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绛唇·金谷年年

 为什么73 2023-05-0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作者:杨戈琪

林逋
【作者介绍】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钱塘人(今杭州)。一生未仕,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天圣六年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有《和靖集》,存词三首。
点绛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释】
1点绛唇:一名《点樱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2金谷:《晋书·石崇传》:“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金谷园中替他饯行,后遂用为送别的代称。江淹《别赋》:“送客金谷。”后石崇被诛,园遂荒芜,故金谷一词,又常寓盛衰之感。齐己《春草》:“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于武陵《洛中晴望》:“叶落上阳树,草衰金谷园。”
3“乱生”句:前人多谓此词为咏草之作,故以春色为草色。然细味之,实借草以赋离情者也。此句言春色依旧而主人不在,春色未必专指草色。白居易《早春晚归》:“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与此句意境颇似。王质《金谷园花发怀古》:“寂寥金谷涧,花发旧时园。人事空怀古,烟霞此独存。”亦写物是人非。
4“王孙”三句: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萋萋,草茂盛的样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点评】
此首乃赋别之词。
首句用“金谷”之典,既点别离之意,亦寓盛衰之感。紧接一问,“乱生春色谁为主”,谓春草年年发,昔日人何在?三四句,又用落花烟雨点缀渲染,写得凄凉满目,抒发好景易衰,繁华易逝的喟叹。
下片始转入正题,“又是离歌”,点出送别。长亭乃送行之地,暮色易助人愁思。“王孙去”,三字叙事,结尾两句,借“草”以写离情,“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写芳草无处不生,以见愁思无处不在。
此诗好处,在写送别而不止于一时一地一人之别。上片曰“年年”,下片曰“又”,则别离固古今之常事也,我今日送别之愁,固只是万千人愁海中之一勺耳。荣枯难料,聚散无常,岁月如流,浮生若梦,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沉悲叹,皆借草、借送别以发之,纳须弥于芥子,亦见其情怀之大也。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了解这些知识!谢谢!

图片

购买《究天人之际:“抱朴堂”的生命智慧》须知: 购买作者签名盖章的书,包邮但不打折,价人民币88元。 有意者请加作者微信:Smjsdzlhzxylihuidz,Bptdsmzh(或扫描下面第二个二维码),微信付款并留下详细的通讯地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