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六个人的新看法

 CjsHXMz 2023-05-16 发布于广东

(种树书五二O,读书稿二十八)

写三国的书太多了,能写出新意很难,有真知灼见的创见更难。

近读饶胜文先生《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4月版),颇有收获。

书超越了“术”的层面,从“道”的高度解释问题,且有理有据。

说说书里令人最深刻的对六个人的评价。与一般印象相比,三个更负面,三个更正面。先说负面的,再说正面的。

天下英雄独使君?

群雄中,能与曹操相抗的只有刘备。

除战场上是敌手外,刘备在正治层面有与曹操抗衡的旗帜: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是匡扶汉室。

两个人的黑点也在于此。曹操只是“挟”天子,更让儿子做“周武王”;刘备匡扶的虽是汉室,却是自己的汉室。

刘备前半生颇有英雄之名。他一直依附于人,但陶谦、曹操、袁绍、刘表都对他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与敬意。这样的身姿,在汉末的群雄中,尚未有第二人。

而其后半生则有三大失误。

一是取益州。在正治水准上,刘备夺刘璋的益州与吕布夺刘备的徐州,相去伯仲之间。为他出主意的几个人----法正、庞统、张松,都没有战略眼光与正治才能,因此刘备取益州是他最解释不清的败笔。

取益州前,他应该先北讨张鲁取汉中,再徐图益州,而非直接翻脸。

二是称帝。当时,曹丕代汉,孙权袭荆州,都是刘备要迫切处理的问题。他不是不能称帝,也不是不能发兵江东复仇,而是称帝与讨贼孰更优先,是以什么名义征伐孙权。

当他把称帝放在讨贼之前,把讨伐孙权仅限于复仇和争地层面时,刘备在正治上并不比曹、孙高明多少。

三是夷陵之战。蜀军水军不如吴军,故陆军推进受到极大限制。刘备用兵一生,应该知道不可冒险强攻的道理。他北不强攻夷陵,南不强攻夷道,被吴军卡在崎岖的山岭间。。。让数万大军在盛夏时节暴晒于长江流域酷热的艳阳下,兵疲意沮,坐等随时可能降临的毁灭命运。

这是刘备在猇亭惨败的战略方面的原因。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在名分大义上最大的污点是两次降曹。

第一次投降曹操,然后背盟袭取荆州,在道义上自陷困境。孙刘曾共同骂曹操为“汉贼”,而现在孙权却向“汉贼”屈膝投降,称藩、劝进,背弃联盟,袭杀关羽,这至少也是在助“曹”为虐

第二次投降曹丕,以对抗刘备兴兵复仇。

纵然正治人物可以施展权谋手腕,但他两次投降,又两次叛曹,令他矮化自己,无法再与曹刘争夺天下,只能偏居一隅。

他偏居一隅,也是因为自己没有战略目标。

在张昭、张紘主政时代,江东的目标还是匡扶汉室以称霸,即“桓文之业”;等周瑜、鲁肃执掌大权,江东更为进取,以争夺天下为志向;周鲁之后的吕蒙、陆逊不再有此雄心,改成只保据江东即可。

纵观孙权一生,他的战略目标随手下重臣而变,没有自己的主张。这就决定了他只能做一个偏安之主。

自古以来,以偏安为目标,最终都无法偏安。所以,孙权之后,江东只有败亡一条路。

千古凛凛国士风?

关羽出兵攻打襄阳,不是他擅自行动,而是刘备为打通汉中与荆州间联系的整体战略。此前,刘封、孟达已取上庸等“东三郡”。

只要拿下襄阳,从汉中到荆州间可以顺汉水而至。那就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跨有荆益”之策。

打不下襄阳,不怪关羽,他甚至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被东吴轻易偷袭、兵不血刃取了大本营,就得归咎于关羽平庸的统帅才能了。

除不能及时正确判断形势、回师保南郡外,关羽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团结人心、激励士气。

放在今天,关羽这种比较自我的人职场关系可能也不大好。

守老家南郡的糜芳从徐州起就跟着刘备,还是他的舅子,但跟关羽关系很差。既然关系不好、看不起他、不信任他,关羽就不该把这么重要的后方基地交给糜芳。

结果,吕蒙白衣渡江,沿江要点皆不战而降。可见,关羽平日和下属关系都不大好,不只一个糜芳有问题。

回军路上,他没有激励士气的办法,弄得大军四散,只得西走麦城。从麦城败走,身边只有十余骑跟随,实在不像后世的武圣形象。

下面说说更正面的三个人。

遥想公瑾当年!

周瑜的野心比孙权大,也比东吴绝大多数人大,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他要和曹操、刘备争天下。

他的战略规划和诸葛亮异曲同工,不但要占有荆州,还要进取西川,再北上甘陇,形成对魏的包围。

当然,这是否能实现是另一回事。

这且不论,他对东吴最大的贡献是赤壁之战。与一般人印象中不同的是,建安十三年冬天(曹操拿下荆州后),曹操并不想要一个与孙权的会战。他在着手以军事手段解决刘备的问题,而试图以正治手段解决江东问题。

赤壁之战是周瑜主动深入荆州境内发起的一场攻势战役。那时的周公瑾,当得上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像周瑜那样集高远的正治眼光与卓越的军事才能于一身的人物却不多见:他有明确而远大的正治目标,有足够的军事眼光制定一个与其正治目标相一致的军事战略,并有足够的军事才能亲自执行这套战略。

如果江东不是建安十三年冬趁曹操在荆州立足未稳而主动发起进攻,日后只能在曹操攻江东时抵抗、防守。那样的话,纵然江东在一次军事冲突中挫败曹操,曹操也不至于一战失利即退出荆州大部,刘备也没有机会西入巴蜀高举复兴汉室的旗帜。

莫拟指囷思鲁肃!

后世常将周瑜与鲁肃的差异看得太大,他们实则很相似,都认为江东应成就一种新的帝业。只是周瑜尤长于军事,鲁肃尤长于外交。

在这些人里,鲁肃最像武侠人物。

当年,鲁肃也是富人,家里米面堆成山。周瑜带一帮人找他借米。他一下给了周瑜一半----三千斛,大概合现在几万斤。

这种慷慨豪侠之风,直追春秋战国。

周瑜临终前给孙权上表推荐鲁肃继任,说鲁肃忠烈,临事不苟。

这个人既忠诚正直、又慷慨果断,遇事不畏缩、不磨叽。

江东诸臣中,鲁肃对维护孙刘联盟最坚定。他一死,联盟就危险了。当然,即使他生前,也对刘备背信弃义取益州颇有微辞。因为此前周瑜曾建议孙刘共同取益州,被刘备拒绝了。

当年,鲁肃力主将南郡要地让给刘备。正因如此,后来鲁肃和关羽相会时,不是关羽大展神威,而是鲁肃一番言语把关羽说得哑口无言。

致力于维护和平、更愿采取温和政策的人,往往被后世看作老实可欺,这也不是鲁子敬一个人的悲剧。

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估计,让作者下决心写这本书,更多是因为对武侯的敬仰。

正如他所说:蜀汉之令后世怀念,不是因为刘备,而是因为诸葛亮。

他给予武侯的溢美之辞,就像美国的军费,超过了位居其后所有人的总和。

我能深深理解作者。

武侯是一时的失败者、永远的胜利者。特别对知识分子来说,君临天下本就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最渴望的是,在辅佐明主安邦定国的过程中实现理想。

武侯更难得的是,明主已经不在,这事业他仍要独立完成。而且,明知完成这个事业的难度是地狱级的,仍矢志不渝,知其不可而为之。

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或许不是武侯的话,但绝对应该安在他的名下。

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反复赞美诸葛亮,甚至将他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谨录几段如下:

他以其正治智慧和执着努力,赋予了那个时代以正治主题,最终使他自己连同那个时代,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道亮色的风景。

他北屯汉中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成都......他锲而不舍,屡挫屡战,愈挫愈奋。他最后死在北伐的前线......他以他生前的努力和身后的安排,立起一个努力北伐的坚定身影,即使是在身没之后,依然魂魄依依,期勉他的后继者们,致力于他未竟的事业——北伐讨贼,复兴汉室。

对诸葛亮来说,北伐是信念之战。他努力北伐的身影有多坚定,北伐的旌旗有多高扬,对汉室的信念才会有多坚定。

继绝兴微被赋予一种德的光芒,正在于它是在风雨如晦的逆势境遇里,毅然扶持孤弱的正义与良善所焕发出的崇高感......蜀汉正治整体上表现出一种上扬感,而无割据偏安的萎缩感。这是诸葛亮北伐所焕发出的理想性的一面。正是由于这一理想性,他复兴汉室的事业虽然最终没有成功,却赢得了后世的同情和敬重,赢得了后世的景仰。

袪除神化色彩后的诸葛亮才更见其作为一个伟大的正治家而当之无愧。在正治所关涉的几个层面,诸葛亮都堪称后世从政者的楷模......他身体而力行,赋予了一个政权以正治主题,也赋予了一个时代以正治主题。这大概就是前人之所谓“命世之才”。

汉,俨然已超出了刘氏这一家一姓,而成了整个中原文化和正统统治的代名词......放在——诸葛亮之于蜀汉、蜀汉之于汉室、汉室之于整个汉民族和汉文化——这样一个愈渐深长的历史视镜里,看诸葛亮北伐,我们看到:诸葛亮生死以之地致力于北伐,力挽汉室天命;而在对汉室跨越千年的频频回望里,他勉力北伐的身影,最终投映成了对正治道统和文化命脉坚贞守护的形象。

出师一表真名世,诸葛大名垂宇宙!

力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读史,才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