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的人,身上会有这些异常!初夏常喝这碗汤,扫除湿气一身轻

 天宜xz4gehf39j 2023-05-14 发布于湖北

要说到身体里哪个脏腑的负担最重,那可能就要数脾胃了。

我们从一生下来就要靠脾胃,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都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

当脾胃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时候,就会在身体里产生很多“垃圾”,也就是湿邪

在这个初夏的时节,趁天气还没那么湿热,及早做好祛湿,给脾胃“减负”吧。

那么,怎么样知道自己的身体里有没有湿邪?又该如何给脾胃“减负”呢?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01

脾胃的“垃圾”——湿邪

茯苓、薏仁用法有区别

1、湿邪的产生是因为脾虚

湿邪的产生,和脾虚是分不开的。

我们身体里的水液需要由脾来运化,才能保证代谢循环正常。

脾虚以后,水液代谢不出去,堆积在身体里,就成了湿邪,老百姓喜欢叫做“湿气重”。

湿邪产生之后,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困脾,让脾胃的功能更弱,形成恶性循环。

当体内有湿邪时,常见的症状表现有:头昏昏沉沉、食欲不好、胃胀腹胀、腹泻或大便黏、嘴里有黏糊糊的感觉、身体沉重无力。

这些看起来都是小毛病,但对健康着实是困扰。

文章图片3

2、茯苓、薏仁,用法有区别

提到祛湿,茯苓和薏仁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了。

但为什么有的人用了效果不错,有的人却越用湿越重呢?

张声生主任说,这两味药都有健脾祛湿的功效,但也有所区别:

茯苓以健脾为主,还能宁心安神,适合以脾虚为主的人。

薏仁以祛湿为主,其中生薏仁还能清热解毒炒薏仁可以止泻

文章图片4

02

看舌象

辨别脾虚和湿邪哪个重

既然不同的人,用法也不同,那怎么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呢?张声生主任教我们从舌象来判断。

1、舌头有齿痕的人,用茯苓莲子粥

以脾虚为主的人,舌头会比较胖大,四周有锯齿状的齿痕,舌苔是白的,相对比较薄。

文章图片5

调理方:茯苓莲子粥

食材:茯苓、莲子、大米。

做法1:茯苓和莲子打粉,煮好大米粥后,把药粉兑进粥里,再次煮沸后即可。

做法2:茯苓和莲子泡开,和大米一起煮成粥。

文章图片6

2、舌苔黄腻的人,用祛湿鲫鱼汤

以湿邪为重的人,舌头边缘的齿痕不明显,主要是舌苔又厚又腻,就像豆腐渣一样。

文章图片7

调理方1:祛湿鲫鱼汤

食材:生薏仁(拉肚子的人换成炒薏仁)、冬瓜皮、陈皮、生姜、鲫鱼。

文章图片8

方解:

生薏仁清热利湿,冬瓜皮利尿消肿、清热解暑,陈皮健脾燥湿,生姜去腥、温胃,鲫鱼补脾利湿。

做法:薏仁、陈皮和冬瓜皮提前泡好,鲫鱼处理好后,放入锅中两面煎至金黄,然后上述食材一起炖煮,出锅前加盐调味。

禁忌:孕妇不宜食用。

文章图片9

调理方2:芹菜薏仁粥

如果你不喜欢吃鱼,可以试试这碗清爽的芹菜薏仁粥:

文章图片10

食材:水芹菜、生薏仁。

水芹菜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还富含膳食纤维,对便秘有帮助。

做法:薏仁泡开后煮熟,水芹菜切成小段,和薏仁一起煮片刻,出锅前加盐调味。

文章图片11

03

祛湿通便,给邪以出路

1、祛湿通便

第二个祛湿途径是通大便,针对的是大便不通畅的人群

前文已说到,体内有湿邪,其中一个表现是大便黏,沾马桶,老有解不干净的感觉。这是因为湿邪阻滞了脾的运化,出现腑气不通。

中医调理讲究“给邪以出路”,这时候就需要用一些药,打通体内的气机,祛除湿气,大便自然也就畅快了。

文章图片12

2、适合中老年人的通腑肠清茶

沈氏女科传人韩学杰老师,带来了一杯适合中老年人的通腑肠清茶,里面没有“泻药”的成分,药效温和,不损伤正气

通腑肠清茶

文章图片13

药材:当归、白菊花、玫瑰花、白扁豆。

功效:健脾、祛湿、通便。

方解:

当归+白菊花:这是韩老师的师爷传承下来的“通便药对”,特别适合用于中老年人虚性便秘。

玫瑰花:疏肝理气,调畅气机。

白扁豆:健脾补气,调好脾虚,才能更好地运化湿邪。

文章图片14

用法:上述四味药加水煮,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代茶饮用。韩学杰老师建议空腹饮用效果更佳,脾胃不好的人可以改为饭后半小时喝,一般坚持喝1-2周就能改善,症状改善后酌情减量或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