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案说医】吴芳汀: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案

 文库asd 2023-05-10 发布于黑龙江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吴芳汀,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汕头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中医门诊主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业委员,汕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专家等。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发表论文多篇,专业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肿瘤疾病,脾胃肝胆疾病等。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林某,女性,时年65岁,2020年9月14日初诊。

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活动后明显,严重时呈天旋地转感,伴呕吐,在当地医院就诊,并行头颅MR及多普勒、颈部MR均未发现异常,当地医生予口服“敏使朗”后,效果一般,仍反复发作,今经朋友介绍,到院求助中医治疗。自发病来,精神一般,睡眠可,胃纳差,二便正常。
首诊证候

主诉:反复头晕1年余。
刻下见:神清,精神一般,面色少华,胸闷身困、食少多寐、头晕,二便正常,舌淡,苔薄,脉弦滑。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否认过敏史。
体格检查:神清,精神一般,心肺听诊无特殊,肝脾肋下未及,无反跳痛,病理征(-),生理征(+)。
辅助检查:无。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眩晕。
证候诊断:痰浊中阻。
西医诊断:位置性眩晕。
治法:燥湿健脾,和胃止呕。
处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天麻10g、法半夏10g、茯苓10g、山药10g、佛手10g、黄芩10g、炒白术10g、檀香4g、甘草3g、钩藤10g、大枣15g、葛根15g、薏米仁15g、川芎10g、白芍12g、陈皮10g,水煎内服,共7剂,并嘱继续口服“敏使朗”。

随诊过程

复诊:

7天后复诊,患者欣喜,诉头晕明显缓解,能从事轻微体力活动,且不会诱发头晕发作,胃纳及寐可,二便正常,查体:舌红,苔薄白,脉滑,效不更方,继予前方继续服用2周,三诊时患者诉已无头晕,改为四君子汤加减,至今未来复诊。

【按语】

眩晕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指眼前视物昏花或模糊;晕即头晕,指自觉周围物体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难以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倒地等症状。吴芳汀主任指出该病辨证要点:

1、辨脏腑眩晕虽病在脑(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因肝阴不足,肝郁化火而致肝阳上亢眩晕者,常兼见头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等症;因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眩晕者,常兼有纳呆、乏力、面色白等症;因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所致眩晕,常兼见纳呆、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等症;因肾精亏虚所致之眩晕,常兼腰膝酸软、耳鸣如潮等症。

2、辨虚实眩晕以虚证居多,挟痰挟火也有之。一般新病,体壮、呕恶、头胀痛,多为实证;久病体弱,伴体倦乏力、耳鸣如蝉者多为虚证。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病久常虚中夹实,虚实夹杂。

3、辨标本眩晕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其中阴虚多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气血不足则见舌淡嫩,脉细弱。标实又当细审风、火、痰、瘀各自特征,而加以辨识。眩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该病患者为慢性病程,发作时不能从事轻微体力活动,甚至轻微活动便天旋地转,并有胸闷身困、食少多寐,查体舌红,苔薄白,脉弦滑,证属痰湿中阻,治法宜燥湿健脾,和胃止呕。该患者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加之肝风内动,风痰上扰清空,则眩晕而头重如蒙、自身或景物旋转、胸闷身困、食少多寐、恶心呕吐;舌苔白,脉弦滑者,皆为痰湿之征。本证主要病机为痰浊中阻,清阳不升。以眩晕头重如蒙,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滑为审证要点。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若眩晕,呕吐频繁者,可加代赭石、竹茹降逆止呕;脘闷纳呆,腹胀,可加白蔻仁、砂仁芳香化浊,理气和胃;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石菖蒲通阳温开窍;若痰湿郁而化热,症见眩晕,心烦口苦,舌苔黄腻者,治宜清热化痰,和胃降逆,可用黄连温胆汤。

(本案编者:吴浩华)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