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怕冷不再愁,灸疗帮您解烦忧!

 艾灸笔记 2023-05-10 发布于四川

寒冷的冬天来了,人们都裹上了厚厚的外衣来抵御严寒,对怕冷的人来说却苦不堪言。为什么这些人特别怕冷?怕冷跟人的体质有什么关系吗?如何改善怕冷呢?

图片


图片
 一 、冬天特别怕冷的原因是?
图片

  冬天特别怕冷、四肢不温,穿很多衣服都不觉得暖和的人,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

中医理论认为,阳气具有温煦和温养的作用,这种温煦和温养的作用可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维持气血津液正常的循行和分布。当这些人阳气不足的时候,肌体就会失去温煦的作用,就会觉得特别怕冷而不耐寒。

图片


图片
  二 、阳虚体质有哪些症状?
图片

阳虚体质的人除了畏寒怕冷、手脚冰凉之外,还常常出现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常鼻塞、流涕若是心阳虚的还会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

若是肝阳虚则表现为巅顶痛,四肢凉,腹部疼痛。

脾阳虚表现为恶食生冷,腹胀,腹泻。

肺阳虚表现为畏冷怯风,自汗,多尿。

肾阳虚表现为形寒肢冷,嗜卧懒动,夜尿频等症状。

图片
   三 、灸疗助您赶走寒冷
图片
中医认为,阳虚人群艾灸是补阳的重要途径之一。艾叶性温,将点燃的艾灸施灸于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能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阳虚体寒。灸疗助您赶走寒冷。
图片
图片

1. 大椎穴

定位:在背部,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通督行气,贯穿督脉。

方法:点燃艾条,对准穴位处,距皮肤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为宜,每穴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

图片
图片

2. 肾俞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效:调补肾气,通利腰脊

方法:同上。

图片
图片

3.腰阳关穴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通阳行气、强腰膝、益下元。

方法:同上。

图片
图片

4. 足三里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功效:温补脾胃、强壮保健

方法:同上。

图片
   四 、日常注意事项
图片

①保护好双脚

肾经起于脚底,“脚冷则全身冷”。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

②保护好膝盖

膝部受凉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平时宜保暖防寒,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毛裤。

③保护好腰部

腰为肾之府,肾喜温恶寒,腰部受凉容易导致腰痛。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部,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

图片


④保护好颈部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一旦受寒,颈痛、偏头痛、感冒则接踵而来。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

⑤保护好耳朵

耳朵体积小,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很容易散发,且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因此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

⑥保护好鼻子

鼻子裸露在外,冷空气来袭时如果鼻黏膜黏液分泌会减少,毛细血管会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就变差,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以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