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动脉超声

 超声大夫 2023-05-12 发布于四川

肾动脉声像图

图片

正常值

    内径:0.5~0.7cm(起始部稍粗)

    PSV:<100cm/s

    RI:<0.7

    收缩期加速时间:<0.07s

    肾动脉各级分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流速范围见下表。

图片

频谱特征

    ● 收缩期上升支较快,下降支较慢斜缓。

    ● 舒张期呈平缓斜坡状,流速较快。

    ● 收缩期与舒张期,频谱均呈填充型,各级分支频谱形态无差异,主要表现为流速递减。

扫查方法

    ● 禁食>12h

    ● 首选2~5MHz凸阵探头,儿童或体瘦者可选用更高频率探头。

    ● 使用较快的多普勒扫描速度,使频谱分析测量更加精确。

    ● 腹壁前横切腹主动脉,上下移动直至显示肾动脉起始处。

    ● 右肾动脉:下腔静脉后方找右肾动脉短轴,将探头旋转90°显示右肾动脉长轴。

    ● 左肾动脉:多数左肾动脉在腹壁前的扫查难以追踪至肾门。取右侧卧位,通过左后斜位扫查,利用左肾作为透声窗观察左主肾动脉,有时可在冠状切面同时显示左右肾动脉起始处,即“剥香蕉皮”征。如图。

图片

    ●检查肾动脉变异时,应多切面扫查,特别是肾动脉短轴切面。

    ●多普勒取样容积放置于血管中心,使用较小取样容积(宽度1.5~2.0mm)。

    ●如无异常血流,应在肾动脉起始段、中段、远段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在肾动脉上、中、下级的肾段动脉采集多普勒频谱。

    ●调节频谱使波形放大,使之易于测量,以便准确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加速时间、阻力指数。

    ●加速时间(AT)测量:从收缩起始处至第1个收缩峰顶点,如图。

图片

解剖知识复习

    ●肾动脉解剖见下图

图片

    ●肾动脉平L₁₋₂高度,起自腹主动脉侧面,起始部位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下方1.5厘米处,距腹主动脉分叉处约10厘米。

    ●肾蒂由出入肾门的肾盂、肾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组成肾蒂,主要结构排列顺序如下。

    ①由前向后: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②由上向下: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肾动脉于肾静脉后上方横行向外,经肾门入肾。

    ●右肾动脉起于腹主动脉前侧方(10~11点位),经下腔静脉后方右行入肾,是下腔静脉后方唯一的主要血管。

    ●左肾动脉起于腹主动脉一侧或后侧方(3~4点位),沿后侧方入肾门。

    ●肾动脉分支如图。

图片

    ①一级支:肾动脉。

    ②二级支:前、后两干。

    ③三级支:段动脉。

    ●每条段动脉均有独立供血区域,各段动脉间无吻合,故某一段动脉阻塞,会致该段肾组织发生缺血坏死。

    ●叶间动脉由段动脉分出,走形于椎体之间,贯穿肾实质,其分支终止于弓形动脉,弯曲围绕着皮髓质交界,形成皮质支。

    ●肾动脉变异

    ① 上极副肾动脉:不经肾门而在肾上极入肾的动脉。

    下极副肾动脉:不经肾门而在肾下极入肾的动脉。

(二者起自肾动脉、腹主动脉或腹主动脉与肾动脉起始部的夹角处)

    ② 双主肾动脉:两根动脉均经肾门进入肾并发出段动脉。

    ●肾血供丰富:成年人静息状态下,每分钟有1200毫升血液流过肾,占心排血量的20%~25%。

相关链接

    ● 大部分人右肾动脉起始略高于左肾动脉。腹主动脉横切面,同一水平双侧肾动脉往往不能同时显示,需稍侧动探头分别显示。

    ●右肾动脉中段位于下腔静脉后方,故较易显示全段。

    ●左肾动脉中段走行于胰体及脾静脉后方,因胃回声遮盖,不易显示。

    ●超声探测时,由于左、右肾动脉起始段声速与血流方向垂直而难于显示血流,采用改变声束的方法可改善之。

    ●成年患者中,95%的主肾动脉可充分显示,但部分患者显示困难,原因如下。

    ①超声固有的穿透力限制。

    ②声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对流速测量值的影响。

    ③肾动脉位置较深,相对较细,易受肠道气体和肥胖的干扰。

    ●对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应仔细观察肾动脉起始处和近心段;对年轻患者应全面观察整个肾动脉,因其易患纤维肌发育不良,可累及肾动脉远段和段动脉分支。

    ●肾动脉为低阻血流,因为肾血管床阻力低,在舒张期出现持续前向血流。所有肾动脉包括肾内动脉诸分支均为此血流形式。

    ●肾动脉频谱两个峰,第1个较小峰由心脏收缩引起,第2个较大峰由存储在血管壁的能量在心动周期释放引起。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能显示肾皮质的细小血管及低速血流,是了解皮质血流的较好方法。

    ●肾血管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经血管导管造影:评价肾血管的金标准,不仅可提供解剖学,需使用含碘造影剂且有放射线辐射的问题。

    ②CT(CTA):较血管造影侵入性小,较MRA分辨率高,但需要碘造影剂,不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③MRI(MRA):需静脉注射造影剂,价高且不适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

    ④多普勒超声:无侵入性,不需造影剂,可提供生理及解剖信息,评估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意义,可作为CTA和MRA检查的有益补偿,补充二者不能提供的信息。

​    ——文章摘自《超声正常值测量备忘录》第2版  主编 杜起军 崔立刚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