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问题

 小赵作文 2023-05-17 发布于重庆

今天主动意识到“主问题”的重要性。

学习了《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三首古诗,对于今天学习活动的开展,很不满意。课堂冗长,且没有思维的参与。比如《芙蓉楼送辛渐》,一共做了如下的事情:

说说古诗中的名楼;指导芙蓉”两个字的写法;回顾背诵送别诗;体会诗人的依依不舍,读读这个题目的第二首诗;理解“玉壶”“冰心”,结合背景理解诗人的想法。

这些问题全部是平行存在的,且随便抽出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不会影响其他的部分。恰恰这样的平行存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完全没有兴趣的激发,学生等着老师给出问题,学生等着老师给出下一个问题……好无趣的学习。

那如何来改进这个状态呢?我的脑子里冒出一个词语:主问题。学习这三首诗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结合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人物品格”以及课后题“说说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学习这三首诗,核心目标应该为理解诗意,读出人物的品格,即可以理解为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学生四年级了,已经具备了一些学习古诗的经验。比如第一首,朗读故事,扫除字词障碍之后,直接切入主问题:这首诗写了什么?孩子们首先发现的,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怎么相送的呢?体会友人的依依不舍。依依不舍体会得越浓烈,越能发现和本诗后两句形成了反差。本来是送别,诗人王昌龄怎么顾左右而言他呢?怎么去说到洛阳亲友相问的事情了呢?这时候补充入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说),依托补充的背景资料,学生便能够发现这首诗,不仅仅是在送别,还在表明自己的心志。带着这样的认同再读诗歌,学得简单通透。最后可以背诵一下送别诗,比较异同,既有建构,也有辨析。

课堂需要这样的提领而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