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纳自己的完整,放弃自己的完美(我与知己)

 永熙随笔 2023-05-08 发布于广东

  (本期是:永熙随笔第872期原创文章)

2023年3月6日,朋友Q(我以前的知己)突然在微信上发消息问我“这边方便打电话吗”。当时刚收到消息的我,感到特别紧张,来自潜意识的负面信念强烈地攻击着我“你必须立刻回信息,你必须得在社交关系中变得体贴与善解人意,否则,你就不值得被人尊重,你就变得没价值”。伴随着“(来自潜意识的负面信念)自我攻击”不断浮现,我变得越来越不知所措。

(由于这篇文章是2023.3写的,所以,如今我的观点会与2023.3时的观点,很不一样)

不断试图回忆“伤痛与过去的遭遇”(即:朋友Q,我以前的知己,曾经伤害过我的事情,在以前的文章中,有重点详细写过,可在文章最上方“收录于合集”那一栏,点击“我与我知己”,查看以往文章),试图让“伤痛与过去的遭遇”唤醒“内在的那些不被尊重的部分”(也可以这么理解“通过回忆伤痛,让我得到一些启示,让我不再重复性地受伤害,以便接下来做选择应对”)。

(由于这篇文章是2023.3写的,所以,如今我的观点,会与2023.3时的观点,不一样)

通过不断试图回忆“伤痛与过去的遭遇”,让我回归到“自我中心”,与伤痛产生“人性化连接”(结合过去的遭遇,理解自己所有不易,试图放弃追求“完美”,试图让自己追求变得“完整”。变得“完整”意味着,允许自己“不完美有缺陷”,允许自己出现任何的情绪。“任何状态下的自己”都确保一视同仁地受到接纳与关爱),并且聆听自己的心声(与自己的内心时刻保持连接,如果一个人与自己的内心失去连接,那么,他/她将会做出无数件“叛变自己的事情”)。

在我自己与“伤痛和过去的遭遇”(即:朋友Q,我以前的知己,曾经伤害过我的事情,在以前的文章中,有重点详细写过,可在文章最上方“收录于合集”那一栏,点击“我与我知己”,查看以往文章)产生“人性化的连接”后(结合过去遭遇与伤痛,理解自己所有不易;通过回忆伤痛,让我得到一些启示,让我不再重复性地受伤害,以便接下来做选择去应对)。

虽然“通过牺牲自我,过度地追求完美和谐”(这个负面信念)依然还会时不时出现,而且当时我也在想“如何不让这个负面信念(关于这个负面信念,是:通过不断牺牲自我,过度追求完美与和谐)再次出现”,但后来(利用“不带任何评判的观察性自我”觉察“自己所做的一切行为/一切情绪与状态的存在,它们背后的动机与隐藏的需求”),我想明白了:

正是因为:我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所以,我才会经历(体验)无数次“无助、孤独、恐惧、焦虑、不知所措、悲伤、愤怒”等生命体验与状态。也就是说,要想消除“通过牺牲自我,过度地追求完美与和谐”(这个负面信念),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是“有关我的某个(从来都没得到理解与接纳)内在部分”给我的信号(给予我的积极反馈):想让我多多接纳与理解“从来都没有得到理解与接纳的”那个内在部分/更多“从来都没得到理解接纳的”内在部分。

有关接纳的方法是:通过回忆伤痛,从而理解自己的不易;对“伤痛”持有怜悯与关怀的态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接纳“从来都没有得到理解与接纳的”那个内在部分,并试图通过“从来都没得到理解与接纳的那个内在部分”给予自己的反馈(比如:紧张头疼、身体发慌),(透过曾经自己遭受的所有灾难与伤痛)逐渐了解“伤痛背后的启示”(隐藏在那些伤痛背后的所有正向意图)。

如果难以理解“隐藏在伤痛背后的正向意图”,可以理解为“把伤痛比喻为一个曾经受过伤害的人,把伤痛背后的启示与反馈,比喻为那个受过伤害的人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要告诫我们的事情”,比如:(身体想通过一切的反馈,想让曾经感到疲惫不堪、压抑委屈、睡不着吃不消的自己)活得比以前更自在放松、快乐健康(身体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更爱自己)。

(由于这篇文章是2023.3写的,所以,如今我的观点会与2023.3时的观点,很不一样)

好啦,回到正题:我试图延迟“回复消息”的时间(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独处的时间与空间”受到来自他人的影响,我是一个边界感特别强的人,由于从小被父母支配控制,于是,长大后的我,对“独立空间、独处时间”与“幸福自由”的追求,显得比常人更为敏感和执着)。

原本,我打算“晚上6/7点再回复朋友Q(以前的知己)消息”,但后来不知为何(来自一股神秘的勇气与力量)我却坚持到“第2天早上(3月7日),才回复朋友Q的消息”。(有关朋友Q找我的事情,不过多在这透露,毕竟,不算是本期文章的谈论重点,而且这也涉及到个人隐私)

有关“我延迟回复消息(6号下午3点,朋友Q给我发消息;7号早上7点,我才回复。况且6号晚上8点,由于朋友Q担心:我没看到他发来的消息,于是6号晚上8点,朋友Q再次发消息给我“想找我谈一些事情”。虽然如此,但是我依然选择:7号早上7点,再回复他消息)”这个行为,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件“很不尊重人、不体贴他人感受”的行为,或许很多人觉得“如果自己延迟回复他人的消息,那么自己将无法原谅自己或不允许自己出现这样的行为,因为这是一件具有强烈羞耻感的事情,这会让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到史无前例的崩溃与挫败”。但是,我个人却始终认为: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件事情,没有所谓绝对的“对与错”。况且,我无需再像之前那样,通过自我内耗(包括自我挑剔、自我苛责),盲目地追求“自身的完美”与“人际关系之间和谐”。

(由于这篇文章是2023.3写的,所以,如今我的观点会与2023.3时的观点,很不一样)

再加上,朋友Q在之前也做过许多“不合乎我意愿/不符合我期待的事情”的事情,由于“关系之间是相互的;人即使不选择宽容/接纳别人,但是,最起码也得接纳与善待自己”(我自己对朋友Q的攻击性,还有许多未被得到释放,还有许多未被意识化),于是,我允许自己出现“延迟/不回复消息”这个现象(外人眼中的“错误”与“失礼”),我必须得逐渐学会宽恕与接纳(以“关怀、怜悯”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一切行为背后的动机与隐藏的需求)“有关自己的任何行为与存在状态”。

虽然在当时,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试图延迟回复朋友Q消息),我感到很愧疚与很羞耻(被“来自潜意识的负面信念”,折磨得生不如死),但是我深知,这种看似“不被人接纳/喜欢的生命体验”,恰恰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透过这些生命体验或觉知的出现,洞察“出现的动机以及背后隐藏的需求”)。

要是我排斥抵触“这种看似不被人接纳/喜欢的生命体验”,那么,我将无法活出一个“完整”的人生,我将无法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体验,我的生命活力将永远被枯死。所以这也是为何:人要追求变得“完整”,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人格(通过“人性化”的方式唤醒“那些曾经不被接纳/善待的”内在部分),体验并学会允许与欢迎“有关各种生命状态的存在”,活出“完整,并具有生命活力与攻击性”的自我。

有关内心深处那强烈的“愧疚感、羞耻感”给我带来的礼物(启示)是:假如,我连这么“正常”(本身就值得被理解)的一个“失误/错误”(延迟回复他人的消息)都无法做到自我宽恕(允许并欢迎“错误/失误”的出现。其实这连真正的错误/失误都算不上。况且,那些真正的错误/失误,有关它们的真实定义与划分标准,都无法用客观真实且科学的语言逻辑解释归纳得一清二楚)

那么何况我哪里还有能力/意愿去“接纳他人的缺陷/允许他人存在不合乎自己意愿的方面”。假如,我连这么“正常”(本身就值得被理解)的一个“失误/错误”(延迟回复他人的消息)都无法做到自我宽恕,那么,有关对待自己的态度,还残存一丝人性(关怀与怜悯)吗?!如果我始终无法学会善待/宽恕自己,那么,在自己接来的人生中选择“继续活着”,还有其他意义/希望吗?


(由于这篇文章是2023.3写的,所以,如今我的观点会与2023.3时的观点,很不一样)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