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火角红!沪剧《陈毅在上海》亮相全国戏曲会演

 cxag 2023-05-18 发布于北京

不忘来时路

才能走好前行路

原创大型沪剧《陈毅在上海》

图片

5月16日,原创大型沪剧《陈毅在上海》作为第三届全国戏曲(南片区)会演参演剧目,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首义剧场精彩上演。这部作品集结了上海文化艺术界“能工巧匠”和上海沪剧院老中青六代名家新秀,思想精深、人物鲜活、唱腔动听、舞美一流、大咖云集。

图片

这部“全景式、史诗性”的历史题材作品

让广大观众在回眸历史中体悟

一代儒将陈毅元帅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内涵

诠释“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时代意蕴

用上海的声音

立足恢弘的民族品格

书写浩然的人民史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剧情简介

大型原创沪剧《陈毅在上海》讲述了上海解放后,陈毅同志出任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以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依靠工人阶级、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正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一代儒将为上海的复兴与发展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从戏曲舞台上探源了上海解放的起点,探寻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回应了“人民城市”建设的时代命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用上海的声音

诠释上海精神

沪剧《陈毅在上海》立足上海本土红色文化,将改革发展与家国情怀、上海精神、文化传承相结合。该剧从剧本、音乐、舞台到多媒体呈现是一次沪剧主题性创作的全新探索,实现了史实与艺术的审美交融,凸显了宏阔壮美的精神高度,形成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作曲配器朱立熹创作的主题音乐结合了贝多芬和紫竹调,并根据陈毅、张茜、毛人凤、资本家、工人阶级等各个人物的特点,创作了独具人物个性标签的主题音乐,既气势恢宏又富有海派韵味。舞美灯光总设计萧丽河用简洁致雅的ART DECO装饰性线条点线面的几何框架结构,将空间切割,从视觉上呈现了角色之间的内在关系,暗含阶级的矛盾与对立,通过细腻、丰富、多层次的光色色彩鲜明的灯光呈现出丰富的舞台效果。幻维数码根据剧情特色,制作了丰富的大屏幕视频内容,南京路、外滩、银行博物馆、外白渡桥、交响音乐厅等剧中重要场景一一呈现,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观剧感受。简洁的舞美、色彩鲜明的灯光、符合人物身份个性的服装,让剧情更具真实感,深化了史实题材的美学意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专家评语

从观众们的反映,我感到非常惊讶,年轻人对这段历史并不多么了解,但是他看到舞台演出以后受到的感染和冲击,这是我没想到的。再加上演员们精彩、精妙的表现,舞美陌生化的效果处理,音乐上直击人心的唱段共同成就了这部戏。这个戏令我感动的地方是陈毅对资本家、知识分子、工人阶级的尊重和帮助。

上海是中国戏剧艺术的重镇,在现当代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取得过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如果说武汉是戏码头,那上海是戏剧的大码头,上海沪剧院是中国戏曲名团,本次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隆重推出优秀现代戏《陈毅在上海》,既充分展现了上海人民对开国元帅陈毅老市长的深情缅怀,也充分彰显了上海文艺界、戏曲界的同仁不忘初心、踔厉奋发、谱写新时代上海戏曲舞台艺术新篇章的这样一种豪情!

看了一台好戏,表现我的优秀老乡陈毅元帅的戏,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做得很精彩,我归结为三性:一是结构独特性。这是一个长藤结瓜式的结构,一人多饰,表现了陈毅市长的大智大勇、大情怀,他担任上海市长是在危机之中,在刚解放的百废待兴的上海,他用他的大智大勇化解一系列危机,使大上海在特殊的时机转危为安,结构很独特。

    二是形式的独特性。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海派的重要的艺术特点,注重运用多媒体、话剧加唱,加快了节奏,表现了许多独立事件的建成,塑造了陈毅形象以及张茜、陈望道等一系列的新的舞台形象。

三是审美的独立性,很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尤其是青年观众,昨天现场有很多青年观众走进剧场看完全场。

这场演出确实是一场成功的演出,是一个别开生面的演出形式,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场的冲击感,沉浸式的演出形式我特别感兴趣,包括舞台从开始到闭幕的布景、打的影像,前台和后台布景的衔接的这种动感、沉浸性的舞台样式很有意思,和传统的戏曲非常有一种对比形式,而且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把历史、背景和现实舞台上的呈现很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是非常值得称赞,非常成功的一个表现。

这部戏看的是很受鼓舞的,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题材的戏,现代戏是最难的,相比之下,原创现代戏更难,真人真事的现代戏更加难。沪剧院的艺术工作者们太了不起了,真的值得我们学习,敢于做这种难上加难的题材,首先是政治站位高,第二是有能力。我也在看观众的感受,掌声不断,后来瞄了一下,掌声有很多是年轻人,这些学生们热情很高,不断地鼓掌,对我们是一种冲击力,所以我第一个想到了红色题材更有当代的价值,而当代的价值是很厚重的!

这个戏我看了三遍,这一次的感受跟前面两次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版到这一版改了很多,另外我很感动武汉的观众,汽车一路过去,瓢泼大雨,今天对上海的陈毅市长是一个考验。但是一看底下的反映,这也是一座城市审美、美育工作的体现。本来更多的要强调共产党怎么建设上海经济,但这部戏里面的一个亮色是文化,这充分体现了陈毅同志对文化的情怀。

这台戏是一个丰富细腻的表演,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塑造,通过交响乐、多媒体等的表现手法,给我们呈现了一台表演精湛、制作精良、优秀的、非常好看的作品,丰富了中国戏曲的人物画廊和当代戏曲的宝库,这是一种全景式、史诗级、历史性大型红色主题的海派大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感谢主演主创团队的辛勤劳动,也感谢上海沪剧院的倾心打造,让武汉人民享受了这么精美的艺术大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摄影:祖忠人、沈刚

图片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