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邦瀚斯

 RK588 2023-05-08 发布于美国

高古及中古玉器系列

103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青玉璧(12-15万)

阴刻部分或宋

直径17.6厘米

图片
据考古资料,约公元前五千年新石器时代于中国北部已有玉璧,最早发现的是在红山文化,用以陪葬敛尸。尺寸较大的玉璧开始出现于良渚文化,而根据江苏武进四顿遗址的考古学者发现,质量较好的玉石一般会可能用于身体的腹部及胸部,参见J.Rawson,Chinese Jades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伦敦,1995年,页131-2。对比其他玉璧例子,见同上,编号4:1至4:6。
图片
宋代慕古成风,金石之学大兴,古玉加刻纹饰者时有所见,至清乾隆时代,古玉上坨刻御题诗及年款更加多见。北京故宫藏几件玉璧,其中一件后加乾隆题款,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1》,北京,2011年,编号40至43,可资参考。
图片
图片

☆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102

商 玉戈(12-15万

长25.2厘米

来源:

纽约戴润斋旧藏

图片

玉戈是夏商周流行的一种礼仪仪仗用器,商代妇好墓曾出土过大量造型不一的戈形玉器,共三十九件,可见玉戈在商代贵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件玉戈通体磨制光洁,线条流畅,属商代礼仪用玉中的精品。

104

商/西周 玉柄形器两件(2-3万)

长8 及6.8厘米

图片

101

汉 青玉握猪(6-8万)

长10.4厘米

图片

手中握物的葬俗最晚始于新石器时代,到了商周,玉握开始逐渐取代牙质握,汉代猪称为财富的象征,由此出现了玉猪握,且玉又比其他材质高级。尾部小穿用于穿线将玉猪固定在死者手中,防止脱落。

111

宋或以后 白玉带皮雕辟邪(25-40万)

宽4.8厘米

图片

此件玉辟邪,张口露齿,四肢半蹲,双角微竖,双翼飞张,极为生动而有力。辟邪,是想象中可辟除邪恶,保謢生灵或亡者的神兽。雕作带翼的猫科动物,造形或源自西亚。由考古资料可知,西汉晚期始见玉辟邪的雕琢,著录于《中国美术全集—9—玉器》,北京,1986年,图版171、174号。

图片

☆ 宋/明 青白玉雕天祿把件 

香港佳士得2016年10月4日,编号30

116

唐/宋 青白玉雕骆驼笔搁(15-20万)

宽12.8厘米

图片
骆驼卧地曲项为宋朝玉雕动物常见之造型,继承了前朝遗风,汉唐均有所作。尤其腹下之腿及蹄部雕琢,正是汉朝始作之风格。宋朝肖生玉雕,工匠因材施艺,运用玉材天然色泽纹理,尤其巧作头尾部分,使至更为生动逼真。器形别致既可于文人书案上用于镇纸搁笔,亦可玩赏。此器雕琢工艺精湛,打磨精细,造型独特,属宋代之典型。
图片

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一件唐或更晚玉雕骆驼可资参考,见《Chinese Jades》,伦敦,2004年,页71,图版74。另可比对一件唐代玉雕骆驼,Avery Brundage旧藏,现藏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录于《Chinese Jades from Han to Ch'ing》,纽约,1980年,页61,图版39。

图片

☆ 参考 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藏品

113

宋 白玉带皮龙纹剑珌(10-15万)

宽6厘米

图片

114

战国/西汉 玉鹅式带钩(5-8万)

宽4.2厘米

图片

1977年海州西汉代胜墓出土一件型制大小之与本品非常接近之玉鹅式带钩,见《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卷4》,北京,2011年,页93,图版82,可资比较。

119

宋/元 青白玉花叶纹端饰(6-8万)

宽6.7厘米

图片

112

宋/明 青白玉雕龙纹环(15-20万)

宽11.5厘米

来源:

伦敦斯宾克,1971年6月24日

英国私人收藏

伦敦佳士得,2013年5月14日,拍品12

图片
大英博物馆藏一件明代青白玉雕龙纹环,尺寸与本拍品接近,原型为新石器时代或商代龙纹玉佩,见《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罗森,伦敦,1995年,页94-95,图版91a。

图片

☆ 参阅:大英博物馆藏品

匠心杰作系列

126

清乾隆 剔彩春寿百宝盖盒(38-45万)

直径30厘米

来源:

德国莱茵地区私人收藏,20世纪80年代购于德国

图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类例附乾隆六字款,载于《中国美术全集》,北京,第8册,图版172号,页171。此外,台北故宫亦藏有一件乾隆六字楷书款的剔彩春寿宝盒,见《故宫漆器特展目录》,台北,1981年,图版67号。同书图版37亦刊有一件嘉靖剔彩春寿宝盒,以兹比较。

图片

☆ 清乾隆 剔彩春寿百宝盖盒

香港佳士得2019年5月29日,编号3128

成交价93.8万港元

124

十八世纪 漆嵌螺钿填金几何纹蛋形盖盒一对(20-30万)

直径3.7厘米「千里」款

图片
江千里,字秋水,扬州人,为明末清初镶嵌螺钿名工。喜用小件软螺钿镶嵌器物,作品多以彩色软螺钿镶嵌。此对盖盒上的全部花纹皆用极其细小的'点、抹、钩、条'点粘而成,不用壳片,也无划纹,嵌工细致精到。
图片
参考两件江千里款漆嵌螺钿填金几何纹圆形盖盒,上海博物馆藏,十八世纪,收录于《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上海,2018年,编号146;香港艺术馆亦曾展出一件听松书屋旧藏同类纹饰的圆形盖盒,见《中国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览》,香港艺术馆,香港,1985年,编号240。两件同样饰几何纹的黑漆嵌螺钿盒,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见《中国漆器全集》,福州,1993年,卷6,图版171-172。
图片
图片

☆ 清 黑漆嵌螺钿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23

清乾隆/嘉庆 青金石御题砚屏(15-18万)

宽12.9厘米 高 16.4厘米

来源:

曾于伦敦苏富比上拍,2007年5月15日,拍品55

图片

图片
御题诗曰: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图片

图片

121

十八世纪 孔雀石雕花鸟大山子(12-15万)

高26厘米

来源:

Michael Hughes,纽约

图片

128

十八世纪 铜镀金嵌宝翠玉蝴蝶点翠条(8-12万)

长21.8厘米

图片

此器长条形,底作点翠,上嵌米珠、翠玉、粉碧玺。清代满族妇女着礼服袍挂时,头戴以银丝或铜丝为骨架,衬以编网或丝绸、绒布内胎,外加点翠穿珠等装饰的礼冠,名为钿或钿子。钿子上各式珠宝饰件称为钿花,依其位置、形状,又有面簪、结子、钿口、翠条等不同名称。清宫旧藏一件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宝凤钿子,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宫廷珍宝》,香港,2004年,页72,图版64。

131

十八/十九世纪 琥珀雕持花仕女(8-12万)

高15.9厘米

来源:

伦敦佳士得,2008年5月15日,拍品编号323(其一)

图片

中西交流文化系列

132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开光西洋人物图兽耳瓶(30-50万)

高31.9厘米 蓝彩「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

图片
铜胎,瓶圆形,短颈,丰肩,两侧带兽耳,碗式腹,外撇圈足。罐内施浅蓝绿釉,器表黄地缠枝花间饰开光,肩、腹各二,以西洋写生的技法分别绘西洋房舍、西洋人物、动物、西洋母子图。底白地书蓝色「大清乾隆年制」款。
图片

铜胎画珐琅开光西洋人物图在大件清宫艺术精品如钟表、盖罐,小件巧作如鼻烟壶上多有变化,画工如此拍品般精细的甚少,或为广东珐琅工坊上缴宫廷或由造办处直接订做。见故宫博物院藏一画珐琅开光西洋人物图盖罐,器型题材皆可资参考,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卷5:清画珐琅》,页197,图版146。另可比对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铜胎画珐琅开光西洋人物图瓶上的识款,同件曾在1998年巴黎大皇宫美术馆的《Empire of Memory》展览展出,见《明清珐琅器展览图录》,台北,1999年,图版146。

图片

☆ 乾隆款画珐琅花蝶开光西洋人物图盖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133

十八世纪 铜胎画珐琅开光人物图花式盘(20-30万)

宽26.3厘米「大清乾隆年制」款

图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一件乾隆六字款画珐琅开光山水人物图贯耳壶上的童子伴两老构图与此拍品上的相近,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卷5:清画珐琅》,北京,2011年,页160,编号119。纽约苏富比售出一件十八世纪铜胎画珐琅海屋添筹图盘,2016年9月16日,拍品编号1264。

图片

宫廷珍宝系列

137

明宣德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盏托(80-120万)

直径19.3厘米「大明宣德年制」及「翁字号」款

参考:

Henry 与 Sula Walton 伉俪旧藏

香港佳士得,2013年11月27日,编号3460

图片
盏托呈圆盘式,折沿,盘中央凸起盏槽。盏托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盏槽内饰盛开的红色莲花一朵,周围莲叶缠卷,盏槽凸起边缘一周饰红、黄、白、黑组合莲瓣纹;槽外饰珐琅彩缠枝莲花、菊花等各色花卉纹5组,细外缘饰菊花纹一周,折沿上饰红、黄、蓝、白八只蟠螭纹,间以菊花纹。外壁光素。底足中心阴刻双勾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图片
此花卉纹盏托胎体厚重,色彩纯正,为宣德时期掐丝珐琅的上乘之作。宣德年款掐丝珐琅作品十分罕见,与本件有相同楷书双勾宣德年款之盏托,有著录者仅两例,一例与本件纹饰几乎相同,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属胎珐琅器》,香港,2002年,编号28;北京故宫另收藏一例大明宣德年制款盏托,唯其内盏槽内装饰不同。另一例为Pierre Uldry收藏,收录于《Pierre Uldry藏中国掐丝珐琅器》,纽约,1989年,编号23,可资比较。
图片
图片

☆ 明宣德 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38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如意耳瓶(30-50万)

高29厘米「乾隆年制」楷书刻款

来源:

巴黎苏富比,2008年6月12日,编号390

图片

140

清乾隆 嵌螺钿花鸟纹银锭式小盖盒(50-60万)

长6.4厘米「乾隆年制」篆书款

图片
本盒所饰纹饰充满了吉祥寓意,银锭在中国货币史上曾被称为为人熟知的「元宝」,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八宝」之一,象征财富。银锭式漆器始见于较早期漆器,参考清宫旧藏一件明嘉靖带款的戗金彩漆龙凤纹银锭式盒,见《故宫博物馆藏文物珍品全集:元明漆器》,上海,2006年,图版152。此盒造型仿明嘉靖银锭式器物,甚至更加精致华丽,反映出乾隆年间嵌螺钿的精湛工艺。
图片

带款识的嵌螺钿器尤其稀少,见本场一对江千里款十八世纪漆嵌螺钿填金几何纹蛋形盖盒,拍品124。另佳士得香港于2011年6月1日售一件清乾隆褐漆嵌螺钿如意云形盒,嵌「乾隆年制」描金篆书款,拍品3579。

139

清康熙 匏制仿古纹碗(20-30万)

直径13厘米「康熙赏玩」款

图片
清代宫廷匏制盌传世稀少,康熙匏制器形近似例,可参考一六瓣碗及一寿字纹,内壁皆髹黑漆,充分展现匏器与髹漆两工艺之高度结合,载于王世襄《说葫芦》,香港,1993年,页73,图4及5。市场上亦有近似例,见一「康熙赏玩」款匏制团寿龙凤纹,于2022年11月29日于香港佳士得卖出,拍品编号3024。

图片

图片

☆ 「康熙赏玩」款匏制团寿龙凤纹碗   

香港佳士得2022秋拍,编号3024

成交价 63万港元

142

清乾隆 宝石红料盘(12-15万)

直径17.8厘米「乾隆年制」楷书款

图片

图片

文人雅趣系列

159

十七/十八世纪 竹雕仕女读书图笔筒(8-12万)

高15.7厘米

来源:

马钱特,伦敦

图片
仕女庭院图书雅集的形象自明代以来便在竹雕作品上出现,参考上海博物馆藏一件明晚期沈大生作竹雕庭院读书图笔筒,画面以深浮雕刻画庭院一座,内有两位高髻仕女展卷读书,桌上博古雅设同本件笔筒实一脉相承,见上海博物馆编,《竹镂文心—竹刻珍品特辑》,上海,2012年,页40及41,编号9;另可比较台北故宫博物馆藏一件明代竹雕仕女庭院图笔筒,见侯怡利等编,《集琼藻 : 院藏珍玩精华展 : 导览手册》,台北,2014年,页159,图版IV-47。

图片

158

十八世纪 紫檀开光花卉图四方小笔筒(8-12万)

宽8.7厘米 高11.5厘米

图片

图片

165

清 端石编钟形砚连方形砚盒(10-15万)

高10.5厘米「吴门顾二娘制」阳文款

图片
顾二娘,吴门(今江苏苏州)人,姓邹氏,琢砚名家,约活跃于康熙晚期至雍正年间。她的公公为顺治年间姑苏城里的制砚名家顾德麟。顾德麟将技艺传给其子顾启明,惟惜其子早逝,只好由顾二娘继承重任。
图片

可比较北京故宫藏三件顾二娘作及铭款之端砚,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文房四宝,纸砚》,香港,2005年,图版58-60号,其中两件刻有纪年,一为康熙己亥(1719)(图版58号),另一为辛丑(1721)(图版60号)。另见香港佳士得售一件清康熙顾二娘制端石簸箕砚连随形簸箕砚盒,「吴门顾二娘制」款,2020年11月30日,拍品编号2839。

图片

☆ 清康熙 顾二娘制端石簸箕砚连随形砚盒  

香港佳士得2020年11月30日,编号2839

成交价 137.5万港元

167

清早期 田黄雕夔龙纹方章(15-18万)

宽2.5厘米 高3.3厘米「尚均」边款

边刻:癸亥初夏、为闲云作,燕昌 ;尚均

印文:知音徒自惜

来源:

德国纳高,2014年12月8日,拍品编号581

图片
印章为田黄石质色呈橘皮黄,浓郁而微泛橙红,质若琥珀,温婉可亲。印章切裁方正,上面剔地阳刻夔龙纹,布局匀称工致异常,线条直处平整,转角处流畅圆浑。
图片
张燕昌(1738-1814),字芑堂,号文鱼,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精金石篆刻、勒石,工画兰竹,拜浙派创始人丁敬为师。周彬,字尚均,福建漳州人,活跃于十七世纪,擅长人物雕刻,尤精印钮、纸镇及文房雅玩制作。

图片

175

十九世纪 玉壶外史十二月闺情图册(15-20万)

改琦(1773-1828)款 水墨设色纸本十二开 蓝布套

题识:忆自陆大同事三载,声气极相投合,无任快慰。惟思先生性情丝稚,钟爱名画,祇藏玉壶外史工画仕女十二月闺情图册,谨以奉赠并祝圣诞节藉留纪念,敬请王根翰先生惠鉴。公历一千九百三十一年周树廉拜赠。

铃印:「树廉私印」(白)、「周季永」(朱)

19.8 x 25厘米

来源:

德国私人收藏

图片
周树廉(-1949),民国陆军将领,1903年赴德国留学,归国后曾任湖北武昌陆军大学翻译处主任,1937年获陆军少将衔。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考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一套改琦画列女图十六开册,其中几开与本拍品皆描写了仕女于花园中的构图,刻画细致,馆藏编号:2016.362a–t。

图片

☆ 改琦《列女图十六开册》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清玉器系列

154

清乾隆 青白玉填金御题三友图双面砚屏(50-70万)

宽15.8厘米

著录:

Louis Joseph(标签)

伦敦苏富比,2017年11月8日,拍品编号34

图片
屏呈横向式,一屏低浮雕饰有岁寒三友图,背面阴刻描金御题诗一首,诗云:「伯夷圣之清,潇洒侯似彼;伊尹圣之任,后凋贞可比;栁下圣之和,报春属氷蕊。堪为忘年交,要之皆君子。孟氏既前呼,苏家后唱是。允称益者友,不出尼山㫖。命笔冩其真,在彼不在此。」出自《御制诗二集巻四十四》。末端题「臣王杰敬书」,钤印「臣」及「杰」。
图片
乾隆皇帝提倡山水画艺术体现于玉雕工艺,制成玉山子和玉插屏,这类作品数量也特别多,构图和雕琢工艺亦达最高水平。玉雕图画往往表现人物活动精确,风景布局严谨,远近层次分明,动植物也是写生入微,既有透视立体感,又有山水画的气韵生动。在清代宫廷中,砚屏为重要的陈设品,不仅可陈设几案之上,同时也可当成文房用具。
图片

见一相关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玉填金「御制开泰说」双面砚屏,亦题「臣王杰敬书」,见《君子比德:故宫珍藏清代玉器精品集下卷》,澳门,2012年,图版51。另可比较一玉插屏例,作山水高士图,刻御制诗,并题「臣王杰敬书」,现藏于北京颐和园,载于《颐和园藏文物大系.玉器卷I》,北京,2018年,页50-1,可资参考。

图片

☆ 清乾隆 青玉填金「御制开泰说」砚屏

亦题「臣王杰敬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53

十八世纪 飞鸣宿食图玉扁壶带盖(40-60万)

高17厘米

图片
细观此扁壶,四只芦雁两两成双,对称布局,或曲颈酣眠,或引颈高吭,或振翅而翔,或塘边寻觅:曲颈酣眠者蜷缩脖颈,头喙埋于翅尖,眼睫闭合,神态怡然;引颈高吭者一足立于江沙滩涂,神情欢愉,其下草叶生长,描绘精妙;展翅飞翔者遨游于空际之中,羽翼伸张,足爪微收,伸颈俯身作顾盼之姿,似与身下地面同伴遥相呼应;塘边寻觅者立于岸边,欠身向下闻嗅岸边花草清香,啄饮草籽清水,眼神流露顽皮好奇神色,霎是可爱。雁身毫羽毕现,姿态灵活自然。大雁身周以简洁的线条描绘出水、岸界限,寥寥数笔以现清波。芦苇草叶交错排布,芦苇枝干挺而有节,风吹不伏,花草茎叶柔韧蜿蜒,丰茂秀美。绘画构图极为考究,画面丰富细密,繁而不乱,铺排疏密有致,效果张弛有度。纹饰写实传神,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

图片

玉器上的飞鸣宿食画片颇为稀见,这类饶富画意的装饰题材或为直接临摹宫廷画作。检阅明人画意,可见明代永乐宫廷画师边景昭所绘《芦雁图》与本品十分相类,精微而不失于刻板,在工谨妍丽之中传达出雍容浑朴的气质。北京中汉拍卖2021年春拍所释出之明永乐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画片与此相同,可资比对,但在玉石上坨刻的难度远远大于在瓷胎上以笔绘就,故而更为难得。
图片

☆ 明永乐 青花飞鸣宿食图大罐  

北京中汉2021春拍成交价 2898万

图片

☆ 明永乐 宫廷画师边景昭作《芦雁图》

中国美术馆藏

151

十八世纪 痕都斯坦式白玉瓶(30-50万)

高19.2厘米

图片

此瓶上的纹饰集宫廷仿古式及痕都斯坦式为一体,尽显乾隆皇帝对「好古求新」的审美观。乾隆皇帝慕古如痴,在艺术上极力倡导「复古」及「仿古」,强调玉器应向古器物学习,即谓「玩物仍存师古情」。为让宫廷造办处领会其要求,乾隆皇帝经常将内府收藏青铜彝器作为蓝本让玉匠创作。其繁复纹饰受到乾隆帝极为赞赏的「痕都斯坦」玉之影响。两种审美元素合二为一,恰如其分。

152

十八世纪 白玉祥凤献桃摆件(18-22万)

宽22厘米

图片
凤鸟立石衔一桃枝,桃树生长繁茂、结实累累,此乃清代玉雕创作从自南宋即流行的鸟衔桃枝题材上的新演绎。同类型摆件中像本拍品般大的非常珍稀,见故宫博物院藏一青玉雕凤衔桃枝,13.3公分高,收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9:清》,北京,2011年,图版141。另见西雅图艺术博物馆藏一凤衔桃枝例,15.6公分高,著录于1989年展览目录《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Seattle Art Museum》,西雅图,1989年,图录编号63。相若大小(22.2公分)的有一例雕鹤衔牡丹,见Roger Keverne编,《Jade》,伦敦,1991年,页342,图1。

图片

149

十八世纪 青白玉洗象图圆砚屏(25-32万)

直径13.5厘米

图片

图片
白玉泛青,质润色匀,部份带有皮色。屏为圆形,正面雕洗象图,屏反面雕福寿图,寓意长寿吉祥。
图片
雕刻此类圆形砚屏对玉雕工匠的技艺及选材均有极高的要求,工匠需要选用大块玉质上乘的玉料进行雕琢,此类玉料极其珍贵。此件圆形砚屏玉质柔润,用料讲究,厚度超过1厘米,使得玉匠雕刻得以深浅自如,将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图片

145

十九世纪 青白玉攒盒(15-20万)

宽28.4厘米

图片

图片

147

十八/十九世纪 白玉山水人物笔筒(5-8万)

高10.3厘米

来源:

苏格兰私人收藏,20世纪60或70年代购于William Clayton Fine Chinese Jade, Porcelain and Works of Art,伦敦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