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三维视角,探究课堂得失——李姿执教《卖油翁》观察与评价

 新用户10835720 2023-05-15 发布于湖南

摘要:课堂观察三个维度:学习活动是否有效,教师主导是否有度和单元目标是否达成。本次课堂有三个方面的优点:熟读精思,披文入情;钩玄提要,两两相应;创设情境,拓展空间。几点思考:学习目标的定位,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卖油翁》    课堂观察     评价              
衡山县观湘中学李姿老师执教的《卖油翁》被评为县送教下乡精品课。笔者从学习活动是否有效、教师主导是否有度、单元目标要否关联等三个视角观察课堂,尝试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的背景下,就乡村孩子引导、教师观念转变、新教材处理等方面作一些探究和思考。
一、课堂观察三维度
(一)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
本次授课对象是衡山县白果镇大地中学七年级学生。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没养成,不愿意大声朗读,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李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原汁原味。学生从陌生到亲近,从被动到主动,从沉默到热切,从浅层认知到深度思考。如:
①分析康肃公的两问
男生齐读,读得有气无力。请男生站起来再读。
师:有进步,但还可以更好。
师:这两问有哪些变化?
生:标点不同。前者末尾是“?”,是问句。后者是“!”,是感叹句。说明康肃公越来越生气了。
师:嗯,你的理解真细腻。第一句是反问句。请你读出两种不同语气。
生读。生齐读。
生:称呼不同。前句用“汝”,后句用“尔”。
师:这两个词的区别让老师来告诉你们。这两个词都理解为“你”,但表意有所不同。“汝”泛指“你”,一般用于平辈之者;“尔”是对下辈或者鄙视的人的称呼,有居高临下的意思。说“汝”时,语调平稳;说“尔”时,稍作停顿,声调稍上扬,蓄积一种生气情绪。
师范读,生跟读。
师:从这称呼的变化来看,康肃公越来越骄矜暴躁了。(师板书:骄矜暴躁)
生:神情有变化,后句加了“忿然”两个字,表示愤怒情绪更强烈。
师:请你读出不同的情绪。
生读。生齐读。
观察:这段朗读教学很精彩。教师分析深刻,朗读精准,指导到位。学生解读有体验,朗读有张力,有发现、有思考、有进步。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有人认为,学生主体就是学生上课发言的次数多,就是课堂气氛活跃。在李老师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更体现在“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长”。【1】
(二)教师主导的有度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二者辩证统一、互相促进。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主体是主导下的主体。脱离学生的主导是满堂灌,没有教师的适度引导,课堂就成了一盘散沙。阅读课的要领“在于教师自己的读,把文本读'活’,读出'我’来,并把自己读出来的东西变成教学内容,整合、设计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2】。
这是一堂精彩、生动的阅读课。课文虽短小,而课堂却很饱满。李老师从自身阅读经验出发,围绕一个“两”字,建立5个阅读层级,教学设计巧妙,师生和谐共生,课堂表现非常精彩。如:
②分析卖油翁的两答
自由朗读,思考:他的两答与康肃公的两问有什么不同?
生:卖油翁表情很平静,语气很平和。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但手熟尔”看出来的。它的意思是只是手艺熟练罢了。
师:说得很好,“只是……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面对康肃公的骄矜自夸,卖油翁表现很清醒。
师:请你在第一句回答前加上他的表情。
生:翁(笑)曰:“无他,但手熟尔。”
师:好一个“笑”字!表现出卖油翁的不卑不亢。如果用一个与“忿然”相对应的词来形容他的表情,你会用什么词?
生:淡然。生读翁(淡然)曰:“无他,但手熟尔。”
师:卖油翁一副从容、有底气的样子跃然纸上。(师板书:从容淡定,沉稳自信)
师:两问两答,形态迥异,个性鲜明。我来问,你们来答。然后,你们问,我来答。
师生分角色朗读。
观察: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学生学习状态很放松,阅读体验很真实,教师适时补充,深化认知。师生分角色朗读,让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师生配合很默契,关系很融洽,颇有一种“心心相印”的感觉。
③分析两种表情
请找出康肃公表情的两个词语。说说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生:康肃公先“忿然”,后“笑”,他从卖油翁的酌油中得到了启发。
师:两个表情的变化,表现了康肃公的释然。“笑”化尴尬为自嘲,表现出他通达直爽的个性。(师板书:通达直爽)这“笑”既是对卖油翁高超技艺的赞叹,也是对“无他,但手熟尔”观点的认同,也表现出贵族与百姓对技艺的共同理解,一笑泯阶层。
观察:把康肃公的表情变化提炼出来,告诉孩子们:技艺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风度。教师创造性解读文本,给我们很多启示。
教师主导主要体现在文本解读和课堂关系的处理上。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文本。【2】教师阅读的深度决定学生阅读的深度。美好的课堂关系是良性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如果我们把关系理解为人类生活的本质,那么就需要为教育寻找一个新的根基,我们认为这一根基就是对话关系。”【3】对话完全可以建构起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三)单元目标的关联性
《卖油翁》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篇阅读课文。该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他们身上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把握文章重点,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4】。因此,“小人物”和熟读精思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方向和方式。李老师把单篇课文置于整个单元结构体例,设问有深度,解读抓要点,运用多种朗读形式,重点突出卖油翁的可敬可贵,较好地完成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个方面的单元目标。如:
④分析两个人
师:文章写了哪两个人?
生:陈康肃公、卖油翁。(师板书:两个人的名号)
师:请解释两个人的称谓。
生:陈康肃公:姓陈,名尧咨,谥(yì)号为康肃,公是对男子的尊称。卖油翁:翁,老头。一个卖油的老头。
师纠正:谥号,应读(shì)号,它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师补充(灯片呈现):一个是公,一个是翁;一个有姓有名有谥号,一个以职业相称;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状元郎,一个是默默无闻的小商贩。
观察:教师以两个人的称谓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比照两个人身份地位,为分析人物性格作铺垫。教师有意把身份地位不等的两个人,用同样的句式呈现,暗示“小人物”也有尊严和精彩,很好地关联了单元要求“小人物”。
⑤分析两个场景
任务一:齐读第一个场景,思考:康肃公射箭,找出卖油翁的两个反应,试分析这两个反应。
师:请你做“睨”的表情。你想表达什么?
生:康肃公的技艺不算什么。卖油翁不把康肃公的技艺不放在心上,不以为意。
师演示“微颔”的动作,故意频频点头。
学生否定,并说出理由:“微”,是稍微的意思。
教:“微颔”反应了卖油翁什么态度?
生:有点赞同。
生齐读这个场景,边读边演示卖油翁两个反应。
任务二:齐读第二个场景,思考:这个句子精彩表现在哪里?
师:赏析句子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
生: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好词、情感等角度赏析句子。
师: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度来赏析这个场景。
生:这个句子运用“取”“置”“覆”“酌”“沥”等动词,写出卖油翁酌油技艺熟练。
师补充:几个动词连用,卖油翁从取到沥,行云流水,一气呵气。
师:还能找其他词来说说吗?
生:“乃”,于是,写出卖油翁很有信心。
师:你的理解很有深度,一个“乃”字表现卖油翁的从容自信。
生:“徐”,突出卖油翁酌油动作不慌不忙。
师:说得非常对。即使在位高权重、文武双全的康肃公面前,他的动作还是非常平稳。
师:还有一个连词,找一找,读一读,体味它的表达效果。
生:一个“而”字,有令人惊讶的意思。
师:你把味道读出来了。请你读出这种惊讶。
生读,师范读,生齐读。
观察:同样是分析场景,第一个场景用情境教学,通过演示卖油翁两个反应,感受卖油翁的心理。第二个场景从关键词句入手,体味卖油翁的技艺。前者是心理共鸣,激发学生兴趣。后者则是语言体验,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有难度,但教师搭好梯子,耐心启发,激活学生思维,教学效果非常好。
了解教材编排体例,树立单元意识,是使用部编教材的基本要求。《卖油翁》预习提示要求:参考注释重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5】这段要求暗合单元导读中语文要素的表述,明确了本课教学重点。李老师从单元目标入手,紧扣课文教学任务,删繁就减,抓其根本,让学生文言文的味道和卖油翁的可敬可贵。
二、课堂综合评价
基于以上三个观察维度,笔者把这节课的优点归结为三个方面:
1.熟读精思,教学相长。一课之中,学生朗读达10余次,开始读得结结巴巴,细声细气,后来渐入佳境,角色转换自如,语气、语调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就是熟读的效果。“文章写了哪两个人”等8个问题梯度呈现,抽丝剥茧,从易到难,从内容到语言,从技艺到品格。教师循循善诱,登堂入室;学生心领神会,怡然得乐。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2.钩玄提要,两两相应。教师设计五个“两”:两个人、两件事、两个场景、两次对话、两种表情。着重解读“睨”“微颔”“而”“汝”“尔”“忿然”“笑”等重点词句,读出两个人不同的身份、语气、心理和禀性。对比鲜明,自有褒贬。
3.创设情境,拓展空间。寓言故事年代久远,学生缺少认知。李老师把一个简短的故事设计成“一个生动丰富的形象世界”【6】,通过表情表演、心理揣摩、角色朗读等学习活动,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人物的动作、心理和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体会文言文生动的神韵和简洁的文风。
三、课堂观察后的思考
(一)学习目标的定位
学生目标,即学生学习上的要求。本课起始展示了“读懂课文,分析形象,把握主旨”三个学习目标。笔者认为,学习目标这样表述有几点不足:对象不明,教师没有从学生视角来设计学习目标,导致指向性模糊;目标单一,教师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没有关注核心素养要求;表述不准,分析形象和把握主旨属于教学内容,不是学习目标。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阐述:“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内涵之一,是必须突破的课堂教学难点。本课最后一个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未能得其要领:你从《卖油翁》悟出什么道理?学生的回答比较固化:熟能生巧、勤学苦练、知错能改……这样的答案回到了教学之前,与前面的深度解读关联不大。笔者认为,如果这样设问:你想用这个故事来劝诫谁?你想跟他说什么?用情境式的任务来启发学生思维,学生才能说得真实,避免干瘪、空洞说大道理。
(三)作业设计与实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明确规定: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如果说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学习的过程,那么作业从本质上说是学生(自主)学习内化的过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确保作业时间,在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笔者认为,教师需设计适度课堂、课后作业,给予学生独立作业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让学生亦步亦趋地应和。如果李老师把文后“积累拓展”第三、四题作为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文言知识,探究课文意蕴。学生跳出文本的圈子,个性化想像和思考,定会碰撞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堂观察远不止这些角度,视角不同,结论也有差异。但真实、生动、快乐是语文课堂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04
【2】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16.
【3】卡罗琳·希尔兹、马克·爱德华兹:《学会对话:校长与教师的行动指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5.
【4】第三单元导读: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2022春).55.
【5】预习提示: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2022春).75.
【6】肖培东,阅读情境教学的重构与价值回归: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2):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