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蜂蜜是糖,所以会升高血糖?可能恰恰相反!

 繁星1 2023-05-14 发布于山东
一日三餐,是每日生活的幸福所在,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所谓“病从口入”,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不健康或不洁的食物,都会成为罹患疾病的导火索。
近年来,全球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患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糖”的选择与摄入一直是患病人群膳食干预中,非常关键的因素。
2022年11月16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utrition Review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将每日饮食中的蔗糖换成蜂蜜,可以改善心脏代谢水平,包括降低血糖和胆固醇,尤其当蜂蜜是生的并且来自单一花源时,似乎能为健康提供最大益处。

图片


-1-
蜂蜜降低血糖和胆固醇,为何如此神奇?
图片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主要由水(15%~20%)和碳水化合物(75%~80%)组成,并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有机酸以及多种天然活性成分。
那么,蜂蜜是怎样发挥降糖和降胆固醇的作用的呢?

1.蜂蜜对糖代谢的调节机制
由于蜂蜜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一直被误解为不可被糖尿病患者食用,但其实蜂蜜的血糖生成指数(也就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较低。与同为甜味物质的蔗糖、果葡糖浆相比,蜂蜜中的果糖代谢迅速,不会引起胰岛素波动而且蜂蜜中含有的低聚糖以及多酚化合物可以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图片

2.蜂蜜对脂代谢的调节机制
蜂蜜可以抑制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有效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而且蜂蜜中的维生素可以促进肝脏中胆固醇的分解,降低血浆胆固醇的含量,从而防止胆固醇沉淀在血管壁上。
长期食用蜂蜜可以降低体重、体脂、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水平,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哦。

-2-
除此之外,蜂蜜还有哪些好处?
图片

俗话说“春食一勺蜜,润养一整年”,蜂蜜除了可以降低血糖和胆固醇外,还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哦!

1.增加肠道蠕动,润肠通便

蜂蜜中的果糖不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在结肠内会被分解出有机酸,可以增高肠内渗透压,加快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排便。

图片

2.调节肠道菌群

蜂蜜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益生元,其含有的低聚糖和多糖是大肠菌群的营养来源。而肠道菌群可以合成人体一些必须的维生素,增加人体的抵抗力。

3.调节雌激素

蜂蜜中的酚酸可以调节雌激素,从而抑制如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

4.调节血压

蜂蜜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当血压升高时,蜂蜜可促使冠状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当血压下降至一定程度时,蜂蜜还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

除此之外,蜂蜜还具有止咳化痰、促进消化、改善睡眠、治疗皮肤创伤、治疗胃肠疾病、增强心肌功能以及保护肝脏等功效。

图片

-3-
蜂蜜是个宝,这样吃就对了
图片
蜂蜜虽好,但是在饮用蜂蜜的时候必须遵循以下几点,才能使蜂蜜的保健功效发挥到最大!

1.蜂蜜最好“生”服
水温过高会破坏蜂蜜中的营养物质,甚至产生酸味。最好用40℃以下的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饮用。
2.喝蜂蜜要定量
蜂蜜富含糖份并非多多益善。通常成年人每天食用蜂蜜不超过50克(约3汤勺),而未成年人则减半。一周岁以内的小孩不建议喝蜂蜜。

图片

3.喝蜂蜜要区分品种
蜂蜜有很多种,通常老年人适合喝洋槐蜜、枣花蜜;女士适合喝椴树蜜、龙眼蜜,而百花蜜则男女老少皆宜。此外,要谨防喝到对人体有害的蜂蜜,比如以夹竹桃、杜鹃花、山月桂等为蜜源的蜂蜜。
4.要购买商标齐全的蜂蜜
蜜蜂在酿蜜时难免混杂有毒的花粉,容易使人中毒;一些蜜源植物因受到环境污染,导致蜂蜜的重金属、抗生素超标;甚至有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利用一些采用植物糖浆制成的假蜂蜜。因此在一些旅游景点或山野田间要谨慎购买所谓的散装“野蜂蜜”哦。
图片
忙碌的清晨,烦闷的午后,寂寥的夜晚,无数个心烦意乱,压力丛生的时刻,都想来口甜食对心灵来场慰藉。不妨将本来要加的糖,换成蜂蜜,享受轻松的甜,健康的甜!

参考文献:
[1]Ahmed Amna,TulNoor Zujaja,Lee Danielle,Bajwah Shamaila,Ahmed Zara,Zafar Shanza,Syeda Maliha,Jamil Fakeha,Qureshi Faizaan,Zia Fatima,Baig Rumsha,Ahmed Saniya,Tayyiba Mobushra,Ahmad Suleman,Ramdath Dan,Tsao Rong,Cui Steve,Kendall Cyril W C,de Souza Russell J,Khan Tauseef A,Sievenpiper John L. Effect of honey on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Nutrition reviews,20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14963-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张洪礼,王伦兴,陈德琴,毛建兰,吴义华.蜂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21,49(09):100-107.
[4]陈思南,赵浩安,曹炜.蜂蜜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OL].食品科学:1-12[2022-11-27].
[5]丁月.两种典型蜂蜜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6]张丽珍,颜伟玉,王子龙,曾志将.江西野桂花蜂蜜对动物免疫力及降血脂功能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3,13(04):28-32.
[7]Yaghoobi N, AlwailiN, Ghayourmobarhan M, Parizadeh SM, Abasalti Z, Yaghoobi Z, YaghoobiF,  Esmaeili H, Kazemibajestani SM, Aghasizadeh R. Natural honey and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effects on blood glucose, cholesterol,triacylglycerole, CRP, and body weight compared with sucrose. SciWorld J, 2008, 8: 463-469.
[8]潘虹,刘红霞,郭莉.蜂蜜对小鼠润肠通便作用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33(04):277-278+281.
[9]汪思凡,曹振辉,潘洪彬,叶朋飞,王芙苡,李燕宁,林秋叶.蜂蜜化学成分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01):176-181.
[10]朱金明.蜂蜜与冠心病的防治[J].蜜蜂杂志,2008(04):28-30.
[11]Sultan Ayoub Meo,Saleh Ahmad Al-Asiri,Abdul Latief Mahesar,MohammadJaved Ansari. Role of honey in modern medicine[J]. Saudi Journal ofBiological Sciences,2017,24(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