大弟媳母子,沿着通往祖屋的路,前往祖屋走走,看看自己小时候居住过的房间,玩耍的空间,给大弟媳母子说一些童年趣事和难忘的记忆。当我们看到祖屋前有一条用勾机新挖出来的泥路,基本成形,假于时日,硬底化后,我们回乡祭祖就有一条新路可以驰骋,出行难的问题即将解决。 不久我们兄弟回到了堂弟家,和堂兄、堂弟夫妻、叔伯姐夫、堂侄女一家四口一齐吃午饭,席间我们在聊回家乡团聚的事情,当我提出回乡建房一事,堂兄弟及叔伯姐夫说,不如买现成的毛坏房,有一处建好两层,每层100平方米,但售价高企,不好和屋主交易。当我们以口吻说,能否找一块适合建筑的地块自建,堂弟说现在的审批有点难。我们这些出门人,回乡养老,可能在实际操作上是有难度的。 我们吃过午饭,告别了乡亲,驱车来到白宫墟镇,和联系好的堂侄的店铺,将约好的物品拿到车尾箱,微信支付后,我们开车上了高速公路,在瓦溪服务站休息了半个小时后,继续前行,到我的单位停车,等候在哪里的老婆迎上来,和大弟媳一同,拿了些浸鲜竹笋、粉圆、肉丸、牛筋丸、盐卤豆腐干、麦菜等。我们五位到附近超市门口的肠粉店,每人吃了一份肠粉,算是晚饭。 我回自己家,大弟和儿子坐小弟的小车走了一个小时的回到他们家,我们向家乡那边的亲人报了平安。 晚饭儿子煮了盐卤豆腐、肉丸试食,觉得家乡特产有独特的味道。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柳馨梦;校对:林诗晴; 策划:李旺清;责编:廖秋香; 作者简介 钟奎华,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人,笔名土圭垚,文柯。增城区作家协会会员。爱好写作、旅游、书法和摄影,坚持写作四十多年。多篇作品收录于《增城日报》《梅州文学网》《海珠文学》《澧水之水》《荔乡情》《南粤作家》《神州文艺》《作家作品》《丹荔》《杨梅》等报刊杂志或网络微刊,数篇征文在比赛中获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