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搬了吗?“法务集聚区”涌现潮来了,新业务潮涌动ing丨律新观察

 律新社 2023-05-11 发布于上海

作者丨陶晓君

出品丨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

“法务区新政看了嘛,搬还是不搬?”

2023年4月11日,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启用,重庆中央法务区宣布正式启动建设,上海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发展政策申报指南发布……法务集聚区的建设、启用、扶持政策等消息常常刷屏,也成了法律服务业从业机构见面问候语。

产业集群不是新鲜事物,产业集聚有利于打通上下游通路,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中央法务区”“法律服务产业园”等法务集聚区概念在近几年集中涌现。为了推动法务集聚区的建设,各地都出台了系列配套扶持政策:上海在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的过程中,有7个区出台了相关政策;虹桥和浦东等地先后建设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和高能级现代法律服务引领区,并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法律服务行业生态的优惠性政策;苏州对国家级、省级行业优秀法律服务机构总部新迁入苏州的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500万元、100万元的补贴……

从全球范围看,纽约、伦敦等世界级城市都产生了高度集中的法务集聚区,孕育成熟的法律服务产业,形成了辐射全球的法律服务功能。目前,国内的法务集聚区尚处于初步阶段,如何通过对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律所、新兴法律服务机构等的整合与集聚,实现法律服务的产业化、规模化,助力城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各地竞相探索推动法律服务产业发展新动能。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法律服务业的发展有很多传统慢热因素,新兴法律服务业整体还在萌芽发展阶段,不仅仅需要减免租金、奖励相关机构开业等“钞能力”支持,还需要法务区持续运营支持,这或许是“法务集聚区”未来最具魅力的竞争力。

筑巢引凤 法务集聚区建设加速

温婉的木纹背景配以莹白的台面,一盆雅致兰花的点缀,在黑色质感射灯营造的舒适氛围中,让人很容易错以为是来到了某家五星级酒店的前台。然而,墙上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醒我们,这里是刚刚启用的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在中心开幕的那一天,苏州市律师协会会长李浩江作为中心从筹备到落成的亲历者,他提出了未来的期许:“目前我们的重点是依托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影响力的自贸片区的法律服务经济产业园区。”

其实,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建设早在2021年就已启动。经过招商引驻,目前该中心已入驻机构30余家,其中既包括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苏州工作委员会、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苏州工作委员会、苏州自贸片区产权检察保护中心、苏州仲裁委员会苏州自贸片区庭审中心等12家政府和司法机构,也包括9家市场类法律服务机构以及7家协会、高校研究机构。

就在此前一个月,苏州高新区法律服务产业集聚示范区也宣布启动建设。李浩江向律新社透露,不止在自贸片区和高新区,苏州未来还将在姑苏区设立法律服务集聚区,吸引更多的优秀法律服务机构在中心城区进行集聚。作为国内最强的地级市之一,苏州的GDP领跑全国,但法律服务业的发展却与其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匹配——百人以上律所仅5家。不过,当前这一短板已受到高度重视,在苏州市的十四五规划中,法律服务业作为新兴服务业的9个重点细分领域之一,第一次被列入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并推进。

今年开年,苏州出台了《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配套扶持政策,全力推动现代法律服务业与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创新产业集聚示范区,其主要功能是优化苏州全市市域范围内法律服务机构的布局,集聚优势、强化协同。

国内对法律服务聚集区发展模式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7年。那一年,南京江北新区法律服务园区正式启用并对外开展服务。一年后,由南京政府主导推介的河西·建邺法律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

而真正掀起法务集聚区热潮的,当属首个省级层面推动建设的现代法务集聚区——于2021年2月正式启动运行的四川成都天府中央法务区;在今年3月7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天府中央法务区还因为被最高法工作报告“点名”而走红。继天府中央法务区之后,法务集聚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21年

5月28日 淮海经济区法律服务产业园开园

9月24日 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正式揭牌

11月5日 海丝中央法务区启动大会成功举办

12月9日 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启动运行

12月10日 安徽省马鞍山市法律服务产业园开园仪式举行

2022年

1月4日 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正式亮相

7月18日 长春智慧法务区举行揭牌和签约活动

2023年

3月22日 苏州高新区法律服务产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启动

4月7日 重庆中央法务区在重庆市渝中区正式启动建设

4月11日 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2023年还未过半,就有2个法务集聚区开建,1家正式启用,可见兴建法务集聚区的热度持续不减。同时,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琴澳国际法务区也都在建设中,并同步招募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入驻。

聚焦关注 为法律服务行业注入动力

法律服务业经过30余年的市场化发展,正在进入产业化阶段。随着各地法务集聚区的出现,也标志着法律服务行业作为创新服务集群正在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法律服务行业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行业资源整合加速。正如从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朱箭飞所形容的那样,法律服务好比是“维生素”,是维持其他产业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要素。

法务集聚区的建设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法治意识建设,为企业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提供直接便利,还能成为各地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对外名片与亮点。同时,作为一种绿色新兴服务业,法律服务业还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此“名利双收”,让法务集聚区的建设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华东政法大学“经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部与华东政法大学部校共建“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杨凯认为,兴建法务集聚区有助于行业发展、良性竞争。法律本身是一种非标服务,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种“标准”:如果只接触了一家律所,可能评价不了律师水准的高低、收费昂贵与否,但如果比较了10家甚至更多,就能形成一套价格体系。同时也会让律所寻求差异化竞争,往做出自身特色的方向发展。

法律科技、法律媒体等法律新兴服务业也脱离了原本“隐形”状态,作为法律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的政策申报中,对支持对象的定义就特别提到了法律科技公司和法律媒体等法律服务新业态。

法务集聚区通常由政府统筹规划,以法治元素为核心,以法律服务为纽带,集“政产学研用”为一体,将商务区与法务区同构,实现法治协同创新,促进法治、经济和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律兜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创始人金为铠指出,法务集聚区的整体建设,一定会带来产业的结构性变化,也能为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公检法、律所之外更多的就业渠道。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主导建设的现代法务集聚区,天府中央法务区的建设成效已初步显现:招引律所、税务、审计、会计、知识产权等涉法务机构280余家,业务覆盖金融证券、知识产权、国际贸易、并购重组等各领域。2022年,天府中央法务区提供法律咨询1.6万余次,办理各类法律事务11万余件。同时,引进推动建设国家律师学院西部分院、中国联通集团智慧法务军团等30多个高能级机构和项目。[1]中国联通智慧法务军团首席数据官张涛表示,自从入驻天府中央法务区之后,随着各地前来考察人数的不断上升,联通作为智慧法务新基建单位得到了广泛认可,合作邀约不断。

破局关键 能否促进“创收”

任何服务行业,尤其是法律服务,跟随的永远是其服务对象。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级的法律服务聚集区在空间形态上与高能级的商务区存在显著的伴生关系:纽约曼哈顿法律服务集群位于曼哈顿CBD区域,拥有各类法律事务所数量占全纽约的87%;伦敦金融城法律服务集群位于伦敦金融城,拥有三分之二的世界顶级律师事务所;新加坡滨海湾法律服务集群滨海湾中央商务区,拥有律师事务所882家……[2]

与之相比,目前国内的法务集聚区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地法务集聚区的发展参差不齐,有的仅仅是展示区和概念区。杨凯认为,目前的法务集聚区大多只能算是1.0版本,未来有待进化为2.0、3.0,甚至5.0版本。但他对法务集聚区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我们正经历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在AIGC技术飞跃的背景下,法务集聚区这一创新产业集群的进化速度也许会远少于预估的5—10年,可能在1—2年内就能实现。

作为一种配套服务,法律服务总是跟随实体经济的脚步,例如上海临港新片区覆盖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进出口贸易等各个领域,伴随市场活跃度的提升,法律纠纷及相关案件也逐渐增多。法律服务机构当然愿意 “扎堆”,2020年12月17日,临港新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已陆续有司法、仲裁、调解、公证、法律查明及知名律所等法律功能机构入驻;又如在上海陆家嘴地区,金融产业集聚,主要业务为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律所也高度集聚。法务集聚区要拒绝单一聚集的形式主义,真正通过法务集聚区助推法律服务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和外向化。

也许吉林长春智慧法务区的“妙招”能带来一些启示:由政府发放1000万元的“法律消费券”,类似上海消费券的做法,让有法律需求的客户可以享受到律师费用10%的减免,这部分由政府买单,将法律服务的服务成本降低,服务效率提升,真正发挥法务集聚区对行业的助力。

朱箭飞曾参与长春智慧法务区规划工作,他说,法务区不只是“集聚区”这个概念,更重要的定位是创造法治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促进整个法治行业生长,包括法律科技产业,因此,长春智慧法务区在名称上特别突出了“智慧”两字。

为了推动法务集聚区的建设,各地政府从司法资源配置、租金补贴、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给予相关扶持政策。4月13日,《上海市司法局发布的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发展政策申报指南》中就有租金补贴、开办资助等扶持政策,支持对象最高可获得三年每天3.5元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补贴、150万元开业资助;在苏州的相关扶持政策中,对国家级、省级行业优秀法律服务机构总部新迁入苏州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法律服务机构年度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8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上的,给予最高50万、80万、100万元奖励等[3]……

单纯的资金扶持并不足够,还需要持续运营支持。金为铠指出,现在的法务集聚区都是“试验田”,不少都缺乏长期运营思路,把司法机关以及一些律所聚集到同一地点,无非是建设单纯的存量市场,缺乏增量的思考。法律服务本质上是“服务业中的服务业”,像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建立国际中央法务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某些并不具备产业优势的城市,法务集聚区有沦为“概念”的危险,未来会因为与市场不契合而受阻。值得深思的是,如何通过这类服务型的产业园区,与周边的实体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从而真正带动产业和法律服务的共同发展。

另一些法务集聚区则力求在差异化中寻求突破。近日,重庆宣布启动中央法务区的建设,与已在成都建成的天府中央法务区在地理位置上相近,产业政策上则“错位竞争”。相关资料显示,一开始,重庆就提出了差异化竞争:第一是重点围绕TO B的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作为西部的金融中心,重庆希望将金融法律服务作为重点;第二是围绕其高端制造业;第三,作为西部的陆海新通道,重庆会触及涉外法律服务与咨询。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实现其自身的特色。

可见,法务集聚区并非只是单纯用各种手段将法律资源聚集到一起如此简单,而是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产业特征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在必要的时候,还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在常规的租金补贴、开业资助外,更应该考虑如何积极开拓法律服务市场,促成因聚集形成的“虹吸效应”,取得从前分散配置法律机构从未达到的法律服务规模和效果。

结 语

法务集聚区的兴建意味着法律服务行业作为创新服务产业集群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虽然业界人士对法务集聚区的未来运营前景意见不一,既对其能够实现快速推进升级持有乐观看法,也有将其运营成功与否需经历市场检验的保留意见,但业界对法务集聚区的出现及其对行业的正向赋能都广泛表示肯定与期待。

随着未来各地法务集聚区的增加,将进一步助推行业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促进机构与品牌的融合,达到“品效合一”,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法律科技、法律媒体等新兴法律服务业也将依托法务集聚区,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已有法务集聚区的运营过程中,也将逐步累积宝贵的成功经验,以期打造出真正能够辐射全球的国际化法律服务产业集群。

参考资料

[1]《天府中央法务区,为何被最高法工作报告“点名”?》,https://mp.weixin.qq.com/s/lUfKl7McEghba1hvcJwlXg

[2]《探访中央法务区|全国首个高能级法律产业服务聚集区——天府中央法务区正式亮相 》,https://www.sohu.com/a/448957353_120952561

[3]《法律新市场聚焦 | 苏州:“苏大强”下尚不匹配的法律服务市场》,https://mp.weixin.qq.com/s/c5jc96HMUB2dlTtfp7otLg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