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钱没钱、要能力没能力,都是劣势”“不,你至少有一个优势”

 精读君 2023-05-14 发布于福建

有些人觉得,自己要钱没钱、要能力没能力,全都是劣势。

这说的可能是事实,但并不是全部事实:劣势虽然很多,但并非没有优势。

我们先来考察“田忌赛马”这个竞争情境。

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采用“三局两胜制”。

两人各出三匹马,按能力高低分为上马、中马和下马;出场顺序是: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田忌各个等级马能力都弱于齐威王,三战三败。

田忌垂头丧气,朋友孙膑却说田忌可以赢过齐威王。孙膑并没有换马,只是对出场顺序进行调整:下马对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

虽然第一场输,但第二场和第三场赢,田忌果然胜过齐威王。原因就在于,同一等级马田忌虽然都弱于齐威王,但如果跨等级来看,田忌上马会胜过刘威王中马和下马,中马会胜过下马。

之所以调整出场顺序,会由败转胜,是因为优势有两种,分别是:绝对优势相对优势

如果齐威王所有马能力都比田忌强,即便是下马也跑得比田忌上马快,具有绝对优势,孙膑无论如何调整出场顺序,结果都只能是失败。

但事实不是如此,田忌具有相对优势,上马比刘威王中马会强一些,中马比刘威王下马会强一些,如果孙膑能构建出有利相对优势发挥出场顺序,就可能赢得胜利。

更重要的是,相对优势有趣之处在于,无论何时何时,都存在相对优势,就看我们如何挖掘

我们再来考察经济领域竞争。

假设有两个国家,第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第二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例如第一个国家生产电脑、彩电都比第二个国家强,两个国家还能不能合作?第二个国家还有没有竞争生存空间?

为回答上述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所谓比较优势是指,如果生产特定产品的机会成本较低,在该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第一个国家虽然生产电脑、彩电都有绝对优势,但因为资源有限,如果生产电脑价值更高,资源却用来生产彩电,机会成本较高,就不划算。

为最大化自身价值,第一个国家要把全部资源都用来生产电脑,第二个国家就可以取而代之生产彩电。

虽然第二个国家生产电脑和彩电都不如第一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处于绝对劣势,但就生产彩电而言,机会成本较低,拥有比较优势这种相对优势,就可以替代第一个国家去生产彩电。

也就是说,竞争合作关键不在于绝对优势,而在于相对优势(比较优势)

例如,一百多年来美国都是最大服装制造商,绝对优势明显,但现在全世界有30%服装都是由中国制造并出口。

原因在于,用于生产服装要素资源,美国可以用来制造其它对美国更有价值商品,中国可以取而代之生产服装。

国家竞合如此,个人竞合亦如此。

我们每个人要充分探索自身相比优势(比较优势),即便表面上看来全无绝对优势、都是绝对劣势。

法国文豪大仲马在成名前穷困潦倒。有一天,他到巴黎去拜访他父亲一位朋友,请他帮忙找工作。

父亲朋友问他数学是否精通、是否懂物理或者历史、会计和法律掌握如何等,大仲马面带愧色,说这些都不会,自己没有什么本事。

最后,父亲朋友让大仲马写下住处时,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对大仲马说:“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名字写得很好呀!”

这个视角给了大仲马很大鼓舞,大仲马觉得自己也有优点,于是转念,奋发图强,终于成为大作家。

任何时候,每个人都有比较优势,即便样样不如人。只要我们积极主动,能够替代别人一部分工作,降低别人机会成本,就能够获得自己价值。

再退一步说,即便自己劣势明显,也同样大有可为。

1987年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中,玛莉·玛特琳因在《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们》中出色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位聋哑影后。

玛特琳出生18个月后,就因为高烧变得又聋又哑。这在很多人看来,劣势极其明显。

但玛特琳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强化自己不依赖言语表演能力。

在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们》中,玛特琳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极富特色眼神、表情和动作,揭示主人公矛盾复杂内心世界:自卑和不屈、喜悦和沮丧、孤独和多情、消沉和奋斗。

她勤奋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用心去拍,表演得惟妙惟肖,让人拍案叫绝。

正所谓:“上帝关了一扇窗,同时又开启了另一扇窗”。

但开启新窗户前提是,相信并用心去找到自己比较优势,通过持续努力,甚至将之转化成绝对优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