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退烧①什么样的孩子禁用美林、布洛芬、泰诺林、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

 愿为流云 2023-05-09 发布于北京


小朋友得了门脉高压,压力多高就算高?

小朋友门脉高压,和成人很不一样

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孩子禁用美林(布洛芬)、泰诺林、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继发呕血


鉴于其抗炎作用与糖皮质激素不同,故将这类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

NSAIDs大多三种主要作用

抗炎:主要是由于抑制PGs合成酶,减少PGs的生成。此外,通过抑制白细胞凝聚、减少激肽的形成、抑制透明质酸酶、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钙的移动而发挥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对控制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疗效,但无病因治疗作用,不能阻止风湿疾病病程的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

解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散热增加而降温,仅对症治疗。

镇痛:属于外周性镇痛药,由于减少炎症部位PGs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不排除中枢性镇痛的可能性,对慢性疼痛效果良好,对尖锐性刺痛无效。

NSAIDs

化学结构各异,但均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主要的共同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环加氧酶(COX)活性而减少局部组织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已知环加氧酶具有两种同工异构酶,即COX-1COX-2,前者出现在胃(肠)壁、肾脏和血小板,后者出现在炎症组织。COX-1属正常组织成分,一旦被药物抑制,其生理功能受损,就会出现胃、肾和血小板功能的障碍而发生不良反应。

可点击红色文字链接,了解更多信息

小朋友退烧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吗?

中医手法外治:儿童发热

呕血的直接原因是胃(和或食管)的血管破裂

胃黏膜的自身防御因子(黏液、前列腺素等)和黏膜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等)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血管直接暴露。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

门脉高压性胃病

内镜是诊断的主要方法,其特征表现为马赛克征或蛇皮样外观。

PHG 组织学特征为胃黏膜及黏膜下毛细血管、静脉扩张充血,无明显炎症浸润。发病机制多认为与门静脉高压、胃黏膜屏障功能削弱等有关

门脉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胃黏膜下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导致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局部胃黏膜损伤

NSAIDs会加重胃黏膜损伤。

部分引用自:

药师用药交代实用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ISBN 978-7-117-29356-3

《药理学》 人卫第8/9版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0 年 10 月第 37 卷第 10 期

31563216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9 年 12 月第 18 卷第 12 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