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品百练:孔子家语·五仪解/孟子·梁惠王上

 一中大语文 2023-05-14 发布于福建

选文一: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吾国小而能守大则攻其道如何孔子对曰:“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将谁攻之?苟违此道,民畔如归,皆君之仇也,将与谁守?”公曰:“善哉!”于是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以惠百姓。

(节选自《孔子家语·五仪解》)

选文二: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相应位置的字母序号写在答题纸上。(3分)

【A】哀【B】公【C】问【D】于【E】孔【F】子【G】曰【H】寡【I】人【J】欲【K】吾【L】国【M】小【N】而【O】能【P】守【Q】大【R】则【S】攻【T】其【U】道【V】如【W】何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缘木求鱼,原指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为处事如果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

B.“天下之欲疾其君者”中“疾”指厌恶,憎恨,与成语“痛心疾首”的“疾”相同。

C.夫子,古代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也以特指孔子。

D.庠序,本意都是指古代的学校,商代的学校叫庠,周代的学校叫序,夏代的称校。

3.下列对选文二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笑而不言”四字,写出齐宣王想要称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描摹人物极尽传神之妙。

B.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然后才道破其实质是想以武力争霸天下。

C.孟子以邹与楚战的现实事例,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结论。

D.孟子散文长于譬喻,如“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说理生动而又言简意赅,既有寓言性又有哲理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苟违此道,民畔如归,皆君之仇也,将与谁守?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5.同样论述施行仁政的举措,孔子和孟子各有何侧重。请结合两则选文比较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H、Q、T(3分,每处1分)

2.B(“痛心疾首”意思是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即头痛。两个“疾”的意思不同,故选B)

3.C(“邹与楚战”只是孟子为了说理“小与大(以一服八)”打的一个比方,而非真实的现实例子)

4.(1)如果违背这治国之道,百姓背叛你就像回家一样(随便),都成了您的仇人,您还和谁守卫国家呢?(4分,“苟”“畔”“守”各1分,语句顺畅1分)

(2)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4分,“朝”“莅”“中国”各1分,语句顺畅1分)

5.孔子强调的是朝廷讲礼制,使君臣上下相亲相敬。(1分)孟子强调的是通过庠序之教、孝悌之义进行社会教化;(1分)孟子强调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要使民以时。(1分)(3分,答每点1分)

【参考译文】

选文一:

鲁哀公问孔子说:“我想让我的国家虽小却能保住,大了就能攻打别国,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让您的朝廷讲礼制,君臣上下相亲相敬,那么天下百姓就都成为您的子民了,谁还会来攻打您的国家呢?如果违背这治国之道,百姓背叛你就像回家一样(随便),都成了您的仇人,您还和谁守卫国家?”鲁哀公感叹道:“您说得真好!”于是就废除山林沼泽地区的禁令,放宽关卡市场的税收,让百姓得到实惠。

选文二: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象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象(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象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昏乱糊涂,不能做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明事理,请(让我)试着这么做做看。”

(孟子)说:“……(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如果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