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彪坚持不同意出兵朝鲜,被周总理批评,毛主席一席话揭开其软肋

 激流一舟 2023-05-07 发布于中国香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浩浩荡荡的人民志愿军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向朝鲜战场进发,经过三年的鏖战,人民志愿军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手中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然而,在这场战争开始前,曾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场战争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被作为志愿军总司令第一候选人的“战神”林彪。
林彪对抗美援朝的反对招致了周总理的批评,最终,林彪的总司令之位被彭德怀所取代。这一事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使得林彪在党内饱受诟病,直到后来,毛主席用一句话点明了当时林彪反对出兵朝鲜的真实原因。
林彪到底是为什么不同意志愿军踏足朝鲜战场呢?

图片

艰难的出兵决定

1950年的8月5日,我国东北地区边防军的负责人邓华千里迢迢来到了北京。他这次前来,是要向毛主席汇报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
前不久侵入朝鲜战场的美国军队,如今已经在三八线附近蠢蠢欲动,颇有越界之势。
接到这个消息后,毛主席眉头紧锁。美国人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我国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早在6月下旬,美国军队没有经过任何一方的允许,悍然出兵朝鲜,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朝鲜与我国领土直接接壤,假使朝鲜在美国的干涉之下出了什么三长两短,那我国必然也会直接暴露在美国人的枪口之下。
唇亡齿寒的道理,毛主席自然是懂的。然而,正当毛主席准备组织起反击时,美国的海军又直接驶入了台湾海峡。
如此一来,解放军趁机登陆台湾,实现台湾解放的可能性也被扑灭。

图片

这个时候的新中国还刚刚成立不足一年,国内紧急情况还未能从长期的战争中恢复,经济产值在这个时候与美国相差数十倍之多。
在军事装备方面上更是与美国存在着代差,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大赢家,拥有着高度机械化的装甲部队,在海陆空的装备配置上都与中国存在着代差,单是一个军内都配备有1500门火炮,同一时期,我国单军标配火炮仅仅只有36门,更不要提他们还坐拥着世界上最可怕的终极武器:核武器。
而且,除去这些硬件上的差距,当时的中国自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刚刚从战争中挣脱,人民的生活条件尚且处于温饱水平之下,除此之外,西藏问题也时刻困扰着中央政府,更别提在东南沿海地区,还有隔海相望的国民党军队虎视眈眈。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时局之下,面对横亘在面前的美国军队,中国陷入了一个十分困难的境地。
而这个时候邓华提供的信息,无疑是在原本就困顿的时局之上进一步增添了些许压力。
但是出乎邓华意料的是,毛主席仿佛早已做好准备一般,坚定地对他说道:“我们要准备与美国打上一场硬仗!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

图片

毛主席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态淡然自若,但是,一旁的秘书胡乔木知道,做出这个决定,即使是对于毛主席而言也是十分艰难的。
或许其他人看不到,但是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的他又怎会不清楚。自从他跟随毛主席以来,这是他第二次见到毛主席陷入如此进退维谷的地步。
在这之前,只有与国民党决裂的时候,胡乔木才看到过毛主席露出那般摇摆不定的痛苦神色。
身为毛主席的秘书,胡乔木对国家的现状也十分的了解,他当然知道,这个时候中国的情况并不乐观。
但是若是就这样放任美国在朝鲜境内一再推进,溃败的朝鲜军队能够选择的撤退路线只有中朝边境线附近,到时候,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队极有可能借着这个机会,大举进犯我国的东北地区。
这样的结果,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而言,更是不可接受的。
在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后,毛主席还是做出了与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初步决定。

图片

林彪反对的原因

9月15日,美国军队在仁川进行了登陆,以不可阻挡的趋势一路向北推进,朝鲜军队对此完全无法做出有效的阻挡。
同时,我国的东北领空,时不时的开始出现美国派出的侦察机。
10月1日,以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的联合国军队终于越过了三八线。
形势危急,在这件事发生三天后,中央终于就抗美援朝事宜开展了决定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以周总理、彭德怀为首的几名领导人员纷纷对毛主席做出的决定表示支持,一致同意出兵朝鲜,捍卫主权。
然而,就在这一决策已经基本敲定之时,林彪却站了出来,率先对这一决策表示了反对:“这出兵决策太冒险了,这场仗几乎是打不赢的。我们过去打发国民党军队还行,美国人可是有原子弹的!”
紧接着,又有一大部分人附和了林彪的反对提案。

图片

接到林彪反对案的周总理顿时皱起了眉头,厉声批评道:“我希望你们都明白,现在已经不是我们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我们不得不打,敌人已经不会退让,我们也必须有胜利的决心!”
但林彪对此又做出了反驳:“这场战斗,若是我们有必胜的把握,那也就罢了,但是一旦失败,那后果可就是不堪设想了,我看我们还是按兵不动,稳固边防,免得惹火烧身。”
一旁的彭德怀听到林彪这般没底气的话语,也有些坐不住了,当即脱口而出:“就算这仗打输了,大不了也就是美国直接打过来,我们晚解放几年就是了,但是我们要是坐视不管,那以后战争的主动权,可是全部都被美国人拿捏住了!”
然而毛主席本人却并未对林彪的怯战言语表现的太过气愤,只是铿锵有力的回应道:“他们有原子弹,我们有手榴弹,他们用他们的原子弹,我们就用我们的手榴弹。我相信,最终结果还是我们胜利,美国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说完,他还对林彪调侃道:“抱着这般心态,还怎么打仗呢!”

图片

其实,对于毛主席而言,林彪出现这样的反应并非是不能理解的。
其实,林彪的身体条件一直都不是很好,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脊椎和肺部就曾经受到过致命的打击,神经收到了严重的损害,落下了一身的病根。
而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之中,被誉为“战神”的林彪在取得了赫赫战功的同时,常年艰苦的战争环境也使得他旧伤复发。他变得极度的怕水、怕光、怕风。而朝鲜战场的自然环境恶劣到了极点,如今他这样的身体状况,显然是不适合参战了。
但是这也并非是他反对出兵朝鲜的全部缘由,毛主席后来曾经用一句话简单总结了林彪拒绝参战的另一原因:“除去身体状况难当大任外,林彪的胆量和底气还是有些不足了,对这场战争有可能导致的失败结果有些恐惧。”
这个原因,从林彪反对时所说的话语中也可见一斑。
既然林彪无法参战,毛主席原本准备交给他的总司令的职位也出现了空缺,原本,毛主席是想把这一职务交给骁勇善战的粟裕。
但是,粟裕也刚好在前不久染上了重病,想要胜任总司令这一重要职务,也是有一些力不从心。
一番权衡后,这一重任,落到了坚持赞成出兵的军委副主席彭德怀身上。

图片

接到这一消息的彭德怀不仅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还对即将到来的这场战争展露出了十足的信心。当毛主席看到他眼中迸射出的光芒时,他突然也对这场注定艰难的战争有了胜利的把握。
10月18日,毛主席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再次举行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说明了他的心中对这场战斗的安排,说明了战争的形势,并且做了最后的动员。
“敌人已经围攻了平壤,恐怕再不久就到鸭绿江了,我们不管冒多大风险,有多大困难,我们的计划不可再更改,形势刻不容缓!同时,我们还要抱有必胜的决心!”
毛主席举起了紧握的拳头,高声说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0月19日,在彭德怀的率领之下,浩浩荡荡的志愿军踏上了前往朝鲜战场的征途。
这一战,他们将名扬天下。

战争胜利

在志愿军刚刚抵达朝鲜战场后的10月25日到12月6日这短短数十天的时间里,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没有空军掩护,后勤补给严重不足,装备远远落后的情况之下,连续赢得了两次大规模战役。
麦克·阿瑟所率领的联合国军队在这两次溃败之下,不得不被迫撤回到三八线以南的地区。

由于前两次战役中的后勤状况实在是太过困难,在朝鲜战场接近零下三十度的极寒之中,许多的战士们还穿着薄棉衣和草鞋,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给赢得战役的志愿军平添了不少伤亡。而美国人也理所应当的认为,在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必定会长时间停下攻势,以确保后勤补给充足。
然而谁都没想到,距离第二次战役结束仅二十天,由志愿军发起的第三场战役接踵而至。
输到急眼的麦克·阿瑟不惜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动用原子弹的疯狂言论,而美国总统杜鲁门虽然并没有批准麦克阿瑟的这一请求,但是为了威慑中国,仍旧在国际社会上声称美国可能会考虑动用原子弹,以此来逼迫中国主动停战,退出朝鲜战场。
然而毛主席却并没有被下倒,他断定,美国人绝对不敢动用原子弹。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志愿军连绵不断的攻势下,美国的部分将领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对,产生了怯战心理,而总帅麦克·阿瑟更是因为失败失去理智,被美国政府强行遣返,由李奇微代替了他的位置。

图片

在经历过前后五次艰苦卓绝的战役后,中国取得了这场正义的自卫战争的最终胜利,在接连的失败之下,美国不得不进行妥协,双方最终签订了停战协议。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为我们在国际上赢得了赞誉,对于一个刚刚建立不久的新国家而言,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大军,取得这样一场战争的胜利,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奇迹。
虽然这场战争给我国也带来了相当沉重的代价,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更是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但是,中国人民和毛主席从没有后悔过打这一仗。
因为,它换来的,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后辈们永远的庇荫。

上病取下,百病调足,来源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反射疗法,不记穴位、不用辩证,简单易学。橘杏缘学院送您8节免费公益课,带您学会中医反射疗法的原理与技术心法,轻松应对各种多发、高发健康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