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跳梁者,虽强必戮,明朝如何击败日本的?

 地图帝 2023-05-11 发布于上海

“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这段话出自四百年前大明神宗皇帝的《平倭诏》。万历抗倭援朝是整个十六世纪东北亚地区最大的一场国际战争,中国、日本和朝鲜三方势力围绕半岛展开生死角逐,同时这场战争也是日本“大东亚”构想最早的雏形与实践,不过在中朝联军的合力打击之下,最终归于破产。

明朝万历皇帝决心出兵朝鲜之时,大明已经立国两百余年,累世承平使得王朝宛如一个垂暮老人,腐朽老迈且摇摇欲坠。此时朝鲜的情况相比明朝更加不堪,武备松弛,国防疲弱,整个半岛几无能用之兵。反观日本刚刚结束战国乱世,军队身经百战且武器精良,更重要的是日本地狭人多,身为关白的丰臣秀吉没有足够的土地分封给有功将士,对外扩张成为倭国的不二之选。

或许是从来往商人那里得到过有关中朝两国的情报,丰臣氏的野心急剧膨胀,立志要征服大明,称霸亚洲。在丰臣秀吉的构想中,日本假道朝鲜攻入中国之后会很快占领大明全境,然后将天皇从京都迁至北京,整个北方和中原地区交给养子丰臣秀次,自己则坐镇宁波并伺机侵占天竺(印度)。这样的计划简直就是日本二战时期“大陆政策”的初代模型,也难怪后世的日本军国分子会对丰臣秀吉推崇备至。

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下令各大藩主按食邑数量筹集兵员和物资,最终集结十五万人分成九个军团于西日本待命。在战略上,丰臣氏采用德川家康的建议,以水陆并进的方式务求速战速决,陆军从朝鲜釜山登陆,只管猛打猛冲,水军来往于日朝之间,负责后勤给养的运输。战端开启之后,朝军一触即溃,仅仅月余时间,朝鲜王京便被攻克,国王及一众臣属仓皇北逃,身后则是数万日军疯狂追击。

图-丰臣秀吉

平壤再被攻破之后,朝鲜国王逃至中朝边境,同时遣使向大明求援。明朝君臣收到消息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怀疑,你偌大一个朝鲜再不济也不至于两个月就全境沦丧,所以边境那位到底是朝鲜王本人,还是个冒牌货真说不准呢!就在明廷踌躇不定之时,探马回报日本的确出兵半岛,但究竟来了多少人,没有准确情报。

朝鲜使臣为了促使大明尽快出兵,就谎称倭军只有数千。几千人就把你一个国家打成这个样子?明朝廷不信,又为是否要发兵救援产生争执,最终还是万历皇帝拍板要打,为了防止日军狼奔豕突,占领朝鲜之后再奔辽东而来。由于朝鲜提供的假情报,明朝初次派兵只有几千人,结果在平壤遭到日军伏击,前锋几乎全军覆没。再次质问朝鲜才知,日军光是登陆部队就有十几万人,后方还有粮草后勤人员数万,明朝始才大梦初醒。

此后大明调整兵力,以名将李如松率辽东边军入朝,此后就是一路反推,不多时便收复了平壤和汉城。日本见识到明军强悍的作战能力,知道完全吞并朝鲜已不可能,中日双方遂展开谈判。不过丰臣秀吉要求的条件过于苛刻,比如要明朝公主嫁给天皇为后,朝鲜割让南部八道,谈判最终在1597年破裂,于是战端又一次开启。不过有明军这道墙挡在前面,日本已不可能完成作战目标,加上丰臣秀吉在次年病逝,日军陆续撤回国内。

这场战争给东北亚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明朝因抗倭援朝而元气大伤,只能坐视建州女真日渐壮大,最终被清朝取代。朝鲜从亡国到复国,自然对大明感恩戴德,即便明亡之后依然使用崇祯年号。日本因丰臣氏嫡系部队大损,最终由德川家康统一全国,德川幕府由此建立。不过日本“大东亚”的妄念并未根除,近代以后再度以另一种形式荼毒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