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造秩序,是管理者的底层价值

 探为观指 2023-05-09 发布于江苏
随着马斯克的越来越出名,很多朋友都知道了他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
所谓第一性原理,就是从事物最底层的本源,去理解事物被创造出来的原因和原理。
通过第一性原理,我们才能最接近真相,从而把一件我们想要得到的事物,或者想要做成的事情,复刻一遍。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最普遍想要实现的一件事,就是升官发财。当然,有的朋友可能想到的是创业。
那么,无论是产业体系里面的升官,还是自主创业当老板,我们都会成为一个管理者的角色。
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第一性原理的分析,来理解管理者职能的底层原理。
只有我们理解了,并且做到了,才能有机会迈向下一个阶段的成功。
由于文章标题已经把答案告诉大家了,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为什么创造秩序是管理者的底层职能,以及怎样创造秩序。
前一些年,很多朋友都看过一些文章分析,《西游记》师徒四人组成的取经团队,堪称一个经典的团队组合。
这个团队最引人注目的业务明星是齐天大圣,但是团队真正的管理者,却是唐师傅。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里面,师傅的日常境遇就是在各路力量的威逼利诱之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取经事业的信念,并且在徒弟们闹矛盾甚至吵着要散伙的时候,坚定地把大家团结起来继续西行。
看影视作品,这类角色非常不吸引人。整天不是对下做思想工作,就是对上做思想汇报,哪有上天入地降妖除魔的精彩打斗看着有意思呢。
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这样一个团队,最后取得事业成功以后,做大官的是师傅还是齐天大圣?虽然这么说比较俗,但是我们研究的是管理学。
当然是师傅,他才是团队的绝对领导。
没有师傅,包括白龙马在内的四个徒弟,每一位都有足够的神通,飞过去把经书背回来。但这还能叫取经吗?
你能因为今天去单位把办公室的地扫一遍,明天就升任常务副总了吗!
师傅作为第一管理者的核心职能,就是把团队拢在一起,在遭遇各种随机波动的时候,坚定地带领团队朝向既定目标前进,直至取得事业成功。
管理者靠什么把团队拢在一起?靠的就是秩序。
那什么是秩序?就是一整套规则,外加保障规则的配套措施。
取经团队的规则其实很简单,就是一起西行求取真经。
大家最熟悉的配套措施,是紧箍咒。我们有理由相信,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身上也有类似的措施。
但是,这叫惩罚措施。我们过去探讨过的权力的五大来源里面,这属于惩罚权。
师傅为取经团队创造秩序的最大措施,其实是自己的以身作则。这属于典范权,是最高权力。
师傅以凡人躯体,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妖魔鬼怪,坚定地西行求取真经。在沿途遭遇的各种危险和诱惑之下,始终坚持初心,这是取经团队最大的秩序来源。
从取经团队身上,我们能够很清晰地发现,成功管理者是如何创造秩序,保障团队走向事业成功的。
首先是建立清晰的目标。
很多企业都有使命和愿景,但是一般情况下,那些口号都比较抽象,容易让人忽略。
成功的管理者会通过不让人厌烦的方式,时刻提醒团队,我们是为了什么样的使命和愿景,而聚在这里的。
所谓不让人厌烦的方式,其实就是四个字,以身作则。
然后是用一整套配套措施来维护一个积极的秩序。
这是考验一个人有没有所谓大局观和管理能力的真正战场。
第一个配套措施,是管理者要持续输出稳定的情绪。很抱歉,一上来就是高难度动作!
管理者动不动就展现喜怒哀乐,最大的后果,就是造成团队的不稳定。
情绪稳定的人,天然给人一种信赖感。业绩稳定的企业,也能获得一定的资本市场溢价。底层原理都是相通的。
个人形象的初级表现是容貌和衣着的整洁与美观,中级表现则是言谈举止,高级表现是情绪波动程度,终极展现就是所谓的气场。
有一些重大事件或者重要场合,需要大人物出面镇场子,本质上就是大人物为现场提供了让团队做事的秩序。
所以,管理者持续输出稳定的情绪,就像一个团队的基础设施一样重要。
大家平时要多提醒自己,不要受点委屈就逢人哭诉,也不要遇到点儿开心的事情就得意忘形。
喜怒不形于色,真的是通往管理者岗位并且坐稳宝座的重要因素。
第二个配套措施,就是大家熟悉的,奖励与惩罚。
聊到这个话题,大家更加熟悉的,可能是一些反面典型。
管理者亲小人远贤臣,奖励那些会搞关系、溜须拍马的,惩罚那些敢于直言、办正事儿的。
而且更加让人沮丧的是,很多很多亲小人远贤臣的管理者,结局还混得挺不错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理很简单,秩序是个中性词,有好的秩序,也有坏的秩序。秩序的对立面是混乱,是“没秩序”,而不是“坏秩序”。
怎样定义什么秩序是好的,什么秩序是坏的呢?
原理也很简单,促进组织整体利益正增长的秩序,就是好秩序。促进整体利益负增长的,就是坏秩序。
在一个单位里面的某个部门,假设部门经理是一把手。
经理要创造一个好秩序,那就是奖励为了提升部门效益而付出额外代价的行为,并且惩罚一切降低部门整体效益的行为。
这样,部门的员工在外部强制力的刺激下,才会把行为约束在现有秩序允许和鼓励的范围内。
逐步的,行为上习惯了之后,大家在思想上也会统一到部门的目标上。
这样的秩序稳固之后,部门的工作业绩会保持在稳定的优良水准上。
反过来,经理如果创造一个坏秩序,溜须拍马的人能够得到奖赏,做实事做业绩的人反而得不到重视,偶尔说句真话还会受到打击。
这种秩序一旦形成,就会形成所谓的逆淘汰。
真正优秀的人忍受不了就离开团队了。那些比较中性的团队成员,就会多展现出溜须拍马等非创造性行为,而减少从事创造实质价值的行为。
在存量资源足够的情况下,这种团队也能生存。但是他们的生存是建立在吃老本的基础上。
换句话说,是过去的积累,让他们有条件这样挥霍。
如果整个单位也是这种坏秩序,那么这个部门经理搞不好还能通过溜须拍马升职加薪,从而表现出我们看到的“坏人结局还不错”的现象。
这也是建立在整个单位有过去积累的存量利益,供现在这种坏秩序持续消耗的基础上的。
如果坏人的结局持续不错,那只能说明这个单位的积累还是比较厚实的。
但是,当整个体系的存量利益消耗完之后,坏秩序必然崩盘,所处其中的个体就会面临坏的结局了。
当然,要来到这一点,通常需要的时间与组织前期的积累相关。
第三个配套措施,是分配。
奖励与惩罚是过程中持续监控并执行的。分配一般要等到某一个阶段性的节点,比如某个项目完成后的项目奖,比如年终奖等等。
分配的原则与奖惩是一样的,为组织目标贡献大的多分,贡献小的少分,没贡献的不分,有负贡献的考虑倒罚。
分配的核心技术是什么?是管理者具备足够深度的专业知识,非常清楚一个项目的核心难点和价值点在哪里。
这样才能真正分清楚,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贡献应该怎样排名最公平。然后,才能有一个能让团队整体上心服口服的分配方案。
这就是权力来源中,仅次于典范权的第二强权,专家权。
管理者对专业的深度理解,绝对不是要你亲自上手去做一件事情。
而是要你清楚地明白,做成一件事情的价值点分布在哪些环节,都是谁做成的。
这样才能公平的分配,从而维持一个创造增量利益的好秩序。
李世民打下天下之后,封赏功臣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事实上,确实有团队元老对分配方案有很大意见,人性天然容易高估自己的贡献。
但是,大唐创业的几次关键战役,都是李世民运筹帷幄并且亲自冲锋陷阵打赢的。
整个创业团队,谁比李世民更懂指挥大战役?谁比李世民更懂战场一线的实况?
那么,谁还能比李世民更了解,团队里面哪个功劳最大呢!
最后,李世民一拍板,分配方案就顺利通过,众人心服口服。
整个贞观之治,没有朱元璋那样的清理功臣,也没有其他时代的一些密集叛乱。李世民以一个极低的成本,创造了一个维持正反馈循环的好秩序。
第四个配套措施,是持续沟通。
管理者的沟通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为管理者的核心职能不是自己把单个项目做成,而领着团队持续把一件又一件事情做成。
达成这个目标的底层支撑,就是创造并维持一个积极的秩序。
前面已经定义了什么叫好秩序。
而在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部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随机波动的冲击。
再次注意,随机波动是中性词,可能是积极随机波动,也可能是消极随机波动。
积极随机波动可能是突然中奖了,消极随机波动是大家更加熟悉的,比如项目遇到意外的困难了。
积极随机波动容易让人飘,不加干预的话,容易让团队成员产生不切实际的乐观想法。
而消极随机波动容易让人沮丧,打击团队士气,甚至产生诸如散伙之类的想法。
沟通能力就是用在这些场景的。
沟通的根本目的,是把团队成员的思想共识,拉回到原有秩序之上。让大家继续沿着原来的路走下去。
别人飘的时候,要适度的注入一些焦虑因素;别人沮丧的时候,要适度的画饼、打鸡血。
沟通能力的核心技术,就是把这些“传播焦虑”、“画饼”、“打鸡血”的内容,说得让人发自内心的相信。
这种核心技术,就是一种理解他人有效需求,并且能够切中他人利益要害的洞察能力。
当然,技术永远是中性的。有人把它往积极的领域应用,就有人把它往消极领域应用。
有的管理者是通过沟通技术,试图把人困在一个坏秩序里面,接受盘剥,俗称PUA
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自己做一个创造好秩序的管理者,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要能识别其他人试图创造坏秩序的行为,并让自己远离。
聊到这里,我们相当于把管理学里面,管理者的几大职能,通过另一种方式描述了一遍。
更加通俗地讲,这里描述的,是在探讨怎样当一个称职的好官。
其实,我觉得探讨这个问题的更大价值,在于向想要成为管理者的朋友,把做到管理者、做好管理者的原理讲清楚。
这样,更多的朋友才能从一个优秀执行者,升级为合格管理者。
大家想一想,取经团队的齐天大圣,绝对的王牌业务员,却无法取代师傅的领导地位。
同样的,詹姆斯邦德和杰森伯恩无论拯救世界多少次,从来也没有谁想过让他们去当首相或者大统领。
部分朋友根本不想当官,只想永远做个执行者。这根本没有什么不好的,完全是个人选择与职业定位。
但是,想要成为管理者的朋友,如果自身的办事能力也很强的话,那么思考管理者职能的底层原理,就是成为管理者的进阶道路上的必修课。
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提拔干部的时候,有时候(甚至很多时候)并没有提拔业务能力最强的那个同事,有些朋友就觉得有黑幕。
但是,如果时间能够快进几年,事后真的证明被提拔的那个业务能力并不是最强的同事,反而在管理岗位上做得非常成功,确实带领团队实现了可观的业绩。
那么,这就说明当初上级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管理者的底层价值是创造秩序。
一个好的秩序,会让团队创造远超业务明星个体的业绩与成功,从而实现组织的宏大目标。
如果我们真正培养出自己创造秩序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一定会把我们人生的成功,推向新的高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