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堂》20230507驱散风邪巧护肾

 老丘山 2023-05-08 发布于贵州

要点记录

1.伤肾元凶一般是指致病的邪气,包括风湿之邪、肾络伤风、肝风内动等邪气。

2.临床中肾虚主要包括肾气需、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

3.血瘀阻络是肾脏疾病中是较为重要的病机;微型癥瘕可以导致肾用失司,进一步可导致肾衰。

4.临床中存在肢体困重、关节疼痛、伸屈不利、瘙痒、关节疼痛、皮肤发斑、舌苔腻(或白或黄)等症状需考虑伤肾的可能性。

5.“伤肾元凶”- 风湿之邪可使用祛风湿之邪药对,其中包括穿山龙、金雀根;还可以进食苏叶薏米红豆粥。

6.“伤肾元凶”- 肾络伤风可以使用祛肾络伏风药对,包括蝉蜕、僵蚕,以及水土散。

7.“伤肾元凶”- 肝风内动可以使用平肝息风药对,包括鳖甲、牡蛎,以及夏桑菊凉茶。

8.祛除身体伤肾的伏风可以用苏木泡脚方。

【常见的伤肾元凶是什么】

伤肾元凶是一种致病的邪气,包括外来之邪、内邪、伏邪。

外邪可以导致下列疾病:

1.IgA肾病、紫癜肾、狼疮肾、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慢性肾衰、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

2.对多种肾病发展有“催化剂”的作用。

临床中肾虚主要包括肾气需、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

血瘀阻络是肾脏疾病中是较为重要的病机

微型癥瘕可以导致肾用失司,进一步可导致肾衰。

【这种外邪容易找上哪些人群】

1. 太阳、卫阳不足人群:平素畏寒、多汗、易感冒、易过敏;

2. 太阴脾虚人群:体弱、饭量小、进食生冷容易腹满、腹泻。

临床中存在以下症状需考虑伤肾的可能性:

肢体困重、关节疼痛、伸屈不利、瘙痒、关节疼痛、皮肤发斑、舌苔腻(或白或黄)。

【“伤肾元凶”- 风湿之邪】

1.祛风湿之邪药对

穿山龙:祛风除湿、通络开痹,其主要作用是祛邪。

金雀根:扶正补虚、活血通脉,其主要作用是扶正。

2.祛风湿护肾美食

苏叶薏米红豆粥

组成:紫苏叶15g、薏苡仁15g、红小豆25g

功效:疏风除湿、健脾和胃

组方特点:

红小豆(赤小豆):清利湿热

薏苡仁(薏仁米):健脾祛湿

紫苏叶:祛风解表、化湿和胃

【会伤肾的风邪容易潜伏在哪个脏腑】

非肾系疾病人群的症状: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疼痛、窜痛、抽掣而痛、皮肤瘙痒、容易有泡沫尿;

肾系疾病人群症状:反复发作、变化快、发展迅速。

专家提醒:上述几个症状合并出现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出现泡沫尿需化验尿常规、肾功能

【祛除身体伤肾伏风的小妙招】

苏木泡脚方

组成:苏木30g、桃仁15g、红花15g

功效:活血化瘀

使用方法:以上药物水煎后放温泡脚,泡完脚后配合搓涌泉穴,点揉太冲穴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水温。

【“伤肾元凶”- 肾络伤风】

1.祛肾络伏风药对

蝉蜕:升清降浊

僵蚕:祛风除湿、化痰散结

二者合用具有祛风除湿散结的作用。

2.水土散

组成:水蛭、土元

功效:治疗各种络脉瘀滞瘀结。

制作方法:1:1比例,共研磨为散,每次3g,每日2次,冲服。

组方特点:

水蛭:抗凝活血效果较好;

土元:活血化瘀。

注意事项:孕妇、育龄期妇女避免服用。

【“伤肾元凶”- 肝风内动】

临床中出现头晕目眩、目赤耳鸣、急躁易怒、头痛颈项不舒、肢体颤动、皮肤瘙痒等症状需考虑肝风内动的可能性。

1.平肝息风药对

鳖甲:平肝熄风、软坚散结

牡蛎:熄风、软坚散结

2.夏桑菊凉茶

组成:夏枯草15g、桑叶15g、甜菊叶1g、菊花12g

功效:凉肝明目、凉肝熄风

使用方法:同煮当茶饮品。

组方特点:

夏枯草:凉肝散结、清热息风;

菊花:凉肝明目;

桑叶:敛肝明目。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的人群需避免饮用。

专家提醒:上述的方药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专家出诊信息

赵进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 

周一周二周四上午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