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品百练:礼(贾谊)

 一中大语文 2023-05-14 发布于福建

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太子嗜鲍鱼而太公弗与,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寻常之室,无奥剽【1】之位,则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下舛逆,父子悖乱,而况其大者乎?故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是以君子恭敬、撙节【2】、退让以明礼。

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者也。礼者,所以节义而没不遝【3】。故飨饮之礼,先爵于卑贱而后贵者始羞,殽膳下浃而乐人始奏。觞不下遍,君不尝羞;殽不下浃,上不举乐。故礼者,所以恤下也。

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蓄,国非其国也。民三年耕,必馀一年之食;九年而馀三年之食;三十岁相通,而有十年之积。虽有凶旱水溢,民无饥馑。然后天子备味而食,日举以乐。诸侯食珍不失,钟鼓之悬可使乐也。乐也者,上下同之。故礼,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报囚之日,人主不举乐。岁凶,谷不登,台扉不涂,马不食谷,驰道不除,食减膳。故礼者,自行之义,养民之道也。

受计之礼,主所亲拜者二:闻生民之数,则拜之;闻登谷,则拜之。夫忧民之忧者,民必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与士民若此者,受天之福矣。

礼,圣王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尝其肉,隐,弗忍也。故远庖厨,仁之至也。不合围,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泽;草木不零落,斧斤不入山林;昆虫不蛰,不以火田。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蕃多。圣主所在,鱼、鳖、禽、兽犹得其所,况于人民乎!

故仁人行其礼,则天下安而万理得矣。逮至德渥泽洽,调和大畅,则天清明,地富煴,物时熟,民心不挟诈贼,气脉淳化。

(取材于贾谊《礼》)

注释:【1】奥剽:尊卑。【2】撙节:约束,克制。【3】没不遝:无不涉及。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鱼不登于俎       登:置于其上

 B.固国家             固:使……巩固

 C.人主不裘           裘:皮衣

 D.驰道不除           除:修整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嗜鲍鱼而太公弗与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受计之礼,主所亲拜者二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闻生民之数,则拜之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教导训诲以匡正风俗,若没有礼节,就会有所疏忽

B.觞不下遍,君不尝羞

 向人敬酒,若没有遍及所有人,君主不会享用美食

C.故远庖厨,仁之至也

 因此圣明的君主远离厨房,其仁德已达到最高境界

D.昆虫不蛰,不以火田

 昆虫没有蛰伏时,是不会耕种用火焚烧过的田地的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公认为不合礼节的行为会导致社会失去正常的秩序。

B.按照礼节,不同身份的人都要有与其身份相称的爱心。

C.圣明的君主能保护鱼、鳖、禽、兽、草木等正常生长。

D.百姓无欺骗与害人之心,才能让天下变得清明、富庶。

5.请写出“故礼者,自行之义,养民之道也”的句意,并简析第3段是怎样得出这一论断的。(5分)

【参考答案】

1.C(3分)

【解析:“裘”在文中作动词,意为“穿上皮衣”。】

2.A(3分)

【解析:A项,给,给予,动词;B项,表反问,语气词,/表感叹,语气词;C项,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D.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连词】

3.D(3分)

【解析:“昆虫不蛰,不以火田”的意思是:昆虫没有蛰伏时,是不会用火焚烧草木而田猎的。】

4.D(3分)

【解析:天下清明、富庶,百姓没有欺骗、害人之心,是缘于仁人依礼而行,普施恩泽,让天下和谐,国家兴盛。】

5.(5分)

(1)句意:

因此,礼节是自己行事的原则,是养护人民的治理之道。

(2)分析:

①先从反面阐述国家没有积蓄的危害,再从正面阐述积蓄对于百姓的意义,运用对比论证法,阐述了礼节是养护人民的治理之道。

②阐述天子、诸侯的饮食和快乐建立在百姓富足的基础上,从正面指出不同地位的人应该同乐;再从反面推出,按照礼节,君主能于百姓受苦时在多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论证了礼节是君主行事的原则。

【评分细则:句意理解正确,得1分;答出1条分析,得2分;答出2条分析,得4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共5分。】

【参考译文】

过去,周文王派太公望做太子姬发的师傅,太子喜好吃干鱼可是太公不给,说:“按照礼节的规定,干鱼不能置于祭祀时盛物品的器皿之上。哪里有采用不合礼节的做法却能教育太子的呢?”不算大的房屋,如果没有确定尊卑的位置,那么父亲和儿子的身份就不能区别开来;六尺大小的车子,如果没有确定尊卑的方位,那么君主和臣子的身份就不明确。在不算大的屋子、六尺大小的车子中,不同身份的人相处的方式不符合礼节,就会出现上下位置颠倒、父子关系混乱的不良现象,更何况范围广的国家呢?所以,理想的人格,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仁爱,正义,若没有礼节,就不能形成;教导训诲以匡正风俗,若没有礼节,就会有所疏忽;争斗,辩论,若没有礼节,就不能判决;君主与臣子、地位尊贵的与地位卑贱的、父亲和儿子、兄长和弟弟之间的关系,若没有礼节,就不会稳定;跟从老师学习作官,学习经艺,若没有礼节,就不会适当地亲近老师。所以君子要做到对人谦恭,约束自己,能够礼让,来显明礼节。

礼节是用来使国家巩固,使政权固定,让君主不会失去他的百姓的保障。按照礼节,天子爱护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全部土地与人民,诸侯爱护所封领域的土地和人民,大夫爱护属下的官吏,士人和百姓各自爱护自己的家庭。失去爱心,就没有仁德;过分爱护,就不合乎道义。所以,礼节是用来奉行尊贵和卑微的常规、强盛和弱小的称谓的。礼节,是用来节制行为而没有不涉及到的。所以设宴饮酒的礼节,先让地位卑下的人饮酒,然后地位尊贵的人才进食;饭菜都已让每一个人享用,乐师才演奏音乐。向人敬酒,若没有遍及所有人,君主不会享用美食。若鱼肉类食物没有让每一个人都吃过,君主不允许演奏音乐。所以,礼是用来顾念臣下的。

国家没有九年的储存,叫作不充足;没有六年的储存,叫作紧急;没有三年的储存,国家不是国家了。百姓耕种三年,一定剩余一年的粮食;耕种九年就剩余三年的粮食;三十年互相连接,就有十年的储存。即使发生干旱带来的饥荒和水灾,百姓也不会挨饿。这样之后,君主才吃丰足的食物,每天演奏音乐。诸侯不会失掉美味;敲钟击鼓,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快乐,是尊卑共同的感受。所以按照礼节,国中有挨饿的人,君主不再用晚餐;国中有受冻的人,君主不再穿上皮衣;判决囚犯的日子,君主不再演奏音乐。年景歉收,庄稼不能成熟,宫室建筑不加涂饰,不让马吃粮食,不修整君主通行之道,吃饭减少食物。所以,礼节是自己行事的原则,是养护人民的治理之道。

接受计簿时举行的礼仪,君主两次亲自行拜礼:听到百姓增加人口的数字,就行拜礼;听到庄稼成熟时,就行拜礼。为百姓的忧愁而忧愁的人,百姓一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为百姓的欢乐而欢乐的人,百姓也一定为他的欢乐而欢乐。和士人、百姓的关系像这样的人,就能承受上天给予的保护了。

按照礼节,圣明的君主对于鸟类和野兽,愿意看见它们活着,不忍心看见它们死亡,愿意听到它们的声音,不吃它们的肉,是因为怜悯它们,而不忍心让它们死亡。因此圣明的君主远离厨房,其仁德已达到最高的境界。不在打猎时围捕群兽,不把兽群全部消灭,不在夜里射猎栖息的鸟兽,不把水洼弄干后捕鱼;草木没有凋谢时,不带斧头进山砍伐林木;昆虫没有蛰伏时,是不会用火焚烧草木而田猎的。获得外物合于时宜,使用资源能有节制,物类就会繁殖增多。圣明的君主在的地方,鱼、鳖、鸟类、野兽可以得到适宜生长的处所,何况对于百姓呢?

所以,有仁德的人按照礼节行事,就会让天下安定,能遵循万物的生长规律。等到恩泽普施,天下和谐,国家昌盛,就会出现苍天清明,大地富庶,庄稼按时成熟,百姓心中不怀欺骗、害人之心,民风民俗纯正平和的太平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