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中国首条超级大运河动工,投资超700亿,能带来什么好处

 陆信祥 2023-05-09 发布于广西

古今中外,有名的运河有很多。比如国外的巴拿马运河,连通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看起来小小的一条运河,一遭不慎被堵塞,居然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国内最有名的当属“京杭大运河”,连接着北京和杭州,沿途经过八个省,数百年来已经数不清有多少货物通过这条大运河南来北往,也是江浙等地富庶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2年8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条超级大运河宣布正式动工。

让很多人惊讶的是这条修在“边缘”省份广西的超级运河,居然施工土方量是长江三峡大坝的三倍之多,投资额也占到了广西省一年GDP的三分之一。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国家决定花如此大手笔在广西开凿这样一条超级运河呢?

尴尬又重要的广西

都说运输通道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血管”,自古以来交通发达的地区或者占据交通要道的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如神助。

而在水陆空三项运输里,水路一直都是性价比最高、运输量最大的重要运输方式。

除了利用自然生成的河流大川以外,智慧的人类也早就掌握了人工开凿水道的技术,这些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运输的水道被称之为:“运河”。但是,广西有什么特殊之处,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条超级运河的归属之地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广西省尴尬又重要的地理位置。广西位于我国大西南地区,中国人对广西的印象大部分都停留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及壮族少数民族风情。

要不是有北海涠洲岛,可能很多人都要忽略了广西其实是一个临海省份的事实。事实上,广西省南部临北部湾,拥有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海港。

一般情况下,如果拥有海岸线和海港,境内都可以依托海运发展出丰富的经济网来。但是,广西却没有。长久以来广西甚至都长久的被冠以了“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标签。这就离不开广西独特的河流走势了,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广西也不例外。

因此,广西境内虽然有海岸线,有河流,但是十分不幸运的是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大河是在广西境内入海的。这就造成了,广西境内有河,有海港,但是大家各走各的尴尬境地。

尽管广西的水运如此尴尬,但不能掩盖广西省地理位置日渐重要的事实。

人们除了容易忽略广西临海以外,还容易忽略另一件事,那就是广西省除了对内连接广东、湖南、贵州、云南以外,最重要的是广西西南角还与越南接壤。

放在古代,云贵、湘西以及越南、老挝缅甸也都不是什么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中国经济进一步向好发展,并且与东南亚联动发展,力求与东盟各国一起,建成第一个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

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这个自由贸易区也必将影响东南亚各国大量人民的生活。地处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拥有陆路和海港的广西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进入2023年以来,由于欧美等西方各国经济发展受限,各大传统口岸都堆满了空置的集装箱。

长三角与珠三角海港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但是,处于广西南部的北部湾海港却交出了逆势增长的好成绩。而北部湾的主要货运则是针对内陆和东盟各国,据预测,在未来几年里,中国与东盟外贸出口将是我国外贸最主要的增长点。

因此,我国广西省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大的运输吞吐需求,一方面又被自身地理条件束缚住了运输能力。

综合而来,打通广西内陆与沿海之间的水运瓶颈,成了一件顺应时势且迫在眉睫的事情。超级大运河,平陆运河便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

2022年3月平陆大运河的立项申请正式通过,广西人多少年来日夜盼望的水路运输要道终于有了眉目。

其实,一直以来广西物产丰富,特别是水果,每年收成都十分可观。但是由于水果保质期短,广西本身人口不多,运输又不方便,所以大部分的水果都只能在当地贱价甩卖,当地人生活条件也一直得不到改善。

因此,平陆运河的修建对于广西省来说简直就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超级运河——平陆运河

平陆运河一旦修成,首先发挥的作用就是改变我国以两河及东南沿海为线发展的经济版图,将西南水系也纳入进全国乃至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发展体系中来。

平陆运河北接南宁市平塘江口一路往南进入北部湾,这条超级大运河全场有135公里,终于可以终结广西省内无大江大河入海的尴尬。这条超级运河修成之后,从西江中上游进入北部湾的货物可以少走五百多公里路程。

这么重要的平陆运河,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贵”。除了一百多公里长之外,平陆运河的宽度和深度也是不容小觑的,一级航道宽8米,深达60米,最大运载量可达3000多吨。

要修成这样一条运河并不是容易之事,每一公里耗费资金约5亿人民币。

因此,修建平陆运河的投入也是超乎人想象的727亿,几乎占据了广西一年GDP的三分之一。预计修建时长也差不多要五年时间,由此可见,广西人修建这条运河的决心之大。

广西虽然地处我国南方,但是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都是熟悉的平原,相反广西境内各种山路崎岖,因此,平陆运河的第三个关键词就是“难”。要人工开凿这样一条超级运河,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很多土方。

据计算,平陆运河所产生的土方可能有修建三峡大坝产生的土方的三倍那么多。

这么多的土方要怎么处理,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有人建议把这些土方运送到隔壁香港去吧,用来填海造地,也缓解缓解香港人们土地不够的现状。

当然,这个建议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施起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工程师们给这些产生的巨量土方已经安排了去处。

由于修建运河不可避免的会对沿途的耕地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为了在开发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工程师们将这些土方设计填充到合适的地域,建成新的耕地。

挖河土方解决之后,还要克服整条运河从内陆到海港60多米高差的问题。为了让巨轮能平顺的从内陆行驶到海港,工程师们给巨轮们设计了三道枢纽。通过枢纽升降船闸,让船只一步一步的来到海港的高度。

如何保证三道枢纽的高效和安全,这也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毕竟是要给5000多吨巨轮坐的电梯。研究人员也是经过多轮研讨,反复论证,最终才确定的施工方案。

第四个关键词“生态”。从施工中我们对于土方处理的可持续态度,就能看出我国在修建平陆运河时对于生态的重视。

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人工工程,很容易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尽量减少这种对生态的影响和破坏,平陆运河在修建之时就考虑了对沿路生态环境的维护。

比如,在平陆运河沿岸留出至少一公里的生态保护走廊,对于运河沿岸生态的多样性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考虑到凭空多出来一条8米宽的运河,会改变原本两岸动物的活动范围。

为了减少运河对动物活动的影响,平陆运河沿岸特意设计了多条专供动物通行的通道;除了陆地上的生态保护,运河中也专门为回流的水生动物设立了多条专门的水路通道。

这样的可持续设计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十分少有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截止到2023年,平陆运河的修建在顺利推进中。面对这样一个可以打通广西经济命脉的超级工程,在平陆运河正式完工之前,广西人民也没有闲着。

特别是一些船运商人,由于之前所造的船只大多数都是为了适应传统海港港口的。现在,也特别提前为几年后就会开通的平陆运河打造专门的运输船只。

在对外贸易上,我国西南的各大省份也纷纷开始提前布局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与广西自身就拥有海岸线不一样,贵州和云南更加地处偏僻,长久以来物产丰富对外交通运输却十分欠缺。

因此面对平陆运河即将开通的百年难遇的机遇,各省也都提前展开了面向东南亚各国的外贸沟通工作。

相信,不久以后随着平陆运河这条中国千年以来投入最大的超级大运河的拉通,我国广西省、云南省、贵州省等整个大西南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圈都将迎来全新的腾飞时刻。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