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求论

 求是1025 2023-05-07 发布于山东

春秋晚期,学者提出并讨论有关“欲求”的问题,从战国到两汉、魏晋,思想家阐发了节欲、纵欲的不同主张,到了宋代以后,主要有“理欲”关系的激烈争论。

春秋战国 

孔子最先提出了“欲求”的问题。他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论语·里仁》),是“心之大端”(《礼记·礼运》),因而认可人们追求富贵的努力,只是强调满足欲望的过程不能违背“义”(见义利论)。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人们追求欲望应遵循礼义的规定,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的思想。荀子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欲求”问题:①指出“欲多而物寡”(《荀子·富国》)的矛盾,即社会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②把“欲”和“求”区分开来,认为纯粹的生理欲望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满足。③主张以礼义引导和制约欲求,人们依据自己的社会地位追求各自的欲望。④强调欲望和礼义“相持而长”(《荀子·礼论》),是一种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关系。

孔子杏坛讲学图孔子杏坛讲学图

其他学派的思想家也纷纷提出对“欲求”问题的不同见解。墨家强调以智指导“欲”,反对“穷知而悬于欲”(《墨子·经上》);又主张满足庶民衣食生息的基本欲望,反对统治者追求奢侈生活。道家把欲望看作祸根,提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主张“寡欲”“无欲”,退回“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的“小国寡民”(《老子·第八十章》)社会。齐法家的《管子》认为“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要求统治者顺应“民予则喜,夺则怒”的天性,采用“杀、生、贵、贱、贫、富”六种工具引导人之行为。秦晋法家的商鞅承认“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商君书·算地》)是民之性,但主张国家控制一切利源(见利出一孔),民众必须通过国家许可的途径才能获得利益。《吕氏春秋》从“重己”“贵生”出发,又提出“适欲”(《重己》)的思想。

汉魏两晋

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寡欲说,主张用人的善性来控制情欲,从而“损其欲而辍其情以应天”(《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司马迁认为“富者,人之情性”(《史记·货殖列传》),主张顺应人们的求富欲望以促进经济的自由发展。被疑东晋张湛伪作的《列子·杨朱》提出了“纵欲”的思想,“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享乐,主张“恣口之饮”“肆情于色”,反映了当时士族生活放荡不羁的现状(学术界多认为“贵己”“保真”“为我”乃战国杨朱学说之正旨,而《列子·杨朱》所述“唯贵放逸”乃魏晋玄学清谈和门阀贵族放荡纵欲的反映)。

宋元明清

北宋李觏认识到欲望存在的客观事实,指出:“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李觏集·原文·卷二十九》)主张用礼规范人们的欲求。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等则把人欲与天理对立起来,认为天理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已包括了生存必要的物质需求,人欲后天产生,非人们生存必需,二者不相容,因而提出“存天理,遏人欲”的主张。胡宏、陆九渊、陈亮、叶适等反对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胡宏认为“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一》),主张以人欲去引导人们向善。陈亮认为人们生而有欲,有了“富贵尊荣”才能使人们的“耳目口鼻之与肢体皆得其欲”(《陈亮集·问答下》),因而积极宣扬“事功”主张(见中国古代功利思想)。

明代李贽、清代王夫之和戴震也反对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焚书·答邓石阳》)王夫之认为天理、人欲不是两立,天理自在人欲之中。戴震认为天理源于人欲,天理在于节欲;不善在于私,不在于欲。这些思想都是对汉宋主流“欲求”论的反动,也是社会进步、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王夫之王夫之 戴震戴震

条目图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