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零:中国古史传说靠帝系而传,帝系的基础是两周族姓

 兰博2000 2023-05-07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文/李零

【提要】古史传说是个长期困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问题,本文试以帝系、族姓的历史还原作为厘清这一问题的突破口。首先,笔者回顾了疑古运动后为何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全都把目光聚焦于“族团说”,指出此说乃应运而生,背后有深刻的政治原因和学术机缘。其次,笔者讨论族姓,把两周常见的20个族姓分别归入黄帝集团、炎帝集团、二昊集团和祝融集团,指出族姓制度是发明于两周时期。其次,笔者把先秦帝系分为两种“五帝说”,一种属周帝系,一种属秦帝系,指出前者是西周大一统的总结,后者是秦代大一统的预告。最后,笔者对上述讨论进行总结,涉及古史传说的层次,帝系和族姓的关系,以及“二重史证”在考古研究上的分寸把握。

文天祥有句话,“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七)。中国正史,《史记》是第一部;《史记》,《五帝本纪》是第一篇。

司马迁作史,十二本纪下有三十世家,三十世家下有七十列传,列传隶属世家,世家隶属本纪,有如参天大树,树根在下,枝叶在上。本纪之本,原指树根。世家之世,乃叶之本字。这是一种族谱式的框架。《五帝本纪》是它的根。

作史,年代、世系很重要。《史记》十表,包括世表一,年表八,月表一。《十二诸侯年表》始于共和,即公元前841年;共和以上,有世无年,只有《三代世表》;三代以上,既无年,也无世,只有帝系。《五帝本纪》是本《大戴礼》的《五帝德》、《帝系》而作,就是讲帝系。《帝系》也叫《帝系姓》,本来是讲族姓的来源。

帝系和族姓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讨论中国古史传说的基础。

一、序说

何谓传说时代

我想推荐一本书,徐旭生的代表作《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我想从这本书引出我的话题。

徐旭生(1888—1976年)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元老。徐氏去世前,只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1977年才从中国科学院分出。

1949年以前,南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北有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考古组。商文化的探索由前者揭开序幕,周文化的探索由后者揭开序幕。三代考古,两个系统各有贡献。

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收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和史语所北平图书史料整理处,建考古研究所。这个所的老前辈,梁思永、夏鼐、郭宝钧、尹达来自前中研院,徐旭生、黄文弼、苏秉琦、白万玉来自前北平研究院。徐氏当过北平研究院史学所的所长和代副院长。

此书前有徐氏门生黄石林(考古所内,人称小黄老)写的徐氏传、着译目和介绍此书的序言,可参看。徐氏留学法国,本来学哲学。他的考古生涯以西北考察(1927年)、斗鸡台发掘(1933年)和夏墟调查(1959年)最著名。西北考察,他是中瑞西北考察团的中方团长。斗鸡台发掘,他是主持人。夏文化研究,他是拓荒者。

此书是徐氏的代表作(下简称“徐书”),1939—1941年写于昆明黑龙潭。他在此书叙言中讲得很清楚,他的写作初衷是为了回应1923年前后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思潮。

顾颉刚是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把中国古史一分为二,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对中国现代史学的重建影响非常大。其学上承中国的辨伪学传统(如姚际恒、崔东壁),下受近代思潮(如康有为、胡适)影响,毕生致力于古书辨伪和古史辨伪。古史辨伪是基于古书辨伪。

早在1926年,王国维在《古史新证》第一、二章就对顾氏的古史观有所批评。929年,钱穆作《刘向歆父子年谱》,也对顾氏的辨伪方法有所商榷。

徐氏认为,顾颉刚的最大贡献是把《尚书》前三篇即旧之所谓《虞夏书》拉下来,还原到春秋战国时期,不足之处是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在方法论上有四点值得商榷(22—28页)。

徐氏以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团重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与蒙文通《周秦民族史》(1927—1935年)和傅斯年《夷夏东西说》(1931年)可谓不约而同。他们都对疑古思潮有所反思,宁肯撇开年代早晚,把问题还原为族系的空间分布。

蒙书动手最早,着眼点是民族迁徙,特别是周秦少数民族(旧之所谓“蛮夷戎狄”)的迁徙。他把周秦时代的部族分为江汉、海岱、河洛三系。徐书增订本说,他是从1939年开始研究古史传说,把古代氏族分为三大族团,以后才听说蒙氏、傅氏先他已有类似说法,可见并非一己私见。他说,他和蒙氏的分歧主要是,蒙氏把炎帝、共工、蚩尤、祝融归入江汉系(即徐书的苗蛮集团),他把炎帝、共工归入华夏集团(即蒙书的河洛集团),蚩尤归入东夷集团(即蒙书的海岱集团),祝融虽属苗蛮集团,但本来却属华夏集团(121页)。蒙氏是四川盐亭人,对两湖云贵川格外重视。徐氏是河南唐河人,考古经历与西北和中原有关,他更强调中原和西北。徐氏把秦归入二昊集团的东夷,蒙氏把秦归入西戎,意见也不同。

傅斯年的文章也比较早。他是山东聊城人,他领导的史语所,主要工作是挖商代遗址。他把黄河流域的先秦部族分为东西二系,以夏、周为西系,商、夷为东系,认为商文化起源于中国东北,与东夷为一系。傅氏说此文“原为'九一八’之前所作《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中的三章”。1932年,傅氏作《东北史纲》第一卷,论证东北是中国领土。他对东北和山东更关注。1949年,傅氏去了台湾,成为敏感人物,徐书增订本称之为“反动学者”,但仍然承认,他的“夷夏东西说”,除部分细节可商,“大致可靠”(109页)。

上述族团说各有偏重,但时代背景相同。时局危机让学者不由自主联想到历史上的夷狄交侵、不绝如缕。民族问题和地理问题不光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当时,谁都不能容忍截断中国古史,分裂中国国土,坐贻侵略者以口实。

他们的学术判断还跟当时的考古发现有关。如傅氏的夷夏东西说受仰韶、龙山二分法影响,徐氏认为黄炎二族来自昆仑丘,东进中原(43页注1),也受安特生彩陶文化西来说影响。当时,很多人都相信,仰韶、龙山是东西并峙、彼此平行,文化传播是仰韶西来而龙山东去,这些说法已被后来的考古发现推翻。

上述三书,不约而同,都很关注中国早期族群的谱系构成和地理布局。这预示了中国学术的风向转变,从疑古到考古的转变。

研究族团说,徐书后出,对中国考古学影响很大,如苏秉琦的“区系类型说”就留下了它的影子。

各国古史都有传说时代

凡事都有起源,天地有起源,万物有起源,人类有起源。古人对这类问题很着迷,今人也很着迷。《圣经》讲这三大起源,有《创世纪》。

天地之间人为贵。人类历史,早期都有讲圣王或英雄的一段。如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这是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在这部史诗中亦人亦神,颇具文学色彩,但此人见于《苏美尔王表》,约当公元前27世纪前期,是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文本形成于公元前21世纪末期到公元前13世纪,也相当早。波斯史诗《阿维斯塔》,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还有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史诗,也都有本民族的族源传说和发明传说。

古史传说很复杂,神话与传说,传说与历史,历史与文学、宗教、哲学,缠绕纠结,很难分清,但历史学家总是希望把它分清。

我国,史字本指史官,史官是会写字的人。他们把历史上的大事写下来就是历史。立史记事,在中国是文明标志。《千字文》说“乃制文字,乃服衣裳”,有没有文字,那可是跟穿不穿衣服一样重要。

西人治史,有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之分。历史时期有文字,靠文字史料;史前时期无文字,只能靠考古,两者分得很清楚。但传说形之文字,可能跨着两头。我国历史,书写传统太发达,传说当然有,但根本不靠史诗。

徐旭生(1888~197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元老,中瑞西北考察团的中方团长,夏墟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者。

徐氏说,西人把掺杂神话的传说叫legend,同纯粹的神话即myth应该有所区别(20—21页),试图为上述二分法找到一个中间地带。他所谓“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指盘庚迁殷(约公元前1300年)前约“一千余年”(20—21页),大体相当龙山、二里头和商代早中期。在他看来,这么长的一段历史,不应该是空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对这“一千余年”还是有参考价值。

西方,考古自考古,历史自历史,完全是两码事。但徐氏却有意把逐出历史之门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重新纳入考古学的视野。

中国古史,基础是两周史

中国古史,我们的文献知识主要来自两周。夏、商,除司马迁提供的世表,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对古代世系、年代、官制、地理多少有点儿了解,主要是两周以来。两周以前的古史,确实是个混沌。

司马迁讲史,他是从《五帝本纪》讲起。《五帝本纪》的性质是什么?这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五帝传说见《大戴礼》的《五帝德》、《帝系》。《五帝德》记宰予请教孔子,问黄帝是不是人。孔子的回答是:“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盛观也。夫黄帝尚矣,女(汝)何以为?先生难言之。”司马迁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就是撮述《五帝德》。他说“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前书即《五帝德》,后书即《帝系》,二书都是古文本,“儒者或不传”是今文家不传。

孔子承认,夏商之礼,文献不足征(《论语·八佾》)。孔子说的“文献”,“文”是文字史料,“献”是故老传闻(属于口述史)。早期历史,无论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希罗多德的《历史》,都是靠这两样。孔子的意思是说,夏、商两代,他说不大清,原因是史料不够,可以采访的遗老遗少找不到,证据明显不足。

我们能够读到的古书,年代最早的古书,都是孔子读过的书。《诗》《书》《易》是孔子时代的经典。这三大经典,主体是两周时期的东西。王国维作《殷周制度论》,十分强调西周制度的重要性,固然是为复辟帝制张本,有政治立场和文化立场方面的原因,但他看得很准,中国历史,两周确实是关键期。

《诗经》是两周时期周、鲁、宋的庙堂乐歌和两周采风的作品。除个别作品谈到点儿先周的事情,主要是两周时期的诗歌,特别是东周时期的诗歌。

《尚书》是两周时期贵族教育的古代史课本,有别于讲当代史的《春秋》类作品,《虞夏书》、《商书》只有不多几篇,主体是《周书》,《周书》以外有《逸周书》,都是讲周代的故事。

《易经》本是占卜书,号称《周易》,从书中提到的人物看,当是西周时期的东西。

我们的文献知识有局限性,两周以上的事,还是要求助于考古。

中国的古史传说是靠帝系而传,帝系的基础是两周族姓

中国古史,西周共和以下有年表,三代有世表,略同埃及、亚述、波斯等古国留下的王表。《旧约圣经》也有这种王表。五帝传说是三代世表以前的东西,它是以帝系的形式传下来。帝系的基础是什么?是两周族姓。两者关系很密切。帝系,按司马迁的说法,原来也叫帝系姓。

什么是帝系?

帝系的帝,与根蒂之蒂、嫡庶之嫡和禘祫之礼的禘是同源字,本指宗神而非天神,特别是血缘所出和族源所出的老祖宗。不仅同一族姓有共同的老祖宗,而且不同族姓,通过联姻和结盟,也有共同的老祖宗(其实只是强族即盟主的老祖宗)。因此,一个帝下可以有很多族姓。这种老祖宗的谱系,就是所谓帝系。如《大戴礼》的《五帝德》、《帝系》就是讲这种谱系。

什么是族姓?

族姓是两周时期的特殊制度。王国维指出,族姓制度是周人的一大发明,古文字材料可以证明,他的说法一点儿没错。两周时期的姓是“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它是周人初建天下,为了统治大地域国家下的不同族群,即所谓“百姓”,用以认同识别的一套制度。

两周族姓,特点是带女字旁。姓本作生,与出生有关,人是女人所生,加女为姓。姓与婚姻生育有关,属于血缘关系。氏与封土授官有关,属于地缘关系。族姓制度下,氏是姓的分支,男人称氏,女人称姓,用以别婚姻。两周时期,通婚是联系族群的主要纽带,后世叫和亲,亲戚套亲戚,可以串连一大片。当时,凡与周人通婚关系密切者多赐以这样的姓。但也有一些族,没有纳入这一系统,只有氏,没有姓,属于以氏为姓。比如莱夷之莱,金文作厘,古书说莱夷是厘姓,就是以氏为姓。可见带女旁的姓并非全覆盖。

古书讲族姓、帝系有什么材料?

徐书把有关文献分为三等。

(一)“以见于金文,今文《尚书·虞夏书》的《甘誓》一篇、《商书》、《周书》,《周易》的卦爻辞,《诗经》,《左传》,《国语》,及其他的先秦的著作为第一等。《山海经》虽《大荒经》以下为东汉人所增益,但因其所述古事绝非东汉所能作伪,仍列入第一等。”

(二)“《尚书》中的三篇(零案:指《尧典》、《皋陶谟》、《禹贡》)、《大戴礼记》中的两篇(零案:指《五帝德》、《帝系》)的综合材料虽也属先秦著作,但因为它们的特殊性质,只能同西汉人著作中所保存的有关材料同列第二等(《礼记》各篇有些不很容易断定它的写定究竟是在战国时,或在西汉时的,只好随时研究和推定)。”

(三)“新综合材料,《世经》为第三等。谯周、皇甫谧、郦道元书中所载有关材料也备参考。”

这些史料,基础材料可分两大类,一类以讲族姓为主,一类以讲帝系为主。前者,《左传》、《国语》最重要。后者,《大戴礼》的《五帝德》、《帝系》最重要。《史记·五帝本纪》就是利用这几种材料。徐氏认为,“综合材料比未经系统化的材料价值低”,因而把前一类材料列为第一等,后一类材料列为第二等,这是很有眼光的。

徐氏不用《路史》,比较慎重,但考古帝王,多引用《山海经》。古帝王,头绪纷乱,很多不在帝系中。《山海经》,性质复杂,引用要慎重。

徐氏也未述及《世本》。《世本》只有辑本,没有完书,各种辑本,体例不一,引文不尽可靠,需要核对甄别,特别是《路史》的引文,尤须慎重。《世本》对《左传》、《国语》、《五帝德》、《帝系》在细节上有补充,但没有框架上的修正。

古书所记族姓很多,多与两周金文合。两周金文涉及帝系,材料有一点儿,但比较少。

这里只把跟帝系、族姓直接有关的基础材料分析一下。

下面先谈族姓,后谈帝系。

二、族姓

黄帝集团:黄帝十二姓(姬、祁、任、姞等姓)

徐书所说“古代部族三集团”是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他说的华夏集团是指奉黄炎二帝为共祖的集团。我们先谈黄帝集团的族姓。

古书讲黄帝集团的族姓,关键材料是《国语·晋语四》载司空季子语。司空季子即晋臣胥臣,也叫臼季,其官职为司空。《晋语四》说“胥臣多闻”,是个熟悉掌故的人物。

他说:

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同德之难也如是。

这段话,大意是说,黄帝四妃,与四族通婚,生子25人,分为25宗,14人有姓,11人无姓,得姓的14人,己姓有二,姬姓有二,实际只有12姓。徐书说“这些姓也不全可考,古书中常见的,除姬姓外,仅有任、姞、巳、祁数姓。”(46页)

上述12姓,以姬姓为首,其说出自晋人之口,应属周帝系。这12姓,姬为周姓,其他11姓,应是与周人通婚的氏族,《潜夫论·志氏姓》箴作蒇,荀作拘,僖作厘,儇作嬛,依作衣。

周人与谁通婚?第一是姜姓,第二是姞姓。这两个姓最重要。

周人的女始祖是姜嫄,姜嫄传出有邰氏,有邰氏在陕西武功。但姜姓不在黄帝十二姓之中,属于下一系统。姞姓,《左传》宣公三年石癸语:“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太王迁岐前,周人居泾水上游,与密须邻近。密须在甘肃灵台,就是姞姓。夷王后也是姞姓。这两个姓有金文为证,毫无问题。

其次,祁为唐姓,金文从女从。昭王后曰房后,房后就是祁姓。房亦作防,传为尧子丹朱的封国,在河南遂平。任,金文作妊,王季后为挚任。挚为商代古国,在河南平舆。这两个姓也有金文为证,毫无问题。

上引《晋语四》,谓己姓出自青阳、夷鼓。己、已、巳形近易混,徐氏作巳。此姓恐非祝融八姓的己姓,亦非己姓之莒的己姓。战国文字,已、巳是同一字,与己不同。巳可读以,或许相当姒姓。周人与姒姓通婚,文王后曰太姒。太姒娶自莘,莘在陕西合阳。幽王宠褒姒而废申后,褒在陕西勉县,褒姒也是姒姓。

其他七姓无可考,有些也许是以氏为姓。

炎帝集团:姜姓之戎和允姓之戎(姜、允二姓)

《国语·晋语四》,接着上面那段话,胥臣还提到: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这段话是说,黄、炎二帝有共同祖先,男祖先是少典氏,女祖先是有蟜氏。黄帝与姬水有关,姬姓;炎帝与姜水有关,姜姓。《国语·郑语》说:“姜,伯夷之后也。”伯夷见《尧典》,是舜的礼官。

黄帝传说是个大杂烩。旧说,黄帝生于寿丘(在山东曲阜),居于轩辕之丘(在河南新郑),铸鼎荆山之阳(在河南灵宝),葬于阳周桥山(阳周在陕西靖边,而非陕西子长),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在甘肃平凉),并与炎帝战于阪泉(在今河北涿鹿),与蚩尤战于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司马迁游历过这些地方,访之故老,听到过许多传说(见《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曰)。黄帝的活动范围为什么这么大,原因很简单,它是以周人的关系网为背景,内含12个姓,25个氏,显然是个地域联盟。

与黄帝集团相比,炎帝集团好像比较单纯。所谓单纯,并非真正单纯,那只是说,我们对它知之甚少,印象太笼统。姜姓是氐羌从甘青进入陕西者,最初只有申、吕两支,僻处雍州,周初封建,移民东方,才从吕分出齐、许。申、吕、齐、许,号称四岳。四岳是以岳山即吴山得名。吴山在今宝鸡西北。

黄帝十二姓,姬姓是核心。姬、姜密迩相处,世代通婚,关系最密切。西周十二王,至少有一半是娶姜姓女子为王后。徐书把黄炎两个集团统称为华夏集团,但姜姓不在黄帝十二姓之中,是个与它平行的集团。后世所谓炎黄子孙,正是以汉藏语系的汉语族和藏、羌语族为背景。汉与藏、羌关系最密切。

上文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姬水是哪条水,其说不一,难以确定,但《水经注》说姜水在宝鸡,大致不差。1935年,徐氏到过宝鸡,访过姜城堡、清姜河和相传太公垂钓的磻溪,认为姜水就是宝鸡的清姜河(41—43页)。今宝鸡市有一批年代相当西周早中期的墓地,如纸坊头、竹园沟、茹家庄、斗鸡台、石鼓山的发现,它们恰好都在渭水两岸和清姜河上。这些墓地,学者多认为与姜戎有关。我估计,西周早中期的申、吕大概就在宝鸡地区。

商代以前,周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陇山以东、泾渭之间、岐山南北。文、武二王时,周人的势力才扩大到丰、镐和丰、镐以东。姬、姜通婚主要是周人与西戎通婚。西戎分姜姓之戎和允姓之戎。王国维说,姜姓之戎即氐羌,允姓之戎即猃狁。前者来自青藏高原和甘肃东部,后者来自中亚、新疆和河西走廊。两者分布在陇山两侧和宝鸡地区以北,跟周人是老邻居。周人是通过申、吕控制猃狁。我们不妨把允姓之戎也视为炎帝集团的一部分。

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分很多支,如河西走廊的四坝,陇东的齐家,以及辛店、寺洼、卡约、沙井等,姜姓之戎和允姓之戎怎么分,现在仍是问题。

姜姓,铜器铭文多见。但允姓,至今尚未发现。

徐氏说:“黄帝氏族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它与发祥在陕西西部偏南的炎帝氏族的居住地相距并不很远。”(43页)如果这是指周人崛起于泾水上游和岐山南北,申、吕崛起于吴山、渭滨和清姜河一带,跟我们对考古的认识倒是比较吻合。

二昊集团:风姓之夷、嬴姓之夷(风、嬴二姓)

二昊是太昊、少昊。太昊、少昊亦作太皞、少皞。昊、皞有光明之义,其名可能与日出东方有关,《大戴礼·帝系》不讲这两位,把东夷排除在外。

太昊风姓,金文从女从凡。风姓四国见《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皥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少昊嬴姓。少昊是秦人之祖。《史记·秦本纪》提到嬴姓的源流: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谘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禹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伯翳,舜赐姓嬴氏。

……

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族姓是西周制度。“舜赐姓嬴氏”是后出之说。《国语·郑语》:“嬴,伯翳之后也……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伯翳即舜臣伯益,即上文大费。伯益见《书·尧典》,司马迁作伯翳,与《郑语》同。

嬴姓十四氏,郯、莒、运奄、菟裘在山东,江、黄、修鱼在河南,徐在江苏,终黎(即锺离)在安徽,分布甚广。蜚廉是秦、赵、少梁(即上文将梁氏)之祖。嬴姓西迁,据清华楚简《系年》,最远的一支,最初在甘肃甘谷朱圉山一带,即甘肃礼县以北。司马迁说,秦是周孝王时从这一支分出而定居汧渭之会。少梁在陕西韩城,赵在山西洪洞赵城镇,都在嬴姓西迁的路上。

夷,字本作人。夷是周人对东方部族的统称。商周时期,东夷以山东半岛为中心,北面有莱夷和嵎夷,可能来自辽东半岛,南面和西面有淮水流域的南淮夷和群舒。南淮夷是南夷和淮夷的统称,嬴姓。群舒是皋陶之后,偃姓(偃从匽,含女旁)。两周以降,山东和淮水流域的诸夷最先被周人同化。东汉时期,东夷变为中国东北和朝鲜、日本的统称。

当年,傅斯年写《夷夏东西说》,刚好在城子崖发现之后,“九一八”发生之前,因而对东北和山东特别重视。他认为,中国历史,南北对峙是东汉以来,早期是东西对峙,夷、商属东系,夏、周属西系,商人起源东北。

现在,考古学家认为,商起源于邯郸附近的漳河流域,沿太行山东麓向南北扩展。向北的一路,先与夏家店下层、后与围坊三期会合;向南的一路,形成安阳、鹤壁、濮阳一带的晚商核心区(即《诗经》的邶、雍、卫);新乡、焦作和郑州一带是其前沿。郑州商城是这个前沿的中心,向西与二里头文化会合,向东与岳石文化会合,向南可达湖北黄陂的盘龙城。

祝融集团:祝融八姓(己、妘、曹、芈四姓)

古书讲祝融集团,材料有二:

1.《国语·郑语》史伯语:

(祝融)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

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

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

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

妘姓邬、郐、路、偪阳。

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

斟姓无后。

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夔越,不足命也,蛮芈蛮矣,惟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2.《大戴礼·帝系》

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

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籛,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云(妘)郐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产什祖氏,什祖氏产内〈穴〉熊,九世至于渠娄鲧出。

自熊渠有子三人:其孟之名为无康,为句亶王;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其季之名为疵,为戚章王。

昆吾者,卫氏(是)也。参胡者,韩氏(是)也。彭祖者,彭氏(是)也。云(妘)郐人者,郑氏(是)也。曹姓者,邾氏(是)也。季连者,楚氏(是)也。

祝融八姓,董姓是己姓的分支,斟姓是曹姓的分支,无后,《帝系》去掉这两个姓,只讲六姓。

己姓是夏代古国昆吾、顾、董的后代,苏(即温)是周代的己姓国。己,金文作妃。

彭姓是商代古国大彭、豕韦、诸稽的后代,商灭之。所谓彭姓,其实是以氏为姓。

秃姓是商代古国舟的后代。上博楚简《容成氏》说舟是文王伐灭的九邦之一。文王伐九邦时还没有赐姓制度。所谓秃姓,也是以氏为姓。

妘姓是周代邬、郐、路、偪阳四国的姓。妘,金文从女从员。

曹姓是周代邾、莒二国的姓。曹,金文从女从枣。

芈姓是周代夔越、蛮芈和荆楚的姓。夔越即夔,夔是熊挚之后,在湖北秭归。蛮芈是逃到濮地的叔熊(即叔堪)之后。濮在鄂西。荆楚即楚国,楚是熊绎之后。芈,金文从女从尔。

如此说来,周代属于这一集团,真正带女旁的姓,其实只有己、妘、曹、芈四姓。

姚、妫、姒、弋、子、媿、偃、曼八姓,不在上述族姓中

虞人姚姓,或即黄帝十二姓的酉姓(这只是从读音推测。酉是喻母幽部字,姚是喻母宵部字,古音相近)。陈人妫姓,妫姓可能分自姚姓,周人封于陈。

夏人姒姓,或即黄帝十二姓的己姓(见上“黄帝集团”节)。《诗·鄘风·桑中》“美孟弋矣”。鲁襄公母,《左传》作定姒,《公羊》、《谷梁》二传作定弋。弋姓见金文,有女旁,可能分自姒姓。

商人,贵族男子多称子,犹如周代的小子。殷人子姓,是周代的说法,估计就是沿用这一称呼。东周以来,子是尊称,先秦诸子的子就是尊称。商人称子,西周金文未见。东周铜器宋公栾瑚,铭文作“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瑚”,是宋女嫁吴的媵器。宋为殷后,宋女而称季子,学者以为宋人子姓之证,但这个子字没有女旁。

两周时期,北狄南下,活跃于河北、山西、陕西三省。赤狄媿姓,先在晋西南,后在晋东南,灭于晋;白狄姬姓,主要在滹沱河流域,灭于赵。夏、商、周皆邻近北方,与狄关系很密切。姬姓,陕西还有骊戎,山西还有大戎。它们全都可能来自北方草原,周只是偏西的一支。

群舒偃姓。偃从匽,含女旁,但金文未见。

邓国曼姓。曼通蛮,金文作嫚,曼、芈可能类似嬴、偃,关系很密切。

以上八姓,或为古国之后,或为边远之族,皆不见于上述族团。

族姓制度的考古依据

夏、商、周三分归一统,最后收功于周。商代,青铜文化已经分布甚广。周代,分布更广,北至内蒙,南至广东,东至辽东和山东,西至甘青,几乎可以覆盖秦三十六郡和清本部十八省。族姓制度行于两周,最好的证明就是两周铜器。

两周族姓,主要的姓有20个。这些姓,多见于两周金文。如周、鲁、晋、卫、燕、吴为姬姓,申、吕、齐、许为姜姓,杜为祁姓,微为姚姓,陈、邿为妫姓,莘为姒姓,鄂为姞姓,薛、祝(铸)为任姓,宋为子姓,宿为风姓,秦为嬴姓,苏为己姓,郐为妘姓,邾为曹姓,楚为芈姓,倗(冯)为媿姓,邓为曼姓,此外,金文还有弋姓。金文未见,只有允姓和偃姓。

这些族姓,功用有二,一是同姓认同,二是异姓通婚,等于当时的民族识别。

《国语·晋语四》司空季子语,就是讲这种功用:

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异类虽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故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性,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乱灾也。故异德合姓,同德合义,利以阜姓,姓利相更,成而不迁,乃能摄固,保其土房(方)。

同姓认同和异姓通婚,是西周大一统的基础。《国语·郑语》:“姜、嬴、荆、芈,实与诸姬代相干也。”姬、姜、嬴、芈是两周四大姓。姬姓有鲁、晋、卫、燕,姜姓有齐,嬴姓有秦,芈姓有楚,都是东周大国,它们代相沉浮,决定了后来的历史走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