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郭店楚简诠释民可使由之:民众可使其得到君王以身作则的引导

 where5 2023-05-12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文/吴劲雄
摘要:郭店楚简《尊德义》《成之闻之》《缁衣》的思想不仅存在着多种关联,而且都能在《论语》中找到根源。它们的关联论点“民不从上之命,而从其所行”,可以为《成之闻之》“民可敬导也,而不可算也;可驭也,而不可牵也”找到理论原型,并可为《尊德义》“民可使道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解提供合理的语义背景,即君王自身言行对民众所产生的影响,远在发号施令之上。也就是说:民众可以使他们得到君王以身作则的引导,而不可使他们仅仅知晓君王的命令。换言之,作为《尊德义》思想渊源的《论语》,其相似的句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亦可作如是解。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说法最早见于《论语·泰伯》,却在近代以来逐渐变得颇具争议,因为“不可使知之”一语在字面上与“愚民”思想产生了难以避免的关联。以往学界在传统训诂学方面无法得到满意解答之后,纷纷转向于句读的调整研究;直到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尊德义》中出现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一系列相关表述,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因而成为学界争相讨论的热点,相关论著亦层出不穷。然而,时贤虽然已联系了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文意推导,却又失之辨析未深,还没勾勒出潜在的意义关联;虽然也结合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作为论述引证,却又失之联系太疏,难以看出两者的直接关系。据此,本文将借助《尊德义》与《成之闻之》《缁衣》的语境关联及其与《论语》的渊源关系,对“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的本义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一、《尊德义》与《缁衣》《成之闻之》的思想关联

《尊德义》与《缁衣》《成之闻之》是郭店楚墓同时出土的三种先秦竹简文献,他们的论证依据,都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前提: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命,而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也,下必有甚焉者。夫唯是,故德可易而施可遭也。(《尊德义》第三十六、三十七简)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以命,而从其所行。上好此物也,下必有甚焉者矣。故上之好恶,不可不慎也,民之表也。(《缁衣》第十四、十五简)

民不从上之命,不信其言,而能含德者,未之有也。……上苟身服之,则民必有甚焉者……是故君子之求诸己也深,不求诸其本而攻诸其末,弗得矣。(《成之闻之》第二、三、七、十、十一简)
以上三篇文献的相同之处十分明显,《尊德义》与《缁衣》关于“下之事上”的前两句话基本相同,《成之闻之》也有这种“民不从上之命”的表达,而且都说到了“下必有甚焉者”的内容。它们是在探讨一种统治者与民众之间关于“命”与“行”的关系,就是“民不从上之命’,“而从其所行”:统治者的行为具有模范性,民众对他们的行为会加以仿效,而对他们的命令则会加以抵触;而且“上好是物也,下必有甚焉者”:对于君王的喜好,民众不仅会加以仿效,还会在程度上表现得更为痴狂。

二、《尊德义》《缁衣》《成之闻之》与《论语》的思想关联

《尊德义》与《缁衣》《成之闻之》的思想相似性,几乎都可以在《论语》里面找到对应的根源。
1.“上行下效”与《论语》之渊源关系
关于“上行下效”的论述《论语.子路》早有其说: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文中的“令”即是《缁衣》等所讲的“命”,《论语》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讲的就是君民之间“上行下效”的关系:如果君王的行为光明正大,就算没有下达命令,民众也会跟从去做;如果君王的行为歪门邪道,即使三令五申,民众也会坚决抵制可见《尊德义》等三篇文献讲到的“身”、“行”“命’、“从”等“上行下效”的问题,已经涵括在《论语》之内,《论语》正是它们共同论点的思想根源。
2.《尊德义》“唯德可率民向方”与《论语》'道民”之渊源关系
“德”是《尊德义》的核心,整篇文章要讲的就是用“德”来教导民众的重要性:“为政者教道之取先”(十二、十三简,“先以德,则民进善焉”(十六简),因为作者相信“率民向方者,唯德可”(二十八简)。而《尊德义》中“德”的最好体现就是“礼乐”,其第二十九简说:“德者,且莫大乎礼乐焉。”因此,其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简分别论述了教民以礼、乐,就会有“果以至、德清”的好处;教民以辨说、艺、言、事、权谋,就会有“妄、争、吝、啬、寡信”的坏处。而《尊德义》的所谓“教道”,是建立在君民“上行下效”的理论之上的,因为“上好是物
也,下必有甚焉者”(三十六、三十七简)。只要君王“导民以德,教之以礼乐”,民众就会从善如流奉公守法,几乎不需要使用刑罚,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用《尊德义》第一简的话来说,就是“尊德义,明乎民伦,可以为君。”民伦即是礼乐,中国传统礼乐体现的就是各种人伦关系。
《尊德义》“导民以德,教之以礼乐”的思想倾向,我们可以在《论语》里面找到原型。《论语.为政》就说: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图片

孔子所讲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与《尊德义》“导民以德,教之以礼乐”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孔子讲“道民”,而《尊德义》讲“率民”(二十八简),或者说“教民”;孔子讲“齐之以礼”,而《尊德义》讲“教民以礼、乐”(十三简)。而所得的结果,孔子认为民众“有耻且格”,会有羞耻、敬慎之心,《尊德义》则认为民众“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二十一简),两者都是“民进善”(十六简)的最好表现。
而与“道之以德”相反的情况,孔子也作了交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结果是“民免而无耻”。政,就是法制禁令。民众对于自己的行为,只有苟免于刑戮的想法,而无所愧疚。对于这种情况,《尊德义》十八、十九简也有相关的论述:
教其政,不教其人,政弗行矣。
“教其政”即是“教之以政”,与《论语》“道之以政”的意思相同,《缁衣》与《论语》的对应之处正是写作“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因此,这里的“政”也作法制禁令解。意思是说:以法制禁令教导民众,而忽视以身作则的作用,民众是不会跟从的。
可见《尊德义》“唯德可率民向方”的“率民(教民)”思想,与《论语》的“道民”思想存在着渊源关系,还与《成之闻之》《缁衣》关系紧密,因为《成之闻之》第四简也明确讲到了“教”与“道民”:“君子之于教也,其道民也不浸,则其淳也弗深矣”,而《缁衣》则基本上是《论语》的引述。
3.《成之闻之》“求诸己”与《论语》之渊源关系
“反求诸己”是《成之闻之》的文章主旨,在与《尊德义》《缁衣》相同论点的表述中,也时时透露出这种倾向,其第三、四、五、七简说:故君子之立民也,身服善以先之,……亡乎其身而存乎其词,虽厚其命,民弗从之矣。……上苟身服之,则民必有甚焉者。”这三句话一再强调了“身服之”的重要性,而“身服之”就是“求诸己”,所以其第十简就明确提出了“君子之求诸己也深”的观点,认为“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一简),是统治者应当重视的重要原则。而这种“求诸己”的观点,也可以在《论语·卫灵公》中找到对应的根源: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可见《成之闻之》这种论点的提出,也与《论语》的主张息息相关。

三、《成之闻之》“民可敬导而不可弇,可驭而不可牵”与《尊德义》“水之道、马之道”之呼应解释

《成之闻之》第十五、十六、十七、十九、二十简出现了这样的说法:
上不以其道,民之从之也难。是以民可敬导也,而不可算也;可驭也,而不可牵也。故君子不贵庶物,而贵与民有同也。……故君子所复之不多,所求之不O,O反诸己而可以知人。
这段话中间的两个句子与《尊德义》“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十分相似,而且能在《尊德义》中找到互相呼应的说法《尊德义》第三、五、六、七、八简说:
不由其道,不行。……禹以人道治其民,桀以人道乱其民。桀不易禹民而后乱之,汤不易桀民而后治之。圣人之治民,民之道也。禹之行水,水之道也。造父之驭马,马之道也。后稷之艺地,地之道也。莫不有道焉,人道为近。
这两段话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
1.君王用以“导民”之“道”
这两段引文起首第一句话都说到了“上不以其道,民之从之也难”的情况。关于这个道’,《成之闻之》后面的句子说是“贵与民有同”,“有同”就是君王与民众之间应该有一个相同的行为标准,而不应该片面强制民众去做,君王自己却置身于这些行为标准之外,因为“亡乎其身而存乎其词,虽厚其命,民弗从之矣”(四、五简),民众是不会听从于言行不一的君王的;这正是引文末句所讲的“反诸己”,反求诸己,以身作则,民众就会顺应君王的举动、因此反诸己,就是《成之闻之》所要讲的“导民”之“道”,这种“道”与《成之闻之》的文章主旨是一致的。
《尊德义》指出“人道”是不会随时间、对象而改变的:“禹以人道治其民,桀以人道乱其民。桀不易禹民而后乱之,汤不易桀民而后治之。”同样是这种“道”,它并没有改变,禹用之则民治,桀用之则民乱;同样是夏朝的民众,他们并没有改变,桀来统治就暴乱,汤来统治就太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民不从上之命,而从其所行”,有怎样的君王就有怎样的民众,强制措施是改变不了的。大禹商汤践行仁义,并以仁义统领天下,民众就会跟从禹、汤安居乐业;夏桀自甘淫乱,并以暴虐统领天下,民众就会跟从夏桀作奸犯科。而“道”还是这种道”,民众还是这种民众,他们并没有改变。可见《尊德义》所讲的“道”与《成之闻之》所讲的是一致的。

图片

对于桀乱其民的情况《尊德义》二十二、二十三简也有讨论:“桀不谓其民必乱,而民有为乱矣。”作为一国之君的桀,他绝对不想民众作奸犯科,因为民众作乱会影响他的统治;但是,桀自身的暴虐行为诱导了民众的邪恶之心,致使民众都学他为非作歹。这是由于“上好是物也,下必有甚焉者”的结果,与段首所讲的“道”是一脉相承的。
而且《尊德义》一再举证桀治民的失败和禹汤治民的成功,是要证明在上者导民以“德”的重要性:只有导之以德,民心才会向善;如果导之以暴,民心就会淫乱。这与《尊德义》“唯德可率民向方”的思想倾向也是一致的。
2.《成之闻之》“可敬导、可驭”与《尊德义》“水之道、马之道”之呼应
《成之闻之》“民可敬导也,而不可弇”所用的“导'与“弇”是治水用语。“导”是大禹治水的成功方法。《尚书.禹贡》云:“九河既道。”道读作导。大禹通过疏导九州之水,解决了当时的水患。与此相对“弇”则是鲧治水的方法,《尚书.洪范》云:“鲧堙洪水。”堙即是弇,堵塞的意思。采用堵塞的方法,鲧治水终归失败。可见《成之闻之》所讲的“导'与“弇”,反映的是《尊德义》“禹之行水,水之道也”的情况。
同样《成之闻之》“可驭也,而不可牵,中的“驭”与“牵”,是两个与驾车相关的词语,《管子.形势解》云:“造父,善驭马者也。”造父是古代善于驾驭马车的人,他驾驭的方法是“驭”,而不是“牵”,通过“驭”,造父成功地把马奔跑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达到了最理想的驾车效果。可见《成之闻之》所讲的“驭”与“牵”,反映的是《尊德义》“造父之驭马,马之道也”的情况。
而《成之闻之》则直接用成功治水的“导”和成功驾马的“驭”与“上行下效”的规律相结合,来说明最佳的治民之道,保留了词语的效果而淡化了词语的本来属性。
综上《成之闻之》“民可敬导也,而不可弇也;可驭也,而不可牵也”中的“弇”通“揜”,压制、压服之意;“牵”,强制、勉强之意。因此,句子可以这样理解:民众可以顺乎其性加以引导,而不是进行压制;可以顺乎其性加以驾驭,而不是强行牵制。

四、《尊德义》“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的思想内涵及其与《论语》之关系

与《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相似的说法,明确出现在《尊德义》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简:
尊仁、亲忠、敬庄、归礼,行矣而亡(上唯下心),养心于子谅,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也。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桀不谓其民必乱,而民有为乱矣。爰不若也,可从也,而不可及也。君民者,治民复礼,民除害智。
此文段首与段末两句话,主要论述了导民以“忠信”与“仁义”的良好结果:“忠信日益而不自知”和“民除害智”。而“桀不谓其民必乱,而民有为乱矣”的说法上文已作分析,是残暴之君桀不以“德”导民而以“乱”导民的恶劣后果。这两种相反结果的产生,都是“人道”的最好反映,因为君王以身作则,践行仁、忠、庄、礼,并以此引导民众,民众就会跟从君王的仁义之举,忠信日益而不自知;桀不以身作则,自己作恶多端,却要求民众不要为非作歹,这是不可能的。很明显,这段话主要围绕“礼”来展开论述,前句讲“归礼”,末句又讲“复礼”,中间关于桀的例证又说明不用“礼义”的恶果,可见,此文的主旨与《尊德义》“尊德”“明礼”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而文中“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的意思也十分明显:民众可以以身引导,而不可以强制他们去做君王自己也做不到的事。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说就是桀以乱治民的真实写照。
“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处在这种上下文语境当中,有与之相邻并且句式句意十分相似的“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作为佐证,又有《成之闻之》与之相似的“民可敬导也,而不可弇也;可驭也,而不可牵也”作为旁解,可以推断“不可使知之”大概相当于“民不从上之命,而从其所行”的意思。“知”就是知晓、了解,但在这一句子中,“知”的对象是君王的“命令”或“说教”,如果君王的这种“命令”或“说教”不合人情、违背人道,不能身体力行引导民众,即使民众知晓君王的教令,他们也不会信服或接受的。因此《尊德义》“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可以理解为:民众可以使他们得到君王以身作则的引导,而不可以使他们仅仅知晓君王的命令。
而《论语·泰伯》所讲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亦当作如是解。因为《论语》是《尊德义》的思想渊源。《论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尊德义》也讲“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命,而从其所行”;《论语》讲“道民以德”,《尊德义》也讲“唯德可率民向方”;所以,同见于《论语》和《尊德义》的“民不可使知之”,意义也当作同解。何况学界已经指出“由”本来就有“道”的意思,更加表明这两句话不过是同一个句子的不同表达而已。
另外,关于“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的说法,传世文献中还能找到与之相应的句子。《国语.周语中》单襄公所引逸《书》就说:“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上,韦昭的注解是陵。陵就是凌驾,与此文的“强”字意思十分相近。可见,这种句式与说法在先秦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并不限于《论语》单篇和出土文献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