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高度,决定孩子的未来》读书笔记

 平原雪 2023-05-14 发布于江西

一、别去威胁孩子,这会让他变得“小心翼翼”

1.从孩子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着一种特别的眷恋。如果父母离开自己或不在自己身边,就会有一种无法生存的潜在不安感。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现象就叫“基础不安”。

2.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美平认为:

父母的威胁和恐吓不仅会让孩子变得小心翼翼,凡事退缩,而且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也是他们心中安全的保障。虽然父母的恐吓、威胁并不是真的,而是“口是心非”,但在孩子的眼里会认为这就是真的!

3.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就会变得不再信任别人,并以此方式对待周围的人,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人际关系。

4.对父母的建议: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们不仅不能恐吓孩子,还要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孩子,使孩子不至于产生恐惧心理。

当孩子们在一起玩,出现摩擦是很常见的现象,父母们不要参与其中,而要让他们自己解决。

在家庭教育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始终如一,说到做到。当父母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时,要先规范自己的行为。

即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二、父亲的“冷漠”就是囚困孩子的“监牢”

1.“冷漠”父亲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重视自己的需求,信奉自己的生活准则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方式。“冷漠”父亲过分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暇或无法理解旁人。

2.在“冷漠”父亲的教育下,孩子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从被否认、贬低、讽刺的环境中,丧失了自尊,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和能力,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即使到了社会上,也会缺乏勇气与人相处,并出现彷徨、犹疑或者退却的表现;另一种是“独立自主型”,反正家人不管,那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3.对父母的建议:

父亲一定要清除“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和冷漠观念,多给孩子们灌输一些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提醒孩子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助人即为助己,让生活中的“冷漠”少一点儿。

三、你说过多少次“我才是家长!”

1.父母的权威并不是靠命令和强制的力量形成的。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在小的时候服从,在长大后叛逆和反驳。

2.父亲的这种“我才是家长”的专制作风,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以下危害:

(1)产生逆反心理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只采取打击和专制的方式,孩子就会觉得父母不相信自己甚至觉得父母蛮横无理。

当这种不满形成一定量时,孩子就会“爆发”,让父母大吃一惊。

(2)形成认识障碍

父母的专制行为,会让孩子没有机会来“辩”明是非。在一片混乱的争论中,根本性的问题无法解决。长期处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孩子的认识就会逐渐产生偏差。

(3)拒杀新思想

实际上,一个会顶嘴和辩解的孩子,往往是一个懂得是非、会权衡利弊的孩子,是一个不盲目听从别人、有主见的孩子。

在父母的专制下,孩子的这些好的品质却得不到发挥,而是一点点被父母磨光,从而缺少创造性和处理问题的主动性。

4.“我才是家长”并不是谁赋予父母的专制权力,也不是在育儿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父母在行使并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靠自身做出模范性的行动来获得的。

5.对父母的建议:

父亲一定要摒弃“我才是家长”的错误观念,以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四、父亲是“暴君”,孩子就会是“听话的臣民”

在家庭中,有一种“暴君”父亲:独揽家庭大权,高高在上,有意操纵家人的一切,经常对子女发号施令,让孩子绝对服从。如果孩子不遵从的话,父亲就会以“暴力”的形式否定和打压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在“暴君”的字典里绝对不能有“不”这个字。

1.“暴君”父亲只会充当一位“杀手”,扼杀孩子的胆识、魄力,扼杀孩子的创造精神。

2.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和孩子的性格、观念差异太大,就会造成两个比较极端的反应:当一方强势、霸道的时候,另一方就会变得弱势、胆小;强势的一方,会以弱势的一方为代价,而弱势的一方,就会以强势的一方为“标杆”。 

时间长了,强势的一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弱势的一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弱。

慢慢地,就会形成家庭内部关系的病态平衡一一强势的一方会将自己的控制看作一种光荣和成功,弱势的一方则会因为被压迫的时间太久,从而出现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

3.对父母的建议:

有“暴君”倾向的父亲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多给孩子一点儿自由,不要过分强迫孩子,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要让孩子们生活在轻松之中,感受幸福和快乐。

五、别用名利诱惑孩子,小心孩子的眼睛里都是“$$”

  1. 著名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1。

如果超过了这个比例,那么父母的表扬已经有了夸大其词的成分,变得不太真诚;如果低于这个比例,那么父母就有点过分挑剔,容易给孩子造成情绪上的不安,从而破坏孩子的自然成长,使其变成一个神经质、怯懦、不诚实的人,严重的话还会让孩子变得特别“暴力”。

2.对父母的建议:

(1)父母们不应该给孩子灌输一些错误的金钱观念,让孩子对金钱具有依赖性。即便是用金钱赏罚,也要有一个度。

(2)父母关于金钱教育的方法:

1)要明确奖惩使用的范围。

父母们在对孩子进行奖惩前,要明确孩子的行为对错。哪些行为是应该奖惩的,哪些行为是应该惩罚的。

2)以表扬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父母要主动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肯定式的评价。

3)奖惩不宜过多。

过多的惩罚,会使孩子自卑,从而对惩罚产生“免疫力”,失去其应有的教育效果;过多的奖励,会让孩子变得对奖励“上瘾”,并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

著名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

过多的奖励和惩罚,会让孩子变得缺乏主见;善于察言观色,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从而失去自我。

六、别让孩子把父亲当成“透明人”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奥巴马作为一个总统,也没有因为工作的忙碌而丢掉父亲的责任。

2.有句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3.有研究表明:缺乏父教的孩子,在言行中会更具有攻击性。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有一种威慑的作用,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监督,从而使自己受到约束。

4.对父母的建议:

(1)父亲不要以“忙”为借口,忽略对孩子的教育,而应该多挤出一点儿时间,用来关爱和教育孩子。

(2)建议父亲的做法:

1)成为孩子心灵上的依靠。

父亲要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强大,产生安全感,而不是缺失在孩子的教育中,成为一个“透明人”。

2)要将孩子放在第一位。

如果父亲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那孩子就会感受到父亲的关爱和重视,从而回报父亲的牵挂和依赖,促进家庭和谐。

3)给予孩子鼓励和关注。

父亲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关注,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忽视。

当父亲对孩子的事保持关注并积极参与的话,孩子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4)多花时间陪孩子。

父亲只有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才能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亲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和教育。

七、父亲抽烟、酗酒,孩子照样儿学

英国专门研究吸烟对健康影响的专家说:父母吸烟,其子女吸烟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两到三倍。

八、进门之前,把坏脾气丢在家门外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情绪往往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

父亲的积极情绪对孩子今后的社会能力有着正向影响,而父亲的消极情绪则会对儿童的社会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著名教育专家认为:

父母的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还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

父亲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把坏情绪带回家,可以用转移法和拖延法转移或控制自己的坏情绪。

九、别在孩子面前脏话连篇,小心他出口成“脏”

父亲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如果父亲说了一些脏话,那孩子势必会跟着学。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不仅学会了,还会懂得举一反三。

所谓好的不好学,坏的容易学。

孟德斯鸠说过: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授人以礼貌的人们喜悦。

十、你的不孝就是为孩子埋下不孝的种子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父亲的行为就是孩子学习的指南,一旦父亲的行为出现偏差和错误,自然就会影响到孩子。

父亲应该自己做表率,及早地向孩子灌输一些感恩和孝顺的观念,并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人格和品德。

十一、谎言很容易拆穿,在孩子面前做个诚恳的人

著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会不自觉地说谎。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一个普通人每天说谎的次数达25次之多。可以说,人类是世界最爱说谎的动物。

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谎,那么孩子就会对父母不信任,甚至学习到说谎的坏习惯。有科学家研究表明,说谎不仅仅对人类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有害,而且会给人类带来道德与信任的危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可塑性极高,他们有着较强的模仿性,作为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对父母们要做一个真诚、不说谎的人。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1)不能在外表上下功夫。

(2)不能用欺骗的手段。

(3)不要小瞧孩子的能力。

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孩子在场不在场,作为父亲,都应该做一个诚实守信、不撒谎的人,这样孩子才能信任自己,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

我是平原雪,公众号酿一坛成长的作者,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请点亮在看+关注,愿你我相伴,见证一坛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