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9天: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3-05-09 发布于江西

昨天学习了舒适区的知识,说的是人们习惯于用稳定的方式处理日常事物。当人们主动或被动地需要跳出舒适圈的时候,就会产生危机。

比如有人打算辞职,认为目前的工作自己做的非常不开心,不想再浪费自己的时间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于是打算辞职,这个时候也会对未来新的工作、新的生活产生焦虑。之前的稳态被打破危机便会产生。我们都听过“中年危机”这个词,网上对中年危机的原因解释如下:

个体在35~59岁,即进入中年之后,产生的生理及行为上的不适应和心理上的不平衡。男性在此阶段感受到老化的威胁,女性则在45岁以后进入更年期,生殖能力结束;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受到挑战,家庭中子女开始成家立业,部分工作为青年人接替,这种地位的变化,破坏了他们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内心矛盾重重,产生焦虑、紧张、自卑等情绪。到中年晚期危机最严重,此时他们已离开工作岗位,退休在家,由紧张忙碌突然变得无事可做,活动范围减小,社会地位下降,使他们感到若有所失、内心空虚。若长期不能解决这种危机,就会使个体心理发展失调,出现病态的行为方式。

“危机”这个词并不是贬义词,包括“焦虑”也不是方面词汇,他们都是我们应对危险的防疫机制,毫无危机感和焦虑感的人早就消失了,所有的人都有一定的“危机感”和“焦虑感”。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学会恰当处理它们,不能过度。

危机现象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存在,比如当自己的子女到了青春期,家长说的很多话都不管用了,甚至他们还会对着干,这是孩子自主意识的觉醒,他们渴望被尊重,不希望被支配,而我们家长长期以来都是习惯要求孩子怎么做,当这一套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危机感就来了。

当危机感来了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不能把危机理解成为单纯外界事件,而是一种内生状态的过程,从试图维持之前的状态到拥抱新生活的内在转变。理解这一点对正确处理危机感很重要,如果归结为外在原因导致我们的焦虑,很多时候我们就会选择抱怨,而抱怨除了徒增烦恼外,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把危机感理解为内生状态,就需要我们自己去转变观念,告诉自己现在的“痛”是“破”的过程,是为了后面的“立”做准备,要学会“归零”,现成的所有经验都是对过去的总结,而今面临新的问题,需要去尝试新的做法。这在心态上就会让自己更加自由,而不是无止境地去抱怨外在环境。

与其抱怨,不如积极改变自己去拥抱新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